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238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0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赣州市十四县(市)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1.下列做法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的是A. 用工业盐(NaNO2)作咸味调味品B. 用硫磺熏制银耳,使它颜色更白C. 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制取加碘食盐D. 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酒精兑制成饮用白酒【答案】C【解析】【分析】A.亚硝酸盐有毒;B.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毒性和漂白性;C.碘酸钾无毒,且能够被人体吸收;D.甲醇有毒。【详解】A.工业盐中含有亚硝酸钠,亚硝酸钠有毒,而且是一种致癌物质,不能食用,故A错误;B.硫磺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具有毒性和漂白性,不能用于食品漂白,故B错误;C

2、.碘酸钾无毒,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制食用含碘盐,能够补充碘元素,故C正确;D.甲醇有毒不能用于饮用,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将 Cl2 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B. 向 Fe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C. 将 SO2 通入双氧水中: SO2H2O22HSO42D. 向 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Na2SiO32HH2SiO32Na【答案】C【解析】A. 将 Cl2 通入水中: Cl2H2O2HClClO错误,因为HClO是弱酸,不能拆,故A错;B. 向

3、Fe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2 Fe3Fe3Fe2,故B错;C. 将 SO2 通入双氧水中: SO2H2O22HSO42,故C正确;D. 向 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SiO32-2HH2SiO3故D错误。答案:C。点睛:考查离子方程式正误的相关知识。注意离子方程式的写法,记住该拆的拆,如D. 向 Na2Si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Na2SiO32HH2SiO32Na,Na2SiO3是可拆的;注意电荷守恒,例B. 向 Fe2(SO4)3 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 Fe3Fe2Fe2电荷不守恒。3. X、Y、Z、W为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Z同族,Y、Z同周期,W是短周期

4、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化学式H2YO4B.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XZYC. Y、Z两种元素气态氢化物中,Z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D. X与W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W为短周期元素半径最大的,为钠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则为氧,则Z为硫。Y的最高价正价与最低负价代数和为6,则最高价为+7价,为氯元素。A、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YO4,错误,不选A;B、半径顺序为

5、:XYZ,错误,不选B;C、氯的非金属性比硫强,所以氯化氢的稳定性强,错误,不选C;D、氧和钠形成的化合物可以是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阴离子和阳离子的比例为1:2,正确,选D。考点: 元素推断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H4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 CH3CH2CH2CH3与CH3CH(CH3)2互为同分异构体C. 乙酸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其水溶液称为冰醋酸D. 金属Na能与C2H5OH中的甲基反应生成H2【答案】B【解析】【详解】ACH4性质稳定,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项错误;BCH3CH2CH2CH3与CH3CH(CH3)2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B项正确

6、;C乙酸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在室温较低时,无水乙酸就会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无水乙酸又称冰醋酸,C项错误;D金属Na能置换出羟基中的氢生成H2,不能置换CH3CH2OH甲基中的氢生成H2,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 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极易溶于水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D. 常温下,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答案】B【解析】【详解】A二氧化硫与品红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稳

7、定的物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B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烧瓶内压强减小,可说明两种气体均易溶于水,故B正确;C铁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没有生成氢气,不是置换反应,故C错误;D常温下铜与浓硫酸不反应,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点睛】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是Cl2的水溶液中含有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漂白有机色质,属于氧化性漂白;而SO2能够与有机色质结合形成不稳定无色物质,属于非氧化性漂白,加热后,褪色后的溶液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C(金刚石)H=+1

8、.9 kJmol-1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285.8 kJmol-1D. 在稀溶液中:H+OH-H2O H=-57.3 kJmol-1,若将含1mol CH3COOH与含1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答案】D【解析】【详解】A.固体硫变为硫蒸汽要吸热,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较少,故A错误;B.反应为吸热反应,则石墨能量比金刚石小,能量越低越稳定,故B错误; C. 在101kPa时,2g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

