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

上传人:开*** 文档编号:134476434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3.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可编辑范本)(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疫情日常防控工作方案_规划/方案/计划(此范文内容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粘)搬(贴)照(复)抄(制)!) 一、指导思想按照省市区新冠肺炎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部署,认真落实管理责任,进一步细化我校疫情防控工作职责和任务清单,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谨的态度做好开学前疫情防控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学校能够安全、平稳、有序开学。 二、主要任务(一)校门口体温检测(标清2米标识、东西进校引导线) 1.每日由一名校级领导带领六名教师组成值班小组,值班人员提前到达值班地点,提前做好体温检测的各项准备,带班长穿好防护服。 门卫给带班长测体温,带班长给值班人员测体温,并做好记录。到岗时间:早晨7:10、下午1

2、2:40。 2.六名值班教师,分三组,每组2人。 其中两组负责组织学生有秩序排队,准备进入检测区进行体温检测,核查学生日体温自测表,进行手消毒,提醒学生面朝前方,进行鞋底消毒,间隔2米,检查学生佩戴口罩情况。一组教师在测温棚值班,负责体温检测。检测依据先东后西,交替轮换原则进入测温区进行检测。 (1)应急情况:骑车上学学生,走中间区域,接收体温检测、手消毒。体温正常,推自行车进入校园。 (2)应急情况:没有携带健康日报表或家长没有签字的学生将有带班长带到应急处理区,由带班长电话询问家长详细情况,对学生进行体温检查之后再重新编队。 (3)应急情况:对于忘记佩戴口罩的学生将由带班长引领至应急口罩发

3、放处登记领取,并指导规范佩戴后重新编队。 (4)应急情况:对于体温超过37.3。C学生,值班教师立刻汇报给带班长,由带班长第一时间将学生带到校门口外的隔离室进行隔离,并电话联系家长。待家长接走学生后,门卫负责对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和重点消毒。如有特殊情况,在征求家长同意的情况下,拨打120急救电话。学生体温检测上午从7:30开始,下午从12:40开始。 3.全体教师每天早晨7:30之前到校,开私家车或骑车教师统一从校门口前中间区域进校,在2米标识线外停车,接收体温检测和手消毒。 体温正常,完成轮胎消毒后,将车停放到指定位置。 (1)应急情况:教师没有携带健康日报表,对于没有携带健康日报表的老师,

4、由学校值班组长负责记录、询问并测量体温,再重新编队入校。 (2)应急情况:对于私家车内有其他人员的,如是本校教职工要经过测温和手部消毒,不是本校职工原则上拒绝入校,如必须入校要严格履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3)应急情况:体温超过37.3。 C教师,立刻离校,马上联系家人或自己到正规医院就诊,并及时上报就诊情况。 4.带班长最后完成校门口体温检测工作记录,相关值班教师签字确认。 5.错时分批入校。 具体安排见方案。 (二)排队有秩序进入教室1.在体温检测后,学生分东西两线在值班教师的指引下进入教室,骑车学生将车放进车棚后,沿规定路线进入教学楼。 2.东线东侧南北甬路,从门厅东门进入教学楼;西线沿

5、西侧南北甬路,穿过东西方砖甬路,从西门进入教学楼。 (三)进教室前进行晨午检1.各班主任于7:20和13:20在各班级前门等候,班主任到教室后首先对门把手、门面用抹布进行擦拭,对室内进行开窗通风。 特殊天气,灵活处理。查看学生温度计度数,对学生进行二次体温检测和身体异常情况排查,并做好晨午检记录。对于发烧或身体异常的学生,各班主任马上联系学生家长,并告知卫生管理员校医老师。校医老师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将学生带入校内隔离室,耐心等待家长到校将学生接走。等学生被接走后,校医老师负责对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对学生接触的区域要重点消毒。班主任有事不在学校,必须安排一名班教会教师履行晨午检职责。 2.

