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444688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6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四川省眉山市高中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眉山市高中 2017 级第二次诊断性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2 页 满分300 分 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 卷 一 选择题本题本大题共35 个小题 每小4 分 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 春秋时期 郑 陈 宋等诸侯国经常参与会盟 据 左传 记载 楚国就先后两次以土 地和重赂求得郑国与之会盟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大国争夺有利的战略地位B 郑 陈 宋诸国实力相对较强 C 周王室努力缓和诸侯争霸D 中原诸侯合纵连横不利于楚国 25 春秋 中所记载的职业等级是士 知识分子 商 农 工 史记 里则是农 工 商 陶

2、 成书于汉武帝后200 余年的 前汉书 定下的职业等级则是士 儒士 农 工 商 这一变化 A 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结果 B 反映出儒学地位的提升 C 源自叙史者的学术思想差异 D 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 26 元祐四年 1089 年 苏轼知杭州 刚上任不久 杭州大旱 随即 湿疫 疫情四起 他带头并号召富豪捐款修建名为 安乐坊 的医院 作饘粥 药饵 遣吏挟医 分方治病 活者甚众 续资治通鉴长编 可见 A 宋代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B 宋皇室对疫情不闻不问 C 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D 宋朝 开始中药治疗疫疾 27 在努尔哈赤 皇太极统治时期 中国 南朝 等词都用于对明朝的称呼 顺治时期 中国 一词在朝

3、廷政治文书中已指清朝的全部统治区域 1767 年 乾隆皇帝明确规定 夫 对远人颂述朝廷 或称天朝 或称中国 乃一定之理 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 满清统治区域的日益扩大B 中国认同 不断发展深化 C 中央与地方矛盾有所缓和D 民族交流消除了民族差异 28 1904年 留美学生张继业在参观了圣路易斯博览会之后写道 他国入赛之品 皆实业 学问 房屋之设 皆是全球著名之大制造场 商业场 大学校 议院 政务院等类 以视 上列我国赛品质丑 奚啻天壤 这反映出近代的世界博览会 A 带动了崇洋媚外风气B 是列强扩大侵略的工具 C 具有经济外交的功能D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29 1912 年 越南光复会成立 规

4、定其宗旨为 驱除法贼 恢复越南 建立越南共和民国 1927 年 越南国民党成立 规定其最后目的是 赢得民族独立 成立共和政府 实现民族 自由权 为越南资本主义发展打通道路 据此可知 A 越南革命进程与中国革命完全一致B 中越两国结成反帝斗争的统一战线 C 三民主义成为两国革命的指导思想D 辛亥革命推动了亚洲民族解放运动 30 抗战时期 根据地所有政权均以自然村为基础 部分恢复了乡里商议的古风 还创作了 一批颂扬正直 勤劳 廉洁等传统美德的文艺作品 这些举措 A 旨在增强民族凝聚力B 缓和了根据地的阶级矛盾 C 是对民主的成功探索D 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1 在分析抗美援朝战争的时代意义时

5、学者们普遍认为 中国人民的抗美援朝对于促进时 代主题转换起了巨大作用 这一 转换 理应是 A 从 战争 革命 到 和平 发展 B 从世界大战到冷战对峙 C 从资本主义统治到社会主义洪流 D 从两极格局到多极化趋势 32 古希腊奥林匹亚赛会的项目中 既有仅仅比拼身体和技能优势的 裸体竞技 也有富人 政治领袖和僭主们热衷的 马赛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公民按等级享有不同的权利 B 公民需共同承担城邦事务 C 运动会按财产分配比赛项目 D 运动会旨在维护贵族统治 33 英国安妮女王 1702 1714在位 生性犹豫 遇事很难作出决断 内阁大臣遇事时 往 往先由主要大臣聚会商讨 形成一致看法后再在女王

