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6942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复习题和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名词解释1.环境影响评价(P2)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2.环境质量参数为表示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和变化趋势的对环境中各种物质的测定值或评定值。根据环境的客观属性提出的,用以表现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趋势的指示性变量。3.熏烟型烟羽即漫烟型烟羽,多出现在日出后辐射逆温被破坏时。此时,烟轴之上有逆温层,而烟轴之下至地面间气层不稳定,因而烟羽上升扩散到一定程度就受到逆温层的阻挡,使垂直扩散空间仅局限于地面至逆温层底之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低层风小,则大气稀释能力就更低,高浓度的烟羽会迅速扩展到地

2、面,造成地面的严重污染。烟雾事件大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4.氧亏亦称“缺氧量”,指水体中饱和溶解氧和现存溶解氧之差,计量单位mg/L。耗氧愈多,氧亏愈大,同时由大气补充水中的氧量也愈多。5.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容量又称土壤负载容量,是一定土壤环境单元在一定时限遵循环境质量标准,既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与功能,保证农产品的生物学产量与质量,又不使环境系统污染超过土壤环境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6.环境质量(P1)环境状态品质优劣(程度)的表示,是在某个具体的环境中,环境的总体或其中的某些要素对人群健康、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的量化表达,是因人对环境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评定

3、环境的一种概念。7.环境容量(P1)指在一定行政区域,未达到环境目标值,在特定的产业结构和污染源分布条件下,根据该区域的自然净化能力,所能承受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8.辐射逆温由于地面辐射冷却而形成的逆温。9.土壤背景值(P131)指一定时期某一指定区域中未受污染破坏的土壤中有关评价指标的平均含量。10.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温度高于郊野温度的现象。由于城市地区水泥、沥青等所构成的下垫面导热率高,加之空气污染物多,能吸收较多的太阳能,有大量的人为热进入空气;另一方面又因建筑物密集,不利于热量扩散,形成高温中心,并由此向外围递减。11.连续A声级(P86)用于连续稳定噪声源及影响评价的A声级。(课本中

4、无明确定义)设置了 “A计权网络”从而使接收到的噪音在低频处有较大的衰减而在高频处甚至稍有放大的声学测量仪器测得的声级。12.危险废物(P97)泛指除放射性废物以外,具有毒性、易燃性、爆炸性、反应性、腐蚀性、传染性因而可能对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危害的废物。13.统计噪声级(P87)统计噪声级是指在某点若噪声级有较大波动时,用于描述其噪声随时间变化状况的统计物理量,一般用L10、L150、L190表示。14.污染分担率(P62)Kij=(Cij/Ci)*100% 式中Ci-i类污染因子的浓度值:Cij-i类污染因子的第j个(或类)污染源在同一接受点上所产生的浓度。15.熏烟(P57)是指大气边界上

5、层稳定积聚起来的污染物急剧向下混合,烟流迅速扩散到地面,地面浓度突然增高的现象。夜间产生的贴地逆温层在日出后,将逐渐自下而上地消失,形成一个不断增厚的混合展。原来在逆温层中处于稳定状态的烟羽进入混合层后,由于其本身的下沉和垂直方向的强扩散作用,污染物在垂直方向将接近均匀分布,出现所谓的烟熏现象。16.卫生防护距离(P60)卫生防护距离,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车间或工段)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课本中无明确定义)17.(海陆风)土壤本底值(P131)土壤本底值是指未受人为污染的土壤中污染物的平均含量。18.等效连续A声级(P87)一般噪声源的A声级或在某一受声点测量到的A声级往往是随时

6、间变化的,因此需要引入某一时段的平均A声级评价量等效连续A声级。19.产品排污系数指在典型工况生产条件下,生产单位产品(实用订单为原料等)所产生的污染物量经过末端治理设施削减后的残余量,或生产单位产品(实用单位原料)直接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量。当污染物直排时,排污系数与产污系数相同。20.危险风速(P54)危险风速又称地面最大浓度临界风速,是指当有烟气抬升时,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达到绝对最大值时所对应的风速。在风速对地面浓度稀释与增大的双重作用影响下,地面最大浓度Cm既与平均风速成反比,又随u增大(抬升高度H减小)而增大。因而Cm不随u的增加而单调变化,它存在一个最大值。21.环境影响识别(P21

7、)环境影响识别就是要找出所有受影响(特别是不利影响)的环境因素,以使环境影响预测减少盲目性、影响分析增加可靠性、污染防治对策具有针对性。22.环境背景值亦称自然本底值。是指在不受污染的情况下,环境组成的各要素,如大气、 水体、岩石、土壤、植物、农作物、水生生物和人体组织中与环境污染有关的各种化学元素 的含量及其基本的化学成份。它反映环境质量的原始状态。23.大气稳定度叠加在大气背景场上的扰动能否随时间增强的量度。也指空中某大气团由于与周围空气存在密度、温度和流速等的强度差而产生的浮力使其产生加速度而上升或下降的程度。24.氧垂曲线水体受到污染后,水体中的溶解氧逐渐被消耗,到临界点后又逐步回升的

