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流”改善案例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493727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9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个流”改善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个流”改善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个流”改善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个流”改善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个流”改善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个流”改善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个流”改善案例(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内某组装型企业 “一个流”改善案例2014-05-26 精益大本营 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精益大本营”地方即可关注我们精益平台,订阅后,点击查看历史消息”查看精益全章! 三、国内某组装型企业 “一个流”改善案例1、项目简介该企业走的是加工出口路线,产品大部出口欧美地区,经营潜力巨大。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进,利润率压力加大,兼之顾客需求向多样化发展,公司越来越感觉到“多品种、小批量”带来的巨大压力,主要表现在频繁的更换型号,导致的浪费加大,生产成本升高,产品生产周期失控等严重阻碍公司战略发展的生产问题。公司管理层在“以质量求生存,向管理要效益,以效益谋发展”的宗旨下本着自我完善、持续改进、不

2、断提高的企业精神,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降低成本压缩生产周期、提高准时交货率、提高效益降低经营风险,为此决定逐步引进先进的精益生产管理技术,构筑公司核心竞争力。2、项目目标和推进计划 【项目目标】实现单元生产,消除半成品库存,盘活在库资金【推进计划】3、车间现状调查车间内部物流状况混乱,零部件以及半成品由于不能配套,不能组装堆积如山,由于采用分段式作业,工序间完成品和半成品同样大量堆积,随处可见搬运物料的员工往来穿梭,管理人员在作业区域好似黄昏时分北京街头的交警,忙碌不堪。热闹的现场背后其实隐藏着巨大的浪费和致命的隐患。一种产品生产被按照产品的个别零部件的组装分割成了8段,参见图516,部分零部

3、件的组装被按照班组的不同进行了2次拆分,形成16个“孤岛”,每个“孤岛”以一条传送带为中心有若干个作业者组成,见图517,由于不同“孤岛”间生产节拍的不同,导致人员的有效工作效率不高,参见图518,员工努力地工作不但没有使工厂的产能大幅度提高,反而不断地增加半成品库存,大量地侵吞公司的流动资金,线上半成品库存大,生产周期长,导致管理混乱 ,产品质量难以有效控制。综合以上各类现场问题,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许多国内中小型企业普遍面临的头疼的事项,总结如下:a) 转产应变能力低。生产采用原始的传送带流水线方式,这种布局适合进行批量生产,但存在严重的缺陷,即对转产的应变能力很差。b) 半成品库存加大。作业

4、拆分为几个作业单元,各单元间节拍不同,形成“孤岛式作业”,各工序不能全部流水式生产,产生大量的半成品库存,造成公司资金在压。c) 生产周期失控。各种不同品种的半成品堆积在现场,占用有限的厂房场地,造成现场半成品信息复杂混乱,给物流供应带来很大压力,扰乱生产计划安排,生产周期失控。d) 作业浪费加大。由于个人加工工序简单,兼之实施计件式生产,个人作业节拍过短(10s),生产维护管理难度加大,经常发生停工待料,或工序间加工产品型号不同等问题,直接导致库存量的进一步增加e) 频繁搬运,产生质量隐患。由于大量的中间库存,“孤岛”间需进行不断搬运,搬运过程中增加人员成本,兼之搬运中产品质量保护措施需大量

5、成本投入,容易被忽略,且搬运过程容易产生产品取错,过程中损伤等人为失误发生,影响产品质量。4、车间布局改善通过对生产线CELL化改善,产线平衡率得到大幅提高,见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产线调整作业周期得到控制,排除人员失误造成的生产周期延误,生产周期得到严格控制,同时由于准确的计算出生产中的各种参数,为后期准确计算成本、生产计划编制、绩效管理、利润率控制等企业管理项目提供数据基础通过布局调整后,物料实现一个流,杜绝了半成品库存的产生,消除物料大量堆积的现场问题,盘活资金,现场整洁后更有利于生产的管理,质量的控制。布局改善-硬件设计利用现代IE知识设计生产需要的作业台,将人体工学充分考虑到作业过程中

6、,符合IE的动作经济法,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效率,通过不同规格地物料盒严格控制在线物料量,通过系列管理措施调控物料供应,减少物料备用量,缩小在库资金。5、布局改善总结通过生产线向单元化调整后,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总结如下:a) 转产应变能力提高。每4人一组,组成一条单元生产线,许许多多的单元线组成公司的组装车间,可同时对应多个型号产品的生产,同时由于单元线较短,产品换型的时间也随之减少,加强转产应变能力。b) 半成品库存消除。每个产品均在一条单元线上完成所有的组装过程,消除了半成品库存的现象。c) 生产周期受控。由于组装的整个链条信息统一,即从最初的零部件到最终的产品由一个小单元完成,生产信息

7、受控,生产周期随之受控,而且由于使用了一个流的方式,生产周期随之大大缩短。d) 作业浪费减少。在重新设计生产线时充分应用IE技术,利用MODE法,对生产岗位的作业台人性化设计,减少了大量的作业浪费的发生根源,随之是作业过程中的浪费大大减少,提高了作业效率。e) 消除搬运,生产过程目视化,减少质量隐患。消除了过程库存,同时也就消除了作业搬运,消除了产品生产过程中不断调换生产环境的问题,使产品地整个作业过程直接简单地展示在大家面前,便于企业内部品管人员的监督,为有效控制企业产品质量提供了基础。从实际数据效果我们同样可以看到现场发生的巨大变化,见下表此案例为组装型企业(特别是电子企业)所面临的问题的

8、展现,根据各个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不同,其表现出的现象各有不同。主要通病表现在:1)组装车间物料流动混乱(判断标准:新进厂的工人弄不清物流的过程);2)生产周期不能控制,经常出现紧急加班的情况;3)车间中大量的空间堆放着各种状态的半成品。在进行此类车间布局的改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需要科学系统的对现有工艺进行时间测定。准确的时间是布局设计的基础,测定时间的后期需要利用MODE分析法对时间的准确性进行确认。2)新的工作台的设计。许多企业在进行布局改善时总是简单的利用原有的作业台了事,节约了部分的成本,却忽略了作业浪费的发生根源不合理的作业台面布局,于是在布局调整的同时将作业浪费的种子也播种了下去。在新作业台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人体工学和现代IE中动作浪费准则。3)物流的考虑。单元生产很重要的准则是出入口统一,在进行整体布局时要充分考虑物流的过程,严格控制产品由最初的仓储到完成品库的整体流动距离,过长过繁的流动路径也是一种浪费。4)作业过程的目视化。在设计布局的同时,充分考虑生产运作时的过程可视化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一目了然生产过程,才能得到大家的监督,便于品质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