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226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南京市六校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25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 64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现代科技将涂于飞机表面,可以吸收和屏蔽雷达波和红外线辐射,从而达到隐形目的.下面列出该原子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的数据正确的是( )每小题尽有令A. 41B. 84C. 125D. 209【答案】A【解析】【分析】核内质子数是84,质量

2、数是209,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详解】核内质子数是84,质量数是209,中子数=209-84=125;核外电子数=质子数=84,所以核内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41。故选A。2.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 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B. 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C. 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D. 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答案】B【解析】【详解】A.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所以 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故A正确;B.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钠

3、与水反应比锂(Li)与水反应剧烈,故B错误;C. 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故C正确;D. 同主族元素具有相似性,碘单质为有色固体,所以砹(At)为有色固体,溴化银和碘化银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所以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故D正确;选B。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II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 r(Z) r(Y)B. 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C. 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4、的强D. 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答案】C【解析】【分析】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X是O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是Na元素;Z位于元素周期表A族,Z是Al元素;w与x属于同一主族,W是S元素。【详解】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半径减小,原子半径:r(Na) r(Al) r(S),故A错误;B. 由O、Na组成的化合物Na2O2中含共价键,故B错误;C. 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所以H2O的热稳定性比H2S强,故C正确;D. 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碱性:NaOHAl(OH)3,故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原子结

5、构与元素周期律,把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原子结构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规律性知识的应用。4.甲:在试管中依次加入1g粉末状大理石、4mol L-1盐酸盐酸20mL(过量);乙:在试管中依次加入2g颗粒状大理石、4mo1L-1盐酸20mL(过量);下列CO2生成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V(CO2)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碳酸钙的表面积越大,和盐酸反应的反应速率就越大,据此可知甲中反应速率快,但生成的CO2体积小于乙中,所以答案选D。考点:考查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以及图像识别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

6、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对巩固和训练,难度不大。该题的关键是熟练记住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并能结合题意灵活运用、分析、判断即可。5.纽扣电池可用作计算器、电子表等的电源。有一种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为Zn和Ag2O,用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电池的总反应为Zn+Ag2O=2Ag+ZnO,关于该电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B. Zn极发生氧化反应,Ag2O极发生还原反应C. 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Zn是负极D. 使用时溶液中OH离子向Ag2O极移动【答案】D【解析】【分析】银锌电

7、池的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经导线流向正极,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详解】A、Ag2O为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正极的电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故A正确;B、Zn为负极,Zn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Ag2O为正极,Ag2O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C、Zn为负极,Ag2O为正极,使用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故C正确;D、溶液中阴离子移向负极,使用时溶液中OH离子向Zn极移动,故D错误;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的知识,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基础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给出一

8、个方程式判断正、负极,可以直接根据化合价的升降来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为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为正极。6.为了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A. B. C. D. 【答案】D【解析】A、没有参照物,所以无法判断,故A错误;B、催化剂、温度都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B错误;C、两个实验的影响因素不同,所以无法判断,故C错误;D、两个实验的不同点只有温度,所以能判断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D正确。7.对于放热反应Zn+H2SO4=ZnSO4+H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可用上图表示B. 1 mol Zn的能量大于1 mol H2的能量C. 若将其

9、设计为原电池,则其能量转化形式为电能转化为化学能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Zn溶解时,正极放出的气体一定为11.2L.【答案】A【解析】【详解】A、Zn+H2SO4=ZnSO4+H2反应放热,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正确;B、放热反应是生成物的总能量低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所以1 mol Zn与1mol H2SO4的总能量大于1 mol H2与1mol ZnSO4的总能量,故B错误;C、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则其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 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gZn溶解时,转移1mol电子,正极放出0.5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

10、1.2L,故D错误。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0. 1 mo1L-1KI溶液:Na+、Fe3+、SO42-、OH-B. 0. 1 mo1L-1FeCl3溶液:Cu 2+, NH4+、NO3-, SO42-C. 0. 1 mo1L-1HCl溶液:Ba2+、K+、CH3COO-、NO3-D. 0. 1 mo1L-1NaOH溶液:Mg2+、Na+、 SO42-、HCO3-【答案】B【解析】【详解】A、Fe3+、OH-生成Fe(OH)3沉淀,Fe3+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选A;B、 0. 1 mo1L-1FeCl3溶液中Cu 2+、 NH4+、NO3-、 SO4

11、2-互不反应,故选B;C、 0. 1 mo1L-1HCl溶液中CH3COO-与H+生成CH3COOH,故不选C;D、 0. 1 mo1L-1NaOH溶液中Mg2+与OH-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HCO3-与OH-反应生成CO32-,故不选D。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1 mo1CH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AB.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所含的碳原子数为6 NAC. 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4 NAD. 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 NA【答案】C【解析】【详解】A、1个CH3+中含有电子数6+3-1=8,1 mo1CH

12、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8NA,故A错误;B. 标准状况下,己烷是液体,22.4L己烷的物质的量不是1mol,故B错误;C. 乙烯和丙烯的最简式都是CH2,28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气体中所含的氢原子数为4 NA,故C正确;D. 1个NH4+中含有电子数7+4-1=10, 1.8g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 NA,故D错误。10.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12通入水中:C12+H2O=2H+C1- +ClO-B. 用少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尾气:SO2+NH3H2O=NH4+HSO3-C. 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AlO2-+4NH4+2H2OD. 漂白粉溶液

13、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2+2ClO-+CO2+H2O=CaCO3+2HClO【答案】B【解析】【详解】A. C12通入水中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是弱酸, C12+H2OH+C1- +HClO,故A错误;B. 用少量氨水吸收二氧化硫尾气生成亚硫酸氢铵:SO2+NH3H2O=NH4+HSO3-,故B正确;C. 硝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硝酸铵: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D. 漂白粉溶液通入过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和次氯酸: ClO-+CO2+H2O= HClO+ HCO3-,故D错误。11.能够证明甲烷分子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事实是( )A.

14、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能相等B. 甲烷的四个碳氢键的键长相等C. 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D. 甲烷的二氯代物只有一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甲烷的四个碳氢键键能都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结构,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B、碳氢键键长相等,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C、甲烷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不能证明是正四面体,可能是正方形,故错误;D、甲烷是正四面体时二氯代物只有一种,若为正方形结构,则有2种,故正确。考点:甲烷空间结构12.某烯烃与H2加成后的产物为,则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 )A. 1种B. 2种C. 3种D. 4种【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加成原理采取逆推法还原C=

15、C双键,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详解】该烷烃分子中相邻碳原子上均带氢原子的碳原子间是对应烯烃存在碳碳双键的位置。该烷烃的碳链结构为,4号碳原子上没有H原子,与之相连接C原子间不能形成碳碳双键,能形成双键位置有:1和2之间、2和3之间、 3和6之间、2和5之间,1和2之间、2和5之间相同,所以该烯烃可能的结构简式有3种,故选C。【点睛】本题以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理解加成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采取逆推法还原C=C双键,注意分析分子结构是否对称,防止重写、漏写。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 )A. H2和D2互为同素异形体B. 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 和是同一种物质D. 正丁烷和异丁烷互为同系物【答案】C【解析】【详解】A、H2和D2是由氢的不同同位素构成的同种单质,不是同素异形体,故A错误;B、苯的邻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结构,所以是同一物质,故B错误 ;C、分子式、结构式都相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