6、进入教室前,学生要主动上交家长签字的每日体温自测表让班主任查看。 (四)课堂授课1.学生上课改小组围坐式为插秧式,将现有课桌全部拉开,间距2米以上,学生围桌拉开后每桌坐两人,不足课桌用单人桌代替。班主任合理安排座次,做到整齐统一。 2.上课期间学生全程佩戴口罩,认真听讲,不交头接耳;教师全程佩戴口罩。 3.需要收交作业或接触学生用品时,要佩戴手套。 4.当班级出现体温异常或身体异常的学生时,第一时间联系校医老师,在个人防护前提下送至应急隔离室。其余师生在本教室自行隔离,等排除新冠肺炎后,自动解除隔离。等学生被接走后,校医老师负责对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对学生接触的区域要重点消毒。 (五)错时上下

7、课、错峰上厕所1.按照学校安排到指定的洗手间如厕,或根据学校错时、错峰安排有序进出洗手间,服从学校值班教师的指挥,不在厕所内聚集、逗留。 2.如厕后要立即洗手。 (六)课间管理 1.按照学校安排,遵守课间纪律,做到不扎堆、聚集、打闹等,服从课间值班老师的管理。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勤洗手、勤消毒。 3.课间要全程佩戴口罩。 (七)洗手 1.按照学校安排到指定的洗手处洗手,按照2米标识线有序排队洗手,服从洗手处值班教师的指挥,不在洗手处聚集、打闹、逗留。 2.要按照“六步洗手法”(或七步洗手法)规范洗手。 (八)应急情况处理1.离家前发现有体温或身体状况异常情况

8、(1)第一时间向班主任或处室(级部)主任请假,履行请假手续(2)及时到指定医院就诊,是否排除新冠肺炎,并第一时间将结果告知班主任或处室(级部)主任(3)班主任或处室(级部)主任将情况如实上报校医老师,以备后续追踪(4)痊愈后,持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诊断结果返校。 2.入校时发现有体温或身体状况异常情况(1)当日带班长第一时间将该人员隔离到校门口外的临时应急隔离室(2)带班长第一时间通知监护人接回到指定医院就诊,门卫负责及时对应急隔离室进行消毒(3)带班长负责告知校医老师,以备做好对该人员的后续追踪,如该生无法排除新冠肺炎,则配合卫生健康部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4)痊愈后,持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诊

9、断结果返校。 3.在学校内发现有体温或身体状况异常情况(1)上课教师马上联系校医老师,校医老师在做好自我防护下送其至学校应急隔离室。 (2)第一时间通知监护人接回送其至指定医院就诊,校医老师及时对应急隔离室进行消毒。 (3)同教室师生暂时疏散至学校临时备用教室阶梯教室。 (4)待医院检测排除新冠肺炎后解除对其他学生的隔离。 (5)学校做好对该生的后续追踪。 (6)痊愈后,持医院出具的健康证明或诊断结果返校。 (九)环境消毒1.教学楼内各楼层的消毒由相应级部负责,门卫、厕所、书画苑、艺术楼、实验室由总务处老师负责。 2.每天上午、下午至少各消毒一次。 (1)教学楼内区域、楼外的功能室、实验室上午

10、放学后、下午放学后各消毒一次,由相应级部或管理员老师负责(2)其余公共区域上午、下午放学后各消毒一次,由总务处老师按照分工进行消毒。 3.消毒前:责任人提前到防控物资仓库(教学楼一楼东首)领取喷壶、消毒剂、口罩、橡胶手套、塑料桶、抹布等物资(抹布用消毒剂浸泡,交替使用),填好物资领取台账。 4.消毒过程:(1)地面消毒:先清扫垃圾,用拖布处理之后,用喷雾器或喷壶进行全面喷洒,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2)门把手、窗台、桌面、电脑、等部位消毒:用消毒剂浸泡过的抹布进行擦拭。作用30分钟以上,消毒过后用清水擦拭。 (3)空间密闭:室内全面消毒完成后,关闭门窗至少30分钟。 (4)开窗通风:消毒后的密闭

