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3446621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一年级地理-高中-必修1-《1.4地球的圈层结构》(九江市六中 漆承辉).do.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地理必修人教版1.4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设计作者: 漆承辉 江西九江市第六中学 【课题】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2008年2月第3版 地理必修1【教学内容】课标:说出地球的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的主要特点课标解读: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的结构及特点。地球呈现出圈层结构,可以划分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内部圈层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隐性要求是了解地球自然环境的组成,这也是根本要求

2、。“标准”以“宇宙环境地球自然环境”的认识思路,设计了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另外,本条“标准”在活动建议中指出:“绘制示意图,或利用教具、学具,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由此看来,对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分布到划分依据,从各层特点到学生理解、分析、判断和运用,都是本节今后相应内容学习的重点。【教学思路】1.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课程标准:第一是地球的内部圈层,要求能够说出地球内部圈层主要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第二是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还有介于内部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3、即软流层之上的固体岩石部分。本条标准有显性和隐性两方面的要求,显性要求是从宏观上了解地球结构的特点,隐性要求是了解自然环境的组成。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但是对于各圈层不要求展开深入了解,而应抓其主要特点及与人类活动关系密切的内容。由此得出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与自然环境是一致的结论。该节内容也是后面几章的一个引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地球内部圈层特点多是由地震波波速变化来间接推断的,因此,将地震波波随深度变化及其两个突变界面作为教学的重点和关键点是必要的,教学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绘制内部圈层示意图。教材没有涉及外部各圈层的主要

4、特点,但课标有要求。考虑到第二章教材并没有大气垂直分层及对流层、平流层大气的相关知识介绍,而这部分知识却是学习地球大气的基础知识,故必须在此增补这部分知识。2.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已粗略接触过地震等地球物理知识,对于地球结构仅有浅显的了解,缺乏系统性和理论支持。虽然地球外部圈层与人类关系密切,但学生对此内容缺乏系统性认识,有待整合与深化。教师宜采用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比喻方式,提供相关图文资料,设置必要的问题,把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启发讲授相结合,引导学生用图表形式把复杂关系条理化。对四大圈层的教学,重点应放在空间分布上,对它们的相互联系只需要知道即可,留待以后章节再详细分析。【教学

5、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初步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组成和划分依据;(2)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能概括出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3)运用图表了解地球表层的含义。2.过程与方法:(1)了解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从宏观上认识全球的整体面貌,形成地球系统观念;(2)结合地球各圈层结构特点,用具体实例说明地球表层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从整体和局部把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树立热爱地球和保护地球环境的观念。【教学重点】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实况及各层主要特点。2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和特征。【教学难点】1两种地震波的传播特征及其在地球内部圈

6、层研究中的运用。2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和主要特点。【课时安排】1学时【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对比法和分组合作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设备及课件【教学过程】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说出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说出地球的外部圈层结构,概括各圈层主要特点引入新课,由鸡蛋的分层联想地球是否也分为若干层,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地球的圈层结构 设问:目前,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手段获取地球内部的知识?指导学生读P21图1.25,读图方法:横坐标表示传播速度,纵坐标表示地球内部的深度,读出波速在一定深度发生的突然变化指导学生分小组讨论: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及主要特点,岩石圈与地壳的关系过

7、渡:通过提出过渡性问题由内部圈层过渡到外部圈层,引出外部圈层的相关内容提出分组探究题目: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特征及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通过读P22图1.27,思考、探究此题目组织学生思考P23课后活动两个问题结合我们平时生活中的经验,思考鸡蛋的结构,回答教师的提问,联想地球的结构是否与鸡蛋有些相似学生思考通过读图1.25,认真思考,填写“纵波与横波比较”的表格通过生活中的经验引入新课,使同学们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利于后面的学习人类对地球内部的探测,主要是通过地震波的观测等地球物理手段来获得信息,这可以用“透视”或“B超”来作类比充分利用图1.25,指导学生分析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推测原

8、因 尝试根据地震波划分地球内部圈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及特点 承上启下,将内部与外部的圈层相联系起来,便于学生对比记忆了解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和主要特点。在宏观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的基础上认识自然环境的组成,即在空间范围上把自然环境放在地球圈层结构中认识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为后面讲述大气、水、地貌等地理要素做了铺垫,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分类传播速度传播媒介共同点纵波横波小组讨论:(1)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标示“两面”、“ 三圈”位置、岩石圈、软流层位置。(2)说明地壳和岩石圈的集合关系。(3)说出软流层的特点和并标注其位置。读P22图1.26,检验讨论结果根据教师的问题思考:在地球的外部还存在着许多

9、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圈层,他们共同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1)说出外部圈层的名称、位置。(2)概括地球各外部圈层的主要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探究,从物质形态、空间分布、相互联系等方面介绍地球的外部圈层是同心圈层学生讨论回答问题,活动的两个问题具有开放性,没有标准答案,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小结反馈:小结:强调地球圈层结构和特点以及岩石圈与地壳的区别课堂反馈:1读图完成下列连线。A 地幔B 水圈C 大气圈D 地壳E 地核2软流层以上和地壳共同构成_。 ABCDE3地球的外部圈层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水圈是连续的圈层,它处于不断的循环中,是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全部、岩石圈的上部D大气圈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悬浮物4下列现象与主要发生圈层对应不正确的是( )A地震岩石圈 B赤潮水圈和生物圈C台风大气圈 D厄尔尼诺大气圈和岩石圈【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