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226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2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数:100分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史记周本纪记载:“懿王崩,共王弟辟方(懿王之叔)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變,是为夷王。”这一做法A. 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合理补充B. 反映了分封制走向瓦解C. 体现了周王室血缘关系的松驰D. 说明了周王室威信扫地【答案】A【解析】材料中的“诸侯复立懿王太子變”表明仍然坚持嫡长子继承制,兄终弟及只是对宗法继承制度的补充。故答案为A项。材料反映的是宗法继承制度,不是分封制,排除B项;从材料反映的信息来看仍然根据血缘关系继承,

2、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解答文言文材料选择题需要注意:(1)重要的虚词,如则、非等,这些词后的语句一般就是解答题目的核心句。(2)重要的历史人物信息,如称谓、官职、人名等。(3)时间信息,既包括文言文材料中的时间描述,也包括引文出处的时间等等。(4)所选文献的出处、名称、作者等等。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小题要抓住核心句词、时间信息等。2.秦朝在中央设置了三公九卿(九卿部分官员职能见下表),由此可见秦朝的中央官制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皇室财政A. 体现了家国同治的特点B. 突出了权

3、力的制约平衡C. 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 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答案】A【解析】从表格可以看出秦朝还有专门的官员来管理皇室的“家务事”,这体现了家国同治,所以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秦朝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存在权力的制约平衡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根本就没体现出等级制度以及行政效率提高之类的信息,所以选项C、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3.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中评价南北朝时期的门第时说:“门第之在当时,无论南北,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斯皆当时门第之功。故不当仅以变相之封建势力,虚无之庄老清谈,作为偏狭之抨击”作者意在强调A.

4、 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南北统一B. 门第存在的合理性C. 道教思想冲击儒学正统地位D. 人才选拔的开放性【答案】B【解析】【详解】通过题目“不啻如乱流中岛屿散列,黑夜中灯炬闪耀”“ 北方之同化胡族,南方之宏扩斯文”可知,作者认为门第制度在当时发挥重要作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故B项正确。题目中没有涉及南北统一,故A项错误。题目中没有涉及道教与儒学的相关,故C项错误。题目主要讲述门第制度的作用,未涉及人才选拔,同时,门第制度不具有开放性,故D项错误。所以选B。4.据学者研究,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如下表所示,全国的情况也大致如此。清代安徽知县的平均任期统计表(单位:年)时期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5、同治任期2.954.732.472.712.762.201.581.46A. 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B. 确保了地方吏治的清明C. 受制于列强外来压力D. 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安徽知县任期时间在顺治到同治年间总趋势上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利于政策执行的持续性,总的来看不利于地方的长远发展,故A项正确;官吏的任期长短和吏治清明与否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清朝统治前期,社会发展相对稳定没有列强施加压力,故C项错误;官吏任期制的长短不能体现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中央集权的完善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5.我们经常会说:请用数据说话。公元前399年,雅

6、典进行了一次轰动全城的大审判,被告是苏格拉底,罪名是腐化青年。以下是两次投票的数据,这说明法官人数支持票反对票第一次500280220第二次500360140A. 投票数据已经被人篡改B. 雅典已形成较为完整的民主程序C.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D. 公民素养是政治民主的根本所在【答案】B【解析】【详解】以“用数据说话”的计量办法,研究雅典两次投票的数据,可知,在公元前四世纪初,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进行了两轮,用公民投票的方式,判处其有罪,说明了B项正确;从统计的具体数字,无法得出投票数据被篡改的结论,A项错误;数字多少不能解释真理的掌握在谁手中,C项错误;数据是投票结果,不能反映公民的政治素

7、养及其对政治的左右,D项错误。6.有学者指出,从1688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从中央到地方,从枢密院、内阁、议会两院到军队,把持权力的主要是各级贵族和他们的子弟。这反映了,英国当时A. 封建色彩异常浓厚B. 现代民主制度尚未建立C. 民主改革需要深化D. 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从1689年光荣革命到19世纪前期,以上院贵族为核心的土地贵族始终控制着英国国家政权”可知英国的政权被土地贵族把持,说明英国的民主改革需要深化,C选项符合题意。光荣革命后英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A选项排除。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

8、了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了现代民主制度,B选项排除。材料与社会贫富差距扩大无关,D选项排除。7.共产党宣言指出:“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这一论断A. 是对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B. 提供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依据C.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D. 揭示出当时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唯物史观是指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政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根据材料关键词“经济生产”“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可知这一论断是唯物史观的集中表述,故A项正确;材料是从经济和政治精神的角度论述

