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7362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武城县第二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一单项选择(共3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76分)1.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这反映了商代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按血缘亲疏分配权力C权力向皇帝高度集中 D开始确立“家天下”制度2.“天子经略,诸侯正封,古之制也。封略之内,何非君土?食土之毛,谁非君臣?故诗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摘自左传昭公七年)这段话反映中国古代制度的沿革,这种制度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礼乐制度 D世袭制3.我国自2008年1月l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这

2、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4.周幽王欲立妾褒姒之子为王。大臣申侯上疏谏曰:“王今宠信褒妃,废嫡立庶,既乖夫妇之义,又伤父子之情。望吾王收回乱命,庶可免亡国之殃也。”这说明嫡庶关系的确立A扩大了周朝国君统治的区域 B消除了国家灭亡的根本因素C促进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完善 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5在咸阳城郊出土的一份竹简中记载了秦朝某位官员的日常工作情况。该官员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之外,还组织人手对某位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了暗访。从中我们可以推断出该官员可能是: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6.易中天教授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

3、死犹存,它亡的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A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B在地方确立郡县制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7.明末清初有思想家认为“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据此,对郡县制和分封制的理解正确的是A郡县制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B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C二者均有弊无利 D二者均易形成皇权专制8.陈苏镇在汉代政治与春秋学中说:“一方面必须承秦,包括承秦之制,另一方面又必须尊重东方社会之习俗,特别是楚、齐、赵人之俗。这是历史对刘邦的苛刻要求,也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深层背景。”材料说明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是基于 ()A.为了打败项羽的需要 B.

4、吸取秦朝灭亡的原因C.秦与中原地区文化的差异 D.刘邦的中庸思想 9.“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指A.西汉郡国并行制 B.唐朝三省六部制 C.元朝的行省制 D.明朝的内阁制10马克斯韦伯说: “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A世袭制度 B察举制度 C九品正中制 D科举制11.从秦朝到清朝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但不乏与之相悖的特殊现象,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A.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

5、执掌决策权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拆分、抑制相权C.宋代中央机构形成全面的权力牵制体系 D.元朝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归中书省12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 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 D有利于皇权的加强13.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体现宋朝“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是A通判 B御史大夫 C刺史 D监察御史14.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

6、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这样做的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皇权 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15.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清朝军机处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16.下列四图反映了安徽省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 B. C. D.17古代希腊和罗马为世界政治文明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是雅典的民主制度古代罗马的法律体系雅典的奥运精神罗马的建筑风格A. B

7、. C. D.18.“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以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19.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的历史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他的最美好的名声,一切职务都由抽签决定,任职的人对他们任上所做的一切负责,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A人民主权 B法律至上 C分权制衡 D社会契约20史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8、中写下了“男人就是城邦”之句。根据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以下解释最为确切的是A妇女地位低下,属于奴隶阶层,无权参与政治B男人参军,保卫国家,确保了雅典城邦的安全C全体男性皆为公民,他们拥有管理国家的权力D男性公民共同分享城邦的权力,承担社会义务21“古希腊民主政体是一种最简陋也最粗糙的结构:它实际上是由发言权组成,灾难性地缺少过滤器和安全阀。”该观点认为 A雅典民主缺少人文精神 B雅典民主没有法律保障C直接民主存在制度缺陷 D雅典民主导致文明淹没22古代罗马法规定:“除犯有罪行等待交付罚款者外,不得拘留任何人或施以镣铐枷锁,债务人应以物品而不以人身作为借款之抵押品。”这一规定的根本目的是A废除债

9、务奴隶制度 B调节个人财产关系C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D提高公民政治地位23查士丁尼民法大全载:“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公务;因而她们不能担任法官,或行使行政地方官吏的职责,或提出诉讼,或为他人担保,或担任律师。”材料表明A在古罗马妇女没有任何人权B罗马对妇女歧视,说明了它的局限性C说明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未给人民带 来任何好处D说明罗马法竭力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24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措施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B不断强化皇权 C重视思想控制 D重视法律的制定25.观察下面反映中西政治体制的图示,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 A.相同的是都属于三权分

10、立的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称号 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主权的归属 C.相同的是都体现了专制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 D.相同的是都加强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 26.著名历史学家刘宗绪认为“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斗争中所创造的有力武器,其宗旨是要把封建君主制彻底改造成资产阶级君主制”。据此指出下列关于19世纪英国君主立宪制特征表述错误的是A国王服从法律 B议会权力至上C依法而治 D君主拥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27.史学界把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模式划分为三种:英国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与法国“政局动荡,曲折复杂”的现代化进程特点相比,英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

11、呈现的特点是A.相互妥协,渐进改革 B.政局稳定,和平斗争C.捍卫统一,平定内乱 D.社会改革,王朝战争28漫画人人有希望,个个没把握风趣地反映出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的激烈与紧张。按照美国宪法的规定,总统最终由A参议院选出 B众议院选出C选民选出 D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29华盛顿在其著名的告别演说中,一再告诫“那些领导政府的人们,要谨慎行事,把自己限制在各自的宪法范围内,避免在行使权力时一个部门侵犯其他部门的权力。”华盛顿在此强调的是A中央集权原则 B自由平等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司法独立原则30有学者认为:宪法是在冷漠中通过的:议员们既无热情,又无掌声。在温和的君主派眼里,这是他们无可奈

12、何地接受的共和国;而在温和的共和派眼里,这是一个与其设想的宪政计划相去甚远的“妥协的共和国”。这部宪法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31国歌记录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和追求。以下歌词中,出自德意志国歌的应 该是A“这就是星条旗,愿它永远飘扬;在这自由的国家,勇士的家乡”B“统一、权力和自由,是我们千秋万代的誓言”C“公民们,投入战斗!前进,前进,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D“愿她保护法律,使民心齐归向,一致衷心歌唱,神佑女王32.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秦汉郡县制十二铜

13、表法英国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A B C D33.下图两个人物是美国(奥巴马)和法国( 萨科奇 )总统。穿越时空的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A.有一定的权力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是国家元首 D.对议会负责 34.“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该对联反映的是 A西方列强的侵华暴行 B烟草传人中国后的盛况 C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 D西方列强在中国暴力殖民的情况 35. 1861年,维克多雨果在给朋友的信中怒斥火烧圆明园的罪行:“在我们眼中,中国人是野蛮人,可是你看文明人对野蛮人干了些什么!”信中的“文明人”是指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