9、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H2(g)+1/2O2(g)H2O(l) H=-285.8 kJmol-1,故C错误;D.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则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D选项为易错点,注意醋酸为弱电解质,电离吸热。7.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X(s)3Y(g) 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高温 低温 高压 低压 加催化剂 分离出Z 增加X 增加YA. B. C. D. 【答案】C【解析】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则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低温、高压并分离出Z或增加Y,答案选C。8.以NA

10、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T时,1LpH=6纯水中,含108NA个OH-B. 15.6gNa2O2 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4NAC. pH=1的H3PO4溶液中含有0.1NA个H+D. 1mol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4NA【答案】D【解析】A项,pH=6即c(H+)=110-6mol/L,纯水呈中性,c(OH-)= c(H+)=110-6mol/L,n(OH-)=110-6mol/L1L=110-6mol,含10-6NA个OH-,错误;B项,n(Na2O2)=0.2mol,Na2O2与CO2反应时转移电子可表示为:,2molNa2O2参与

11、反应转移2mol电子,则15.6gNa2O2 与过量CO2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错误;C项,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H+的物质的量,错误;D项,1个CO分子、1个N2分子中都含有14个质子,1molCO和N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质子数是14NA,正确;答案选D。【点睛】易错点:把水的离子积当成110-14,从而错选A。9.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l0NaN3+2KNO3=K2O+5Na2O+16N2。对于该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 1B. 氧化剂和还原剂同一物质C. 反应过程中转移1mol电子,则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

12、况)D. NaN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答案】A【解析】【分析】该反应中叠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由-1/3价变为0价、硝酸钾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再结合方程式分析解答。【详解】A.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由-1/3价变为0价、硝酸钾中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钾是氧化剂,生成1molN2为还原产物、叠氮化钠是还原剂,生成15molN2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分子个数之比为15: 1,故A正确;B.硝酸钾是氧化剂、叠氮化钠是还原剂,故B错误;C.反应过程中若转移1mol电子,则参加反应的叠氮酸钠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氮气的物质

13、的量=161/10=1.6mol,则产生35.84L气体(标准状况),故C错误;D.叠氮化钠中N元素化合价为-1/3价,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点睛】针对于l0NaN3+2KNO3=K2O+5Na2O+16N2反应,可知变价的元素只有氮元素,因此采用数轴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 如图;通过此图就能很好地找到氮元素变价的规律,很容易找到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10.在标准状况下有一定量的气体:6.72L CH43.011023个HCl分子 13.6g H2S 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排列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体积: b 密度:c质量: d氢原子个数

14、:A. abdB. abcdC. abcD. bcd【答案】B【解析】【详解】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相等,6.72LCH4的物质的量=6.72/22.4=0.3mol,3.011023个HCl分子的物质的量=0.5mol,13.6gH2S的物质的量=13.6/34=0.4mol;0.2molNH3,aV=nVm知,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所以这几种气体体积大小顺序是:,故正确;b根据阿伏加德罗推论可知,气体密度与摩尔质量成正比,甲烷摩尔质量是16g/mol、HCl摩尔质量是36.5g/mol、硫化氢摩尔质量是34g/mol、氨气摩尔质量是17g/mol,所以气体密度大小顺序是:,故正确;c、甲烷的质量=0.3mol16g/mol=4.8g,HCl的质量=0.5mol36.5g/mol=18.25g、硫化氢的质量为13.6g、氨气的质量=0.2mol17g/mol=3.4g,所以质量大小顺序是:,故正确;d根据N=nNA知,气体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结合分子构成知,甲烷分子中H原子物质的量=0.3mol4=1.2mol,HCl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0.5mol,硫化氢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0.4mol2=0.8mol、氨气分子中H原子的物质的量=0.2mol3=0.6mol,所以H原子个数大小顺序是:,故正确;综上所述,abcd均符合题意, 本题选B。【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