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134468782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溢洪道开挖与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麻江县上寨水库大坝枢纽工程合同编号(MJSZ-SG-2016)溢洪道开挖及支护施工方案山川秀水利建设工程麻江县上寨水库工程项目部二一六年五月目 录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施工布置23.1施工道路布置23.2施工用风33.3施工用水33.4施工用电33.5弃渣场3四、资源配置34.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34.2人力资源配置4五、工期安排5六、主要施工工艺56.1土方开挖56.2石方开挖76.3土石回填86.4边坡支护10七、土石方开挖质量控制137.1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37.2施工测量控制137.3 施工过程控制147.4基础质量的检查处理15八、安全保证措施168.1施工过程安全保证措施

2、168.2 施工现场安全保证措施17一、工程概况上寨水库位于麻江县下司镇,地处长江水系清水江左岸支流老山河上,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3.23km2。上寨水库是一座以城市供水、农田灌溉和农村人畜饮水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总库容1391万m,年供水量1577万m。溢洪道采用开敞式岸边溢洪道,布置于大坝右岸,由过渡段、进U型槽段、控制段、陡坡段和下游河道护底段组成,全长共228.919m,其中控制段长20m,过水净宽16m,分为两孔,堰型为b型驼峰堰,堰顶高程为671.5m;两溢流孔各布置一扇弧形工作闸门,尺寸为8m5m。二、编制依据上寨水库监理工程师签发的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及其它相关的文件上寨水库招、投

3、标文件及施工组织设计现行规程、规要求三、施工布置3.1施工道路布置溢洪道工程主要施工道路:右岸上坝路,右岸上坝路连接弃渣场至右岸坝肩,与进场公路连接,现有道路为6m宽泥结石路面,现阶段作为新增料场石料运输道路,溢洪道施工时可作为溢洪道施工机械设备进场及出渣道路。3.2施工用风溢洪道工程石方开挖,采用YT-28手风钻钻孔,施工用风主要为手风钻钻爆用风,主要考虑采用右岸20m空压机供风,个别部位采用2.5m移动空压机供风。3.3施工用水溢洪道工程施工时采用水泵直接从上游和下游河道抽水至工作面。混凝土拌合统一在拌合站拌制,拌制用水直接在老山河抽取。3.4施工用电营地附近已设置630KVA变电站,溢洪

4、道工程的施工用电从此变电站接出,在溢洪道部位设置配电箱,再由配电箱分配至各施工用电部位。3.5弃渣场 本工程弃渣场布置在进场公路与上坝公路交接处,作为本工程指定弃渣场,溢洪道开挖弃渣运至该弃渣场堆放。四、资源配置4.1施工机械设备配置溢洪道工程开挖与支护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如下: 机械设备配置表设备名称规格及型号单位数量备注反铲挖掘机CAT320c台2装载机ZL30B台1自卸车25T台6手风钻YT-28台8空压机20m台1移动空压机2.5m台2混凝土罐车8m台2钢筋切断机GQ-40台1钢筋弯曲机GJ7-40台1钢筋调直机GTJ-4/14台1电焊机台1喷射机HPZ6T台1全站仪Nivo 2.M台

5、1水准仪DS3台1对讲机台6蛙式打夯机台1混凝土拌合系统JS1000套14.2人力资源配置根据设备配置情况并结合生产需要,溢洪道施工人力资源配置如下: 施工人力资源配置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测量人员反铲操作手装载机操作手自卸车司机技术工人普工总计10648212103082五、工期安排根据上寨水库施工总进度计划及施工现场实际情况,溢洪道工程土石方开挖及支护施工安排在2016年5月20日至2016年8月31日。六、主要施工工艺6.1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前,根据设计图纸,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地形、地质情况,对其位置、方向、长度、高程进行复核,定出方向桩人工配合挖掘机开挖,边坡预留20cm 改用人工清理。边坡

6、做好相应的临时排水系统。开挖工艺流程施工测量放样场地清理临时排水系统分层开挖自卸汽车运输人工修整验收。泄槽段采用挖掘机翻渣至尾水部位后再装运至弃渣场。施工测量进场后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施工区围导线点及水准点的基本数据建立工程测量控制网,以保证施工放样、定位的准确性;每开挖一个单元前,进行边线及高程放样。施工清理对测量出的清理围,用人工或机械清除该围的全部有碍物,围外的清理按监理单位要求进行。土方开挖场地清理完成后,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自卸汽车运输,土方运至指定的弃渣场。a、土方开挖工作根据施工详图决定开挖线、坡度及几何尺寸,最终开挖形成的断面必须满足施工要求的几何尺寸。b、土方开挖不得超挖或欠挖

7、,必要时采取一定措施,防止滑坡。c、沿山坡开挖的工程,在边坡开挖前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完成边坡上部永久性山坡截水沟的施工。基础开挖检查处理a、基础开挖前,首先进行施工排水。b、基础开挖方法采用自上而下进行。c、基础开挖完成后,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验收。土方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a、建立健全质量检查机构,制定严格的施工操作规程,控制每一道工序的质量,防止发生质量事故。 b、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详细记载,建立交接班制度,值班负责人签名。对质量和重大问题,现场解决,主管技术负责人签署,做好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始记录。 c、发现质量问题,及时上报项目监理,并查清原因,提出补救措施,形成书面报告,待项

