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50167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林省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林省长春市外国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Na23,Cl35.5第卷一、选择

2、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物质的成分不含硅酸盐的是( )A. 石英玻璃B. 陶瓷C. 普通水泥D. 砖瓦【答案】A【解析】【详解】A.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A选;B.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B不选;C.普通水泥主要成分是硅酸三钙,硅酸二钙和铝酸三钙,含有硅酸盐,故C不选;D.砖瓦属于陶器,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故D不选。故选A。2.赏心悦目的雕花玻璃是用下列物质中的哪种对玻璃进行刻蚀而制成的( )A. 盐酸B. 氢氟酸C. 烧碱D. 纯碱【答案】B【解析】玻璃能和氢氟酸反应,因此常用氢氟酸来雕刻玻璃,答案选B。3.下列化

3、合物中,不能通过单质间化合直接制取的是( )A. FeCl3B. CuCl2C. HClD. FeCl2【答案】D【解析】2Fe3Cl2=2FeCl3H2Cl2=2HCl 2FeCl3Fe = 3FeCl24.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其颜色变化为( )A. 变红B. 变白C. 先变红再变白D. 不变色【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溶液显酸性,且有漂白性,所以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接触氯气后先表现酸性,变红,后次氯酸使之褪色,所以颜色变红为先变红后变白,选C考点:氯水的性质5.下列物质中同时含有氯分子(Cl2)和氯离子(Cl)的是( )A. 液氯B. 新制氯水C.

4、CaCl2溶液D. 次氯酸【答案】B【解析】A错,只有氯气分子,B正确,新制的氯水中有三种分子(氯分子、水分子、次氯酸分子)和四种离子(氯离子、次氯酸根离子、氢离子、氢氧根离子);C错,只有氯离子;D错,次氯酸中既没有氯离子,也没有氯气分子,所以正确的答案选B。6.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SO2使品红溶液褪色B. 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C. 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D. 漂白粉使某些染料褪色【答案】C【解析】【详解】A.SO2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A项;B.氯水中含有的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有色布条褪色,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B项;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

5、吸附色素分子,“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项;D.漂粉精主要成分是Ca(ClO)2,水解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可以使某些染料褪色,该反应属于化学变化,故不选D项。本题答案为C。【点睛】使有色物质褪色,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因发生化学反应使有色物质变成无色物质,例:O3、HClO、H2O2等漂白,另一种是吸附色素,使有色物质脱色变为无色物质,例:活性炭等。7.下列反应中,不能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的是( )A. SO2 + H2O = H2SO3B. SO2 + 2NaOH = Na2SO3 + H2OC. 2SO2 + O2 = 2SO3D. SO2 + CaO = CaSO3【

6、答案】C【解析】【详解】A.SO2能与水反应:SO2+H2OH2SO3,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A错误;B.SO2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C.2SO2+O2=2SO3是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不符合酸性氧化物的通性,故C正确;D.SO2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O2+CaO=CaSO3,说明SO2是酸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8.下列粒子中,仅有还原性的是( )A. SO2B. SO3C. SD. S2-【答案】D【解析】【详解】A.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为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A错误;B. SO3中硫元素的

7、化合价为+6价,为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故B错误;C.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0价,为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C错误;D.S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为最低价态,只具有还原性,故D正确。故选D。【点睛】元素的价态处于最高价的就只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的就只有还原性,而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9.在NO2与水的反应中( )A. 氮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B. NO2只是氧化剂C. NO2只是还原剂D. 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D【解析】NO2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在反应中2mol被氧化生成2mol硝酸,1mo被还原,生成NO,即NO2既是

8、氧化剂,又是还原剂。答案选D。10.氮的固定是指( )A.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B. 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C. 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D. 硝酸和氨气反应生成氮肥【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氮肥,氮肥是指含氮的盐类盐是化合物,不是氮气单质。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盐中的氮元素,显然不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A错误;B大豆的根瘤菌将含氮的化合物转变为植物蛋白质,不属于氮的固定。因为大豆的根瘤菌转变成植物蛋白的氮是化合物中的氮进行转变的,B错误;C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氮气是单质,是游离态的氮,转变为化合态符合氮的固定定义,C正确;D硝酸和