8、变化过程 。25.区域环境影响评价(P139)是在一定区域以动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从整体上综合考虑区域拟幵展的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据此制定和选择维护区域良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经济规划或方案,同时也为区域开发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依据。26.环境(P1)是指人类以外的整个外部世界的总和。具体地说,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体。27.点源污染具有固定排放点的污染源。28.面源污染是指溶解的和固体的污染物从非特定地点,在降水或融雪的冲刷作用下,通过径流过程而汇入受纳水体(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和海湾等)并引起有机污染

9、、水体富营养化或有毒有害等其他形式的污染。29.环境标准(P11)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各种标准的总称,是由国家按照法定程序制定和批准的技术规。30.普通指数法(P23)一般的指数分析评价,先引入环境质量标准,然后对评价对象进行处理,通常就以实测值(或预测值)C与标准值Cs的比值作为其数值:P=C/Cs。31.综合指数法(P24)在各单因子影响评价已完成的基础上,为求所有因子的综合评价,可引入综合指数。等权综合:P=Pij Pij=Cij/Csij(i第i个环境要素,j第i个环境要素中的第j个环境因子)32.固体废弃物(P96)是指在生产生活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

10、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33.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三化”原则(P104)无害化:基本任务是将固体废物通过工程处理,达到不损害人体健康、不污染周围的自然环境的目的。减量化:基本任务是通过适宜手段减少或减小固体废物数量和容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减少产生(前端),另一方面对其处理利用(末端)。资源化:基本任务是采用适宜工艺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的物质和能源。34.土壤污染物临界含量(P131)是指植物中的化学元素的含量达到卫生标准或使植物显著减产时土壤中该化学元素的含量。35.清洁生产(P142)不断采用改进设计

11、,使用淸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36.环境要素环境要素也称作环境基质,是构成人类环境整体的各个独立的、性质不同的 而又服从整体演化规律的基本物质组分。37.污染负荷比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占该厂等标污染负荷Pn的百分比,称为该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Ki。38.等标污染指数是指所排放污染物的浓度超过排放标准的倍数,简称超标倍数。39.等标污染负荷Pij=NijQij=(Cij/C0i)*Qij=Gij/C0i(Gij:第j个污染源

12、第i个污染物的排放量。C0i:第i个污染源中的第i个污染物的标准浓度。)40.单因子评价指数(P36)Ij=Cj/Sj(Cj第j种评价因子在环境中的检测值,Sj第j种因子的评价标准)41.多因子评价指数(P24)对于每一个待评价的环境要素,通常都需要对该要素中的多个因子的单因子评价指数进行综合,将多因子目标值组合成一个指数,这就是该环境要素的多因子评价指数。42.环境质量分级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43.均值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Cj第j种评价因子在环境

13、中的检测值,Sj第j种因子的评价标准)44.计权型多因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 Wi某种污染物的权重 二、填空题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管理分为编写环境影响 报告书 的项目、编写环境影响 报告表 的项目和编写环境影响 登记表 的项目。2.环境质量参数包括两类:一类是 常规 参数,一类是 特征 参数。3.干绝热垂直递减数值上等于 0.986 K/100m。4.风速廓线公式为 。5.烟囱的有效源高He= ;大气横向扩散参数y= 。6.水体自净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曲线又叫 氧垂 曲线。7.环境噪声评价一般一级评价要求该项目边界往外 200 m为评价工作围;对机场要求飞行跑道两端各 15 km,侧向

14、2 km为评价围。8.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环境空气质量划分为 三 类功能区,标准分为 三 级。9.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是对项目实施所引起的大气环境影响的 程度 、 围 和 概率 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通过适当的评价手段和模式计算,分析建设项目在 建设施工期 和 建成后的生产期 所排放的主要气载污染物对大气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和围,为优化 项目选址 、制定 大气污染防治的措施 、确定 污染源设置 等提供决策依据,为 环保工程设计工作 提供指导。10.工程分析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的 基础 ,贯穿于 环评 工作的全过程。其主要容是分析建设项目 污染物产生 及排放的种类、 特性 、浓度、 源强 、

15、排放规律和 排放形式 等。同时,也对建设项目的 清洁生产 水平、 污染防治 措施、 技术经济 可行性及 平面布局 的合理性进行分析。11.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大致分三类,分别为: 数学模型法 、 物理模型法 及 类比分析法 。12环境标准是环境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在环境管理工作中有众多应用。首先,它是表诉 环境管理目标 和衡量 环境管理效果 的重要标志之一;其次,在进行 环境现状评价 和 环境影响评价 时,环境标准承担了尺度的角度。而在制定 环境规划 、进行 功能分区 时,各功能区的环境目标需用环境标准来表示。三、选择题1.格林大气污染指数中选择的参数是 A A.二氧化硫和烟尘 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和烟尘 D.氮氧化物和铅2.S-P模型中假设水中溶解氧消耗是由于 B A.水生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B.有机物好氧降解C.化学反应 D.有机物厌氧降解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Z1-1999)中挥发酚的浓度要求比总氰化物的要严格,是因为: C A.挥发酚的毒性更大 B.挥发酚污染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