8、目监理批准后进行处理。 d、质量检查部门积极配合项目监理,做好分部验收工作,对隐蔽工程,详细记录工程质量情况,不验收坚决不进入下道工序。6.2石方开挖当覆盖层揭除完成或者土方开挖完成后,根据岩石的开挖难易,确定开挖方法。石质挖方采用破碎锤破碎,对风化严重节理发育的岩层采用挖掘机直接开挖。采用机械处理石方时,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进行。对于机械人工处理较为困难的石方,采用预裂爆破或者光面爆破,挖掘机清渣装车,自卸汽车装渣外运至弃渣场。钻孔与爆破参数的设定:本工程爆破钻孔主要采用带气腿式风钻。钻孔孔位布置按梅花形布置,钻孔间排距由现场爆破试验确定。预裂爆破及光面爆破参数:炮孔间距 a =5060cm。

9、不偶合系数 Dd=2.05m。线装药密度 Qx=300g/m。钻孔直径 D= 45mm最小抵抗线W=0.50.6m装药结构见下图装药结构图(单位:cm)光面爆破参数孔径:D=45mm孔距:a=4050cm最小抵抗线:W=5060cm装药密度:Qx=250350g/m炸药直径 b=22mm不耦合系数 Dd 2.0爆破试验为确保开挖质量,保证防护目标的安全,降低爆破成本。在石方爆破前,将持续进行爆破试验和监测,通过试验和监测,确定并及时调整各种爆破参数和相关数据,不断优化爆破方案设计,改进施工方法和安全防护措施,达到保证施工质量、确保施工安全和降低成本的目的。6.3土石回填本工程土石回填主要为溢洪

10、道边墙土石渣回填、导渗盲沟系统碎石回填、截流墙土石渣回填。其中土石渣回填须在相应部位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导渗盲沟系统碎石回填在导渗盲沟开挖到位并经过多方验收通过后才可以进行。导渗盲沟系统的开挖按照设计图纸所给尺寸、位置经测量放样后进行开挖,开挖采用小型挖掘机配置破碎头或者人工风钻、风镐开挖。开挖到位并验收通过后,排水管安装与粗砂及级配碎石回填。(1)土石回填质量控制a、土石回填在基础清理和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各部位尺寸按施工详图进行施工。b、土石回填主要采用人工或小型挖掘机回填,回填时按实际厚度进行分层回填,每层采用打夯机夯实,在设计宽度的基础上,应超填30厘米。c

11、、回填土石料质量按要求进行控制:含有树跟、草皮、腐殖质及其他杂物的土石料、有淤泥质填土的土石料,不能作为填料。含水量必须控制好,最优含水量必须通过击实试验确定。压实后的土壤干容重一般不小于1.60g/cm3。人工掺和料所用黏土和砂砾石的特性应符合施工图纸要求。制备好的掺合料应均匀。经加工的的各种反滤料的颗粒级配,超径颗粒含量不大于3%,逊径颗粒含量不大于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加工好的反滤料中的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小于5%。d、施工前完成现场碾压试验、最优含水量以及其他试验项目,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填筑质量的参数和标准。e、填方每层铺土厚度和压实遍数根据土(石)质、压实系数和机具性能

12、和试验确定。无论使用何种机具,必须搭接、交错、连环套压,防止漏压、欠压。f、建筑物的回填,按下列规定执行:回填前,清除积水和有机杂物;基础砼或建筑物浇筑砼达到一定强度,不能因填土而受到损伤,可采用人工回填,其每层铺填厚度应小于20厘米;6.4边坡支护本工程边坡支护主要为溢洪道左右岸永久边坡支护,采用网喷支护,喷C25砼厚度为15cm。主要施工程序为:边坡开挖及验收搭设脚手架锚杆及排水孔施工挂钢筋网喷砼至设计厚度。施工方法a锚杆及挂网边坡开挖及验收完成后,开始进行脚手架的搭设,脚手架的搭设按照相关规及安全操作规程搭设,搭设完成后通知监理进行脚手架验收,验收完成后,进行锚杆施工。边坡锚杆采用L=4

13、m20钢筋按2m间距梅花形布置,钻孔验收完成后进行注浆插入锚杆。排水孔布置为50排水花管3m间距梅花型布置L=4m。待锚杆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进行挂网施工,钢筋网规格为8200200,采用镀锌铁丝绑扎固定。b喷砼配合比、配料、拌合及运输喷射混凝土配合比通过室实验和现场实验确定,在保证喷层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和水的用量。速凝剂的掺量须通过现场实验确定,喷射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时间要满足施工图纸和现场喷射工艺的要求,喷射混凝土的强度须符合设计要求,配合比实验成果报送监理人并经监理人批准后实施。拌制混合料的称量允许偏差必须符合技术条款相关规定的要求,混合料搅拌采用拌合系统拌制,搅拌时间不少于1

14、min。少量混合料采用人工拌制时,拌料次数不少于3次,且混合料的颜色要均一。混合料掺有外加剂时,搅拌时间适当延长,且在运输、存放过程中,严防雨淋、滴水及大块石等杂物混入。 c喷砼施工混凝土喷射前对工作面进行检查,清除开挖面的各种浮石和爆破振松的岩块,用高压风将基岩面岩屑、石粉、爆破泥和其它杂物吹净,并用高压水冲洗干净,使受喷面处于洁净润湿的状态,进行喷混凝土作业。若有涌水现象,先用排水管引走涌水,适当增加水泥用量和增加速凝剂量,先喷射干拌混凝土,当其与涌水融合后再逐渐加水喷射设计的混凝土。喷射采用HPZ6T喷射机进行,鉴于被喷射面凹凸不平,喷射厚度不易均匀,可预先埋设表示喷射厚度的测针标志,以保证达到设计的喷射厚度。喷头要与喷面垂直,偏角宜控制在20以,以减少回弹量,过远或过近都会增加回弹量。喷射作业分区段进行,区段长46m。喷射自下而上依次进行。喷层终凝2h后,开始洒水养护。洒水次数以保持混凝土表面充分湿润为宜。喷混凝土周围的空气湿度达到或超过85%时,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