11、满30分钟后,开窗通风20-30分钟。 5.消毒后:如实填写消毒记录。 将喷壶、消毒剂、口罩、橡胶手套、塑料桶、抹布等消杀物资归还至仓库,填写归还记录。消毒员要加强手部清洁和消毒。消毒结束后,采用流动水洗手,必要时采用快速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十)开窗通风1.各班级、各功能室要安排专人负责通风。 2.各场所消毒结束30分钟后及时通风,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教室每节课后及时通风,每天保持通风时间2小时以上。其他教学用房每天开窗通风两到三次。温度适宜时,开窗上课。 (十一)缺课追踪 1.在家出现身体异常,教师履行请假手续,学生由监护人给班主任老师电话请假。 2.在校出现身体异常,要积极告知

12、带班领导或班主任,执行学校请假规定。 3.第一时间到正规医院就诊,并适时如实告知责任领导或班主任就诊情况。 4.学校领导对于因病缺课的教师、各班班主任对于因病缺课的学生,应当了解教师、学生缺课的病因,将病因及时报告给学校的疫情报告责任人。疫情报告责任人接到报告后,要进一步了解教师、学生缺课的病因,第一时间准确掌握缺课的病因,以做到对传染病人的早发现。 5.各年级主任、各班班主任负责每天对因病缺课人数的统计与登记,并做好与因病缺课教师、学生的联系工作,要将联系缺课情况报告学校。 6.对因病缺勤在家的学生,各班主任要做好与学生监护人的沟通,关注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及时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 7.建

13、立健全学生病愈复课证明查验制度。 学生病愈且隔离期满时,必须由镇卫生院以上的正规医院开具复课证明,学生持此复课证明到学校,由班主任转交学校卫生管理员校医老师。校医老师将学生的诊断证明和复课证明归档,以备查验。 (十二)大课间组织 1.疫情防控期间暂停眼保健操,改做阳光亮眼操。 2.采取分批的方式,值班老师有序组织学生进入提前规划好的场地。 3.开展跳绳、踢毽子、乒乓球、跳远等非聚集性的体育活动。 4.大课间结束后,要有序带回班级,避免扎堆、聚集,避免扎堆去厕所。 必要时由班主任或班教会教师统一组织需要上厕所的学生有秩序、间隔适中如厕。 (十三)体育课组织 1.上课前,体育教师到上课班级组织学生

14、站队有秩序进入体育课教学区域。行进过程中,安静有序,人与人间距2米。 2.体育课以跳绳、跳远、乒乓球、羽毛球、踢毽子等非群体性、非聚集性体育活动为主。原则上不组织群体性的比赛、活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安排运动量。 3.在体育上课过程中,出现发烧或身体异常情况,体育教师第一时间电话联系卫生管理员校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校医老师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将学生带入隔离室。班主任老师立即电话联系学生家长,通知家长到隔离室,将学生接走到正规医院就诊。 4.等学生被接走后,校医老师负责对隔离室进行全面消毒,对学生接触的区域要重点消毒。体育教师负责对学生活动区域及接触物品进行重点消毒。 5.体育课结束后,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生有秩序带回各班级教室,行进过程中,安静有序,间隔2米。安排一名体育教师专门负责课后上厕所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有秩序带到厕所,间隔2米。 (十四)校门管理 1.疫情防控期间严格执行校园封闭管理,外来人员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得进入校园,确需进入的,严格执行进校引领登记制度,查验身份证,测量体温。 2.门卫室禁止代收快递、邮件等物品,学生衣物、生活学习用品确需代收的,要进行消毒后转交相关老师。 3.每天定时对门卫室进行消毒通风。 (十五)隔离室使用 1.学校在门口外设立一处临时隔离室,在艺术楼一楼设置应急隔离室。 2.隔离室相对独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