9、氨气反应生成氮肥,硝酸、氨气、氮肥均为化合物,均为化合态的氮,显然不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D错误,答案选C。【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氮的固定【名师点晴】氮的固定是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游离态是指氮气单质,氮的固定有:人工固氮和天然固氮。人工固氮最典型事例是工业合成氨。天然固氮包括自然固氮和生物固氮。自然固氮典型事例是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生物固氮典型事例是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氨。11.将下列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的是( )A. 浓硫酸B. 稀硫酸C. 浓盐酸D. 浓硝酸【答案】A【解析】A项,浓硫酸

10、具有吸水性,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会增加,A正确;B项,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难挥发,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不变,B错误;C项,浓盐酸易挥发,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减小,C错误;D项,浓硝酸易挥发,溶液置于敞口容器中,溶液质量减小,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的物理性质的异同,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难挥发,浓盐酸和浓硝酸具有易挥发性。12.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硝酸铜最好的方法是( )A. 铜和浓硝酸反应B. 铜和稀硝酸反应C. 氧化铜和硝酸反应D. 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答案】C【解析】ACu4HNO3(浓)Cu(NO3)2

11、2NO2BCuHNO3(稀)Cu(NO3)2NOCCuO2HNO3Cu(NO3)2H2O由以上关系式可以看出:C既节约原料,同时又不产生有毒气体。D成本太高亦不可采用。故C为最好的办法。13.1H、2H、3H、H+、H2是A. 氢的五种同位素B. 五种氢元素C. 氢的五种同素异形体D. 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H、2H、3H、H+、H2是氢元素五种不同微粒,其中1H、2H、3H的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互为同位素,A正确;B、H+是阳离子,H2是单质不是元素,B错误;C、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则它们不可能互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D、1H、2H

12、、3H、H+、H2是氢元素的五种不同粒子,D正确,答案选D。考点:考查元素、同位素及同素异形体的判断14.113号元素原子(质量数是284)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 )A. 171B. 0C. 58D. 6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在表示原子组成时元素符号的左下角表示质子数,左上角表示质量数。因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是质量数,所以该元素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是28411311358,答案选C。考点:考查元素组成的有关计算15.已知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序数,可推断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最外层电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已知元素的原子序数,由原

13、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再根据核外电子排布可判断其最外层电子数,但不能判断中子数,则可推断。故选D。16.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 )A. 最外层电子数和原子量B. 原子量和核外电子数C. 次外层电子数和电子层数D. 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答案】D【解析】周期觉得原子的电子层数,主族取决于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处的位置,取决于该元素的电子层数和最外层电子数。17.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是( )A. 相对原子质量逐渐增大B. 核电荷数逐渐增大C. 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D. 元素的化合价呈周期性变化【答案】C【解析】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

14、最外层电子有关,因此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或元素周期律的实质是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18.核电荷数为11和16的A、B两种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 )A. AB型B. A2B型C. AB2型D. A2B2型【答案】B【解析】【详解】A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1,所以A是钠元素;B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为16,所以B是硫元素,Na为+1价,S的负价为-2价,所以二者形成化合物为Na2S,即A2B型。故选B19.某元素原子L层电子数比K层电子数多5个,该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为( )A. +5B. +6C. +7D. 无最高正化合价【答案】D【解析】根据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是氟元素,氟是最活泼的非金属,没有最高正价,答案选D。20.元素周期表中某区域的一些元素多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它们是( )A. 左下方区域的金属元素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分界线附近的元素C. 右上方区域的非金属元素D. 稀有气体元素【答案】B【解析】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往往既难失去电子,又难得到电子,常用来制作半导体材料,所以答案选B。第卷二、非选择题:每空2分,共40分。21.下列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主要性质(填空):(1)浓硫酸滴在木条上,过一会儿,木条变黑。_(2)敞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