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13447654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可编辑范本)(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课堂案例(此范文内容仅供学习阅读与借签,请勿照-搬-照-抄!) 案例标题:以“黑脸包公”为代表的京剧脸谱 所属学科:语文 所在组别:小学语文 作者姓名:xx 工作单位:临泉路第一小学 联系电话:1350050XXXX 一、教学背景 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有效的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我个人觉得应该注意在三个方面着力:第一是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的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又体现了对现代人类文明的认同,是一个兼顾古今的科学系统。我们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三个层面的倡导:一个是国家层面,一个是社会层面,一个是个人层面。国家层

2、面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层面中,爱国、诚信、友善、和谐等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而自由、民主、平等、法治等恰恰又是现代文明的标尺,因此在现代的教育教学当中如何系统性、科学性地引入中国传统文化到课堂教学之中,便是我等教师有必要关注、有必要学习、有必要推进的重要工作。 当前多元价值观的冲击,社会转型升级的镇痛对教育工作者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古与今、中与洋之间的关系愈发复杂,甚至在新兴科技手段的冲击下发生了洋进中退、厚今薄古的不良风气。因此,在广大学校必须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并引导其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政方

3、针相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追求现代文明的和谐演进紧密的结合起来,以向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培养一代又一代既有中国情怀,又有世界胸襟的知礼守法的学生群体。 二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在学习、借鉴、吸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有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内容,也有悖于时代精神的内容。我们教师的作用就是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甄别、去芜存菁,注重传统文化的价值发觉与当代转换,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明相融相通,与新型课堂相结合,达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时代要求。 第三是要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资源。中

4、国地大物博,文化区域众多,一些有特色、有传承的地方文化亦可适当引入到教学中,起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作用,把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地方区域文化中去教授给学生。安徽虽然是清初才设立的一个“新省份”,但自古就是一片历史悠久、物华天宝的沃土。从春秋时的老、庄开始,直到近现代的陈独秀、杨振宁,两千多年里江淮大地人才辈出,可谓是人杰地灵。更不用说以奇绝黄山为代表的秀丽自然风光和芜湖铁画等地方特色风物,把安徽的区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充分开展地域文化资源的体验课、兴趣课等课程,打造江淮特色、合肥魅力的文化教育品牌,不断创新和丰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在现今的教学中不但很有必要,而且亟须开展。

5、针对以上的分析,结合现阶段的语文教材,我开展了一堂以“黑脸包公”为代表的戏剧脸谱兴趣课,将传统戏剧文化与地方历史名人融在一起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对家乡的热爱,同时把“公正廉明”的优秀品德向学生做一定的普及与渗透,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学准备 1.唱脸谱歌曲MV及京剧打龙袍选段; 2.对应唱脸谱中歌词所唱人物,配上京剧中的脸谱图片; 3.重点介绍包公的脸谱,并对脸谱形象和人物生平做简要介绍,配上包公的画像、影视剧照以及包公祠、包公园的图片。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对戏曲等传统文艺的兴趣; 2.通过认识包公,引导学生从包公事例中汲取优秀、向上的道德品

6、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 1.课堂引入: 首先询问同学们有没有自己喜欢的歌曲,歌名是什么,如有活跃学生可请其现场演唱几句。(生十分活跃,频繁举手报出歌名)而后进一步发问:“除了歌可以唱,还有什么是可以唱的?”以此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唱戏”。(生答“唱戏”)随即再提问:“同学们都会唱歌,哪有没有哪一位同学会唱戏呢?”(生不能唱,有答家中爷爷奶奶爱听戏者)最后导入:“既然大家都不会唱戏,老师也不会唱,不过我们先来听一首有关于戏曲的歌好不好?”(生集体答“好”) 2.播放唱脸谱MV (生观看)播放完毕后,教师提问学生:“这首歌唱得是什么呀?”(生不能答)教师将脸谱这一词介绍给学

7、生,点明脸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 3.不同人物的脸谱展示 依次将窦尔敦、张飞、典韦等人物的脸谱图片放给学生观看,看毕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哪一个颜色的脸谱,为什么。(生讨论,各执看法)待讨论完毕,请学生回答。(生多喜欢鲜艳、夸张的脸谱)学生答后,教师将不同脸谱颜色对应的不同人物性格粗略地向学生讲一讲,以引入下一环节。 4.包公脸谱介绍及包公文化概述 在大屏幕上展示包公的脸谱图片,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小组讨论“黑脸”表现出包公是一个怎样的人?具有怎样的性格?而后请学生回答。(生讨论,有回答严肃的,有回答厉害的,有回答很容易晒黑的)因学生答案多样,教师暂不总结,而是播放打龙袍高潮片段,通过戏

8、中人物动作再次询问包公是怎样的人。(生观看,回答教师问题)根据学生第二次的回答,总结出包公的人物形象:正直、廉洁、公正。同时结合打龙袍的主要情节,将人物形象的关键词与包公的小故事相对应,播放包公的画像、剧照。最后询问学生:“大家知不知道包公是哪里人?”(生回答,不中)教师告诉学生,包公为合肥人,简要介绍其生平,同时播放包公园、包公墓等图片,并询问学生有没有去过现场,没有去过的可让家长周末时带去游玩。 5.思想品德教育 以包公为榜样,询问学生在生活中要做一个怎样的人。(生多答“好人”)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突出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能做欺软怕硬之事,要团结友爱,公平公正。 全课到此结束。 六、教学反思 戏曲艺术距离学生的生活较为遥远,且其表现形式对小学生来说显得深奥晦涩,因此在教学时一定要深入浅出,让学生有一个最基础、最初步的了解即可以。同时,抓住“包公是一个正直的官员,他出生在合肥”这句话,浅浅地点到思想教育,以免学生不知教师所云。 总的来说这堂兴趣课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尤其是激发了学生去参观包公园的兴趣,这是开课前我所预料不到的。因此适当时候组织学生去集体参观,不啻为一个不错的想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