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49964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9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试题高一化学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u 64 Mn 55 Ba 137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我们把苹果切开后不久,果肉上便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其原因是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有色物质,这些有色物质很快聚合成为咖啡色的聚合物。则这种空气中常见的氧化剂是( )A. N2B. O2C. H2OD. CO2【答案】B【解析】【分析】苹果切开之后,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有色物质,所以应是空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2、【详解】果肉里的酚在空气中被氧化为有色物质,所以应是空气中具有氧化性的物质,空气中含量相对较多,同时氧化性强的气体是氧气,B项正确;答案选B。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H2+Cl22HClB. Cl2 + H2O= HCl + HClOC. NH4HCO3NH3+CO2+H2OD. Zn+H2SO4=H2+ZnSO4【答案】C【解析】【详解】A反应H2+Cl22HCl中H和Cl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选;B反应Cl2 + H2O= HCl + HClO中Cl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双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C反应NH4HCO3NH3+CO2+H2

3、O中各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D反应Zn+H2SO4=H2+ZnSO4中Zn和H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故答案为C。3.P单质在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的变化是A. 被氧化B. 被还原C. 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 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答案】C【解析】【分析】4P+3KOH+3H2O3KH2PO2+PH3中只有P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以此来解答。【详解】反应4P+3KOH+3H2O3KH2PO2+PH3中,P元素的化合价部分由0升高到+1价,部分由0降低到3价,则P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答案选C。4. 下列类型的反应,一

4、定发生电子转移的是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详解】A项,在化合反应中,只要有单质参加反应,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A项错误;B项,在分解反应中,只要有单质的生成,就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B项错误;C项,在置换反应中因为有单质参加和单质生成,一定有化合价的变化,故C项正确;D项,在复分解反应中,因为是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了新的化合物,所以一定没有化合价的变化,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C。5.下列反应中,氯元素全部被氧化的是()A. 2P+3Cl22PCl3B. 2NaCl(熔融) 2Na+Cl2C. NaOH+HCl=NaCl+H2

5、OD.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2P+3Cl22PCl3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所以氯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全部被还原,故A错误;B反应2NaCl(熔融) 2Na+Cl2中Cl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所以Cl元素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全部被氧化,故B正确;C反应NaOH+HCl=NaCl+H2O中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升降,所以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中Cl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价、+1价,所以Cl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故D错误;故答案为B

6、。6.我国“四大发明”在人类发展史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黑火药的爆炸反应:2KNO3+S+3CK2S+N2+3CO2。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A. CB. NC. N和SD. N和C【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反应方程式2KNO3+S+3CK2S+N2+3CO2,N元素的化合价由+5价降至0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S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降至-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升至+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因此被氧化的元素是C,答案选A。7.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 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用酒精灯加热后,金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

7、钠C.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 金属钠的熔点很高【答案】B【解析】【详解】A钠的硬度小,实验室可用小刀切割,故A错误;B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在空气中加热反应可生成Na2O2,故B正确;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C错误;D钠的熔点低,与水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使钠融化成闪亮的小球,故D错误。故选B。8.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到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盛冷水的烧杯中,甲同学认为可以观察到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有 ()钠投入水中,先沉入水底,后浮出水面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反应后溶液变红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嘶嘶”的响声发出A. B. C. D. 【答案】C【解析

8、】钠投入水中,钠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不会沉入水底,故错误;2Na+2H2O2NaOH+H2,钠立即与水反应,并有气体产生,故正确;生成氢氧化钠使石蕊变蓝,反应后溶液变蓝,故错误;钠熔点低,反应放热,钠熔成闪亮的小球,故正确;在氢气的推动下,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故正确;氢气在钠块与水之间的缝隙中逸出,有“嘶嘶”的响声发出,故正确。故选C。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特别熟悉钠的性质。钠的密度小于水,熔点低,硬度小,遇水快速反应。9.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镁溶液饱和澄清石灰水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钠投入非氧

9、化性酸溶液时先和酸反应,若钠过量继续和水反应.。投入到盐溶液或碱溶液时先和水反应,生成的 NaOH再和盐反应。【详解】 发生的反应为2Na+H2SO4=Na2SO4+H2,只生成H2; 发生的反应为2Na+2H2O=2NaOH+H2,只生成了H2; 钠除了与水反应产生H2外,生成的NaOH还与Fe2 (SO4)3产生Fe(OH)3沉淀; 钠除了与水反应产生H2外,生成的NaOH还与MgCl2发生复分解反应Mg(OH)2沉淀 钠投入饱和澄清石灰水其实就是跟水反应生成H2,由于是饱和石灰水,钠与水反应消耗水且反应放热,原溶液中的氢氧化钙会析出而出现沉淀。故答案为D。10.将2.3 g钠投入到97.

10、7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等于2.3%B. 小于2.3%C. 等于4%D. 大于4%【答案】D【解析】【详解】设2.3克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生成氢气质量为y,2Na+2H2O2NaOH+H246 80 22.3g x y根据=,解得x=4g;根据=,解得y=0.1g,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0%=100%一定大于4%,故选D。【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反应过程中有气体放出,溶液的质量等于钠的质量加水的质量减气体的质量。11.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与足量氧气在常温下充分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块钠失去电子数多B. 两块

11、钠失去电子数一样多C. 第二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较大D. 两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一样大【答案】B【解析】【详解】A、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A错误;B、金属钠失电子均变为+1价的阳离子,等质量的两块钠,失电子是一样的,故B正确;C、根据4Na+O2=2Na2O,则1mol金属钠获得氧化钠的质量是31g,根据反应2Na+O2 Na2O2,则1mol金属钠获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39g,等质量的两块钠,即金属钠的物质的量是相等的,所以生成过氧化钠的质量大,即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C错误;D、根据C的计算可以知道第一块钠的反应产物质量最大,故D错误;故选B

12、。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B. 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C. 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D. 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答案】D【解析】【详解】ANa2O和水反应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A错误;BNa2CO3溶液与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CaCO3白色沉淀,NaHCO3溶液与CaCl2溶液不反应,无沉淀生成,B错误;C钠在常温下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钠,故C错误;DNa2O2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Na2O与二氧

13、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故D正确;答案为D。13.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 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B. 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CaCl2溶液C. 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D. 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答案】A【解析】【详解】A二者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不能鉴别,故A错误;BNa2CO3与CaCl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不能,能鉴别,且操作简单,故B正确;C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

14、解,生成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鉴别,故C正确;D逐滴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碳酸氢钠溶液中有气体生成,碳酸钠溶液中开始无气体生成,随加入盐酸增多,后来生成气体,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答案选A。14.对于反应:2Na2O22H2O=4NaOHO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a2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B. 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C. 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4eD. 氧气是还原产物【答案】B【解析】【详解】A.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为-2价和0价,所以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A错误;B.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B正确;C.反应过程中过氧化钠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反应生成1个氧气分子,转移2个电子,所以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e,故C错误;D.反应中氧化产物为氧气,还原产物为NaOH,故D错误;故答案选B。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用鼻子对着盛有氯气的瓶口,就可以嗅到氯气的气味B. 用排水集气法便可以收集到纯净的氯气C. 氯气有漂白性D. 自来水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答案】D【解析】【详解】A.氯气是有毒气体,闻氯气的时候,应该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A项错误;B.氯气溶于水,不能使用排水法,并且用排水法收集氯气会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