9、,没有涉及到阶级斗争,故B项错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资本主义制度,故D项错误。8.有人把辛亥革命称为中国的“光荣革命”。事实上,革命党人的起义和流血一直没有停过,“党人之从事运动者,初不少怠,尤注意军队”。这说明辛亥革命A. 坚持暴力斗争的道路B. 缺乏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纲领C. 具有明显的不彻底性D. 从一开始就潜伏着失败危险【答案】A【解析】【详解】从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的起义和流血一直没有停过,“党人之从事运动者,初不少怠,尤注意军队”,结合所学可知,A项正确;材料在批驳“辛亥革命是中国的光荣革命”的说法,没有分析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所以BC

10、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点睛】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9.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在显著位置刊发告台湾同胞书,引发海内外广泛热议。它对解决台湾问题提出的方针是A. 和平统一B. “一国两制”C. 国共合作D. “九二共识”【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的对台问题解决方针是和平统一,所以A项正确;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在80年代提出的,B项错误。建议国共合作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是在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的谈话提出的,C项错误;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提出来的,D项错误。10.20世纪70年代,共和国的领导人和外交家们用自己的智慧

11、和魄力,在外交舞台上完成了一次次精彩的演出。下列事件按先后排列正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基辛格秘密访华中日建交中美建交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时间为1971年10月,基辛格秘密访华时间为1971年7月,中日建交为1972年9月,中美建交1979年1月,综上选择B。排除ACD项。【点睛】本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新中国重大外交事件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为2019年,中美建交恰逢40年,中美关系问题要引起足够重视。11.历史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留下特殊印记,并成为历史见证。下列信息按先秦、汉、唐、宋朝排列正确的是竹简隶书一牛

12、挽犁素纱襌衣水排交子文人画萍洲可谈商业街柳词雕版印刷春望釉下彩绘海上丝绸之路坊市刀形币小雅淬火工艺青铜鼎士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最晚的事物为东汉时期的一牛挽犁和水排,故为汉;中最晚的是开创于南宋的心学,故为宋;中皆为唐朝事物;刀形币为春秋战国时期事物,故为先秦;综上,选D。排除ABC项。【点睛】时间排序题一定要注意挑选出所出现事物中时代特定独有的和时间最晚的。12.读汉代中等生活水平自耕农年收支表,据此可知年收入年支出粮食农副业纺织生存消费简单再生产租税负担其他粮食120石园圃家禽织布10匹口粮80石4800钱食盐1.8石900钱衣着5匹2000钱留种6石360钱

13、饲料10石600钱农具7石420钱田租4石240钱赋敛11石660钱祭祀、人际往来、医药共6石360钱7200钱4000钱7700钱1380钱900钱360钱总计收入:11200钱总计支出:10340钱A. 赋税负担沉重入不敷出B. 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C. 农业精耕细作技术成熟D. 重农抑商是当时主要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由数据可知,汉代中等生活水平自耕农粮食收入不足以支撑生存消费,总收入的结余主要是来自于纺织收入,由此可知纺织业成为主要创收活动之一,故B项正确;由数据可知,该农民总收入有结余,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精耕细作技术,故C项不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抑商,故D项错

14、误。13.太湖平原在宋代盛产粮食,有“苏湖熟,天下足”之美誉:但到了明清时期,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出现此变化主要由于明清时期该地A. 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B. 经济重心地位的削弱C. 人口生育总量的膨胀D. 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粮食不能自给,变为粮食输入地”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棉、丝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棉、桑的推广种植,粮食生产退居次要地位,由粮食输出地变为粮食输入地,这体现了太湖平原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以后,我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苏湖地区,故B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生产人口的增加也不会影响成为粮食输入地,“人口生育总量的膨胀”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业种植空间的缩减”是原因之一,而非主要原因,故D项排除。14.农政全书卷三十五记载:“今之搅车(棉花去籽工具),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材料说明明朝A. 私营手工业规模已超过官营手工业B. 纺织原料呈现出多样化C. 工具的改进大大提高棉纺织业效率D.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以一人当三人矣,所见句容式,一人可当四人,太仓式两人可当八人”可知随着工具的不断改进,劳动效率增加,故C正确;材料未体现私营和官营手工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