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7199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济宁市历城区2016-2017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模块考试(期中)试题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第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很少污染,且有些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天然气 煤 核能 石油 太阳能地热能 风能 氢能A.B.C.D.除外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B.酸和

2、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C.燃烧热或中和热是反应热的种类之一D.吸热反应没有利用价值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D.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反应速率4.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 H1=+571.6kJmol1焦

3、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 H2=+131.3kJmol1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 H3=+206.1kJmol1A.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B.反应为放热反应C.反应使用催化剂,H3减小D.反应CH4(g)C(s)+2H2(g)的H=+74.8kJmol15.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SO2(g)+O2 2SO3(g)为放热反应,则SO2的能量一定高于SO3的能量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已知H+(aq)+OH(aq)H2O(1) H = -57.3k

4、Jmol-1,则任何酸碱中和的反应热均为57.3 kJD.已知:2C(s)+2O2(g)2CO2(g) H1,2C(s)+O2(g)=2CO(g) H2;则H1H26.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的是 A.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B.合成氨工业选择高温(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C.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D.在Fe3+3SCN-Fe(SCN)3反应达平衡时,增加KSCN的浓度,体系颜色变深7.已知:凡气体分子总数增多的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在所有温度下都不自发进行的是A.2O3(g)3O2(g)H0 B.2CO(g)2C(s)+O2(g)H0

5、C.N2(g)+3H2(g)2NH3(g)H0 D.CaCO3(s)CaO(s)+CO2(g)H08.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条件下,发生反应:3Fe(s)+4H2O(g)Fe3O4(s)+4H2(g),能表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叙述是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Fe3O4的物质的量不变C.v(H2O)=v(H2) D.断裂4molH-O键的同时,断裂4molH-H键9.由反应物X转化为Y或Z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XY反应的H=E5E2B.由XZ反应的H0C.降低压强有利于提高Y的产率D.升高温度有利于提高Z的产率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2SO2+O22SO3 H

6、=-196.6kJ/molB.C(s)+O2(g)O2(g) H=+393.5kJ/molC.在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出热量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38.6kJ/molD.2.00gC2H2气体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出99.6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2H2(g)+5O2(g)4CO2(g)+2H2O(l) H=-2589.6kJ/moL11.下表中是各组反应的反应物和反应温度,反应刚开始时放出H2速率最快的是编号金属(粉末状)酸的浓度

7、及体积反应温度AMg,0.1 mol6molL-1 硝酸10mL60BMg,0.1 mol3molL-1 盐酸10mL60CFe,0.1 mol3molL-1L盐酸10mL60DMg,0.1 mol3molL-1 硫酸10mL6012.将4molA气体和2mol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 ;2s时物质B的浓度为1.4molL1。

8、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3.对于可逆反应:2A(g)+2B(g)C(g)+3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有下列4 种反应速率,其中反应最慢的是 A.v(A)0.45 molL-1s-1B.v(B)0.6 molL-1s-1 C.v(C)0.3 molL-1s-1 D.v(D)0.4 molL-1s-1 14.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A)=3v(B), 3v(B)=2v(C)。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2A+3B=2C B.A+3B=2C C.3A+2B=3C D.A+

9、B=C 15.在3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均发生下列反应:CO2+H2H2O(g)+CO,反应所处的温度相同,但起始物质的量不同,其中甲:n(CO2)=amol,n(H2)=2amol;乙:n(CO2)=n(H2)=a mol;丙:n(CO2)=n(H2)=n(CO)=amol。达到平衡时,H2O(g)的物质的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乙丙甲16.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的平衡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CO(g)+H2O(g)CO2(g)+H2(g)的 H0B.在T

10、2时,若反应处于状态D,则一定有(正)(逆)C.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大D.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则K1K217.通常人们把拆开1mol某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或形成1mol某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看成该化学键的键能。已知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H-92.4kJ/mol化学键HHNNHN键能436 kJ/molx391kJ/mol请根据热化学方程式和表中数据计算NN键的键能x约为A.431kJ/mol B.946kJ/mol C.649kJ/mol D.869kJ/mol18.反应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K1 ,

11、反应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2,则K1、K2的关系为(平衡常数为同温度下的测定值)A.K1=2K2 B.K1=K22 C.K1= D.K1=K2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注意事项: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用黑色签字笔、黑色钢笔或黑色圆珠笔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答题纸上交。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6分)19.(共8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18日在哥本哈根召开。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1)有效“减碳”的手段之一是节能。下列制氢方法最符合这一做法的是_(填序号)。A.电解水制

12、氢:2H2O 2H2+ O2B.高温使水分解制氢:2H2O2H2+O2C.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2H2+O2D.天然气制氢:CH4+H2O CO+3H2(2)用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甲 醚 )是解决能源危机的研究方向之一。已知:CO(g)+2H2(g)= CH3OH(g)H = Q1kJmol12CH3OH(g)= CH3OCH3(g)+H2O(g)H = Q2kJmol1CO(g)+H2O(g)= CO2(g)+H2(g)H = Q3kJmol1则CO2和氢气合成CH3OCH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压强条件下,CO与H2可反应生成 甲醇:CO

13、(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则:p1_ p2 (填“”、 “”或“ = ”, 下同),该反应的H_0 。20.(共6分)(1)已知:2SO2(g)+ O2(g)= 2SO3(g) H =-196.6kJmol-12NO(g)+O2=2NO2(g) H =-113.0kJmol-1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H = _。(2)化学反应可视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的过程。化学键的键能是形成(或拆开)1mol化学键时释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现提供以下化学键的键能:E(P-P)=198 kJmol-1、E(P-O)=360 kJmol-1、 E(O=O)=498 kJmol-1, 则反应P4(白磷)燃烧生成P4O6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3)如图是1molNO2(g)和1molCO(g)反应生成CO2(g)和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NO2和 C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21.(共8分)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标准状况),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时间(min)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