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499926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下科学试题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光的直线传播:1.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ABC D2.如图2是潜望镜的示意图,观察者通过该潜望镜看到的物体的像的情况是( )A同实际物体上下、左右关系都是一致的B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左右关系都是相反的C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一致的,而左右关系是相反的D同实际物体的上下关系是相反的,而左右关系是一致的3、下列说法中:“坐井观天,所见甚少”隐含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像等大正立的虚像”;“余音绕梁”指的是

2、声音的回声现象,老农卖西瓜时用手拍拍就知道好坏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以上物理知识解释()A都正确B正确,错误C正确,错误D正确,错误4、小明通过阅读课本了解到小孔会成上下颠倒,左右相反的像,为了验证这个说法,他准备制作一个LED屏作为物体进行研究,下列关于LED屏制作形状的选择最适合的是( ) 5、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填”正立”或“倒立”)的6、魔术是深受同学们喜爱的节目,其中包含着很多科学原理。图甲是某同学自制的一只魔术箱,表演时他将开口的方形空箱面展示给

3、观众,把纸币从空箱顶端的投币口投入,结果纸币“不翼而飞”。原来魔术箱中有一块平面镜(如图乙),它与箱底的夹角为_度,使观众觉得箱子里没有东西。观众不能看见平面镜后面的纸币是因为光具有_ 的性质。7、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答案:当井里灌满水后,光线照到水面会发生折射现象,由于光是从空气射向水,所以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因此井底之蛙看到的视野范围比没水时会看到更大;变化的大致范围如图中两条入射光线之间的阴影区域所示:8、小东与几位同学做手影游

4、戏时发现,手影大小经常在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与光源到物体的距离有关他们借助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影子高度H与光源到物体距离L的关系,实验中,把手电筒正对黑板擦由近及远先后放在距离黑板擦不同的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分别测量影子在墙面上的高度,记录数据如下表:(1)分析数据他们发现:若保持其他因素不变,当手电筒由近处逐渐远离黑板擦时,影子的高度随之(2)为了进一步发现其中的规律,他们根据数据绘制了影子高度H随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变化的图像,由图乙可知,当手电筒到黑板擦的距离L45cm时,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cm(3)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较远时,观察图像的变化趋势

5、发现,影子变小得(快慢);当手电筒距黑板擦足够远时,影子大小将9、在探究树荫下的光斑综合实践活动中,小明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一张卡片(卡片上孔的尺寸约为1厘米),另外手中还有一张没有孔的卡片,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进行了如下三个操作:将有孔的卡片置于白纸上方约1米处,让太阳光透过不同的小孔,观察白纸上光斑的不同,可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形状有关;保持卡片到白纸的距离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左边的三个孔,并慢慢向右移动逐渐遮住菱形的小孔,观察光斑的变化,研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的大小有关; 用另一张卡片覆盖住右边的三个孔,只留下圆形的小孔,将卡片慢慢靠近白纸,观察光斑的变化,可研

6、究光斑的形状是否与孔到白纸的距离有关。其中错误的有A. B. C. D.光的反射1、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双耳效应C.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2、公路交通标志由基板和附着其上的反光膜组成,夜晚它可以反射汽车射来的灯光,使司机看清交通标志以下反光膜结构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3、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A.竖直向上运动 B.竖直向下运动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4、图2所示,只含

7、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如果被分成OA、OB、OC三光束沿图示方向射出,则( )。AOA为红光,OB为紫光 BOA为紫光,OB为红光COA为红光,OC为复色光 DOA为紫光,OC为红光5、如图,若要让反射光线射中目标,在激光笔不动的情况下,可将平面镜A.竖直向上移动B.竖直向下移动C.水平向右移动D.水平向左移动6、如图所示,某市民正站在平面玻璃制的地铁安全门外候车。地铁到站后,安全门向两侧打开,该市民在左右两侧安全中成像的情况分析正确的是()A.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的位置与原来像的位置重合B.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两个像的距离等于两侧安全门

8、之间的间距C.在两侧安全门中成的像越来越小,直至不成像D.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7、把微小放大以利于观察,这是物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如图是一种显示微小形变的装置A为激光笔,B、C是平面镜,P为台面,未放重物时,激光束反射在屏上的光斑为点D,当把重物M放在台面P上时,台面将发生微小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B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小,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C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右侧移动D平面镜B上的入射角变大,光斑向D点的左侧移动8、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1

9、)为了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选填“A”、“B”或“C”) A只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试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试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试验,测量每次试验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22.135.440.9(2)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3)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总结出了光

10、的折射特点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是否存在不足?答:(是/否);请简要说明理由:9、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是否有关。他们将发声的闹铃置于纸筒A内,将充当反射面的材料置于O处,通过纸筒B倾听反射的铃声强弱。(1)保持纸筒A和纸筒B的位置 ,只改变充当反射面的材料,让同一位同学倾听反射声音的强弱,实验结果如下表。反射面材料大理石玻璃板木板棉布毛巾海绵反射声音的强弱最强强强较强弱几乎听不到(2)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射声音的强弱与充当反射面的材料 (3)根据本探究还可以获知,用哪种材料来吸收噪音效

11、果最好?答: 。(4)如果利用声音的反射现象,测量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应选择表中的 材料作为反射面效果最好(5)实验结果表明,玻璃板和木板反射声音的强弱无法分辨,有同学认为可能是人耳对声音强弱的分辨能力不够造成的对此,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措施或方法答: 10、2012年10月31日,中国制造的第二架隐形AMF五代战机歼-31成功首飞,如图12所示。歼-31的机身材料和涂层对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具有良好的(选填“吸收”或“反射”)作用;其表面制成特殊形状,这种形状能够(选填“增强”或“减弱”)反射回雷达设备的电磁波。11、被誉为“光纤之父”的华裔科学家高锟因为在“光在纤维中的传输用于光学通信”的成

12、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光在玻璃纤维中的传输情况是光线每次由内层玻璃芯射向外包层的分界面时,均要发生反射,而不折射,从而使光在不断的反射中沿内层玻璃芯向远处传播,如图请根据图回答:当增大入射光线AB的入射角时,CD光线的入射角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D点将要向_侧移动(选填“左”或“右”)1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有时,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如右图),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现象。小明通过学习,知道“色光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透明物体”,他想知道电视遥控器发射的这种不可见光是否能透过有颜色的透明物体,

13、他想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那么他需要有图中所示的设备外,另外还需准备一些。请你说出他的具体做法:。(做法2分)光的折射:1如图所示,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 )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2、将筷子竖直插入装水的玻璃杯内,从俯视图中的P点沿水平方向看到的应该是如图所示哪个图中的情形()A B C D3、某校新建成一个喷水池,在池底中央安装了一只射灯。射灯发出的一束光照在右边的池壁上,当池内无水时,站在池旁左边的人,看到在S点形成一个亮斑,如图所示,现往池内灌水,水面升至a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P点;如果水面升至b位置时,人看到亮斑的位置在Q点,则( )AP点在S点的下方,Q点在S点的上方 BP点在S点的上方,Q点在S点的下方C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