6、召集的内阁会议上提交女王批准 这一 议事流程 A 表明国王已经处于 统而不治 的地位B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法律框架 C 实质是内阁与国王的权力斗争日益激烈D 体现了责任内阁制的逐步形成 34 列宁在 1899 年指出 我们决不把马克思的理论看作某种一成不变的和神圣不可侵犯的 东西 恰恰相反 我们深信 它只是给一种科学奠定了基础 这一观点 A 源于工业革命时期的社会实际B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的关系 C 预示了俄国革命爆发的可能性D 指明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方向 35 表 苏联国民收入年均增长率 据 2 埃里克森U979 1990 年的苏联 据表可知 A 苏联学者的估计结果最为可信B

7、西方对苏联的经济遏制不断加剧 C 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完全丧失D 科技革命倒逼国家战略适时调整 第 卷非选择题 本卷共 12 小题 包含选考题 共 160 分 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 36 42 题为必考 题 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3 47 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选择作答 必考部分 135分 41 2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美国工业革命开始时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没有采取圈地运动来发展资本主义农业 而是 采取了向西部开拓疆土 实行移民垦殖的 美国道路气1862 年林肯政府的 宅地法 大约 使六十万户农户无偿得到了八千万英亩的土地 农庄总数由1860 年的二百万个増加到

8、1900 年的五百七十三万七千个 为了改变落后面目 美国通过政府资助 农业教育和农业展览等 方式 掀起改草农具的热潮 南北战争后 义开展科学种田 改良土壤 引进良种 使用化 肥 防治病虫害 并发明了蒸汽动力拖拉机在内的各种农业机械 开初 一个劳动力生产的 农产品仅够糊口 1860 年提高到能满足4 5 人的需要 到1900 年就能满足7 67 人的需要 人均粮食产量约二千斤左右 据戴志先 十九世纪的美国工业革命 材料二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显著地激发了农户的生产积极性 但由于农户与市场间缺乏有效的联 結机制 经常出现农产品 买难卖难 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影响了农业的稳定发展 随着 市场化改革的不断

9、推进 一些商品经济较为发达地区的贸易企业 加工企业率先与产业链上 游的农户联合起来 将农业生产 工业加工 市场销售整合在同一个经济联合体中 1993 年 山东潍坊市正式提出 农业产业化 这一概念 2000 年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 出 要把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2011 年 全国各类农业 产业化经营组织数量超过28 万 带动种植业生产基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比重约60 带动农户数量占全部农户数量的40 以上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地域已从沿海扩展到了中西部 地区 由养殖业扩展到了种植业 林果业 水产业等 据戚振宇 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模式优化研究一基于比较制度分析视角 1 据

10、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简析 19 世纪美国农业取得大发展的原因 2 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成因 3 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 指出 农业现代化 的历史经验 42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徐光启 1562 1633 著有 泰西水法 农政全书 等书 他重视荒政 在 农政全书 中用全书三分之一的篇幅论述了备荒救灾的问题 如在 除蝗疏 中说 凶饥之因有三 曰水 曰旱 曰蝗 水旱二灾 此殆由天之所设 惟蝗不然 先事修备 既事修救 人 力苟尽 固可殄灭之无遗育 必藉国家之功令 必须百郡邑之协心 必赖千万人之同力 一身一家 无戮力自免之理 徐光启还全文抄录明周定王朱辅

11、的 救荒本草 和王磐的 野 菜谱 以解决普通百姓饥荒时期的食物问题 整编自李志坚 试论徐光启的荒政思想 等根据材料提炼一个论题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 论证 要求 表述清晰 观点正确 史论结合 选考部分 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 道地理题 3 道历史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 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 所选题目的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5 历史 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 材料 西魏立国于关陇一隅之地 地理环境 人力 物力和文化等方面的条件 都不能与东魏和 南朝萧梁抗衡 苏绰是西魏改革的谋主 他制定的 六条诏书 成为西魏北周的治国纲领和 施政方针 令诸州郡县长

12、官 每至岁首 必戒敕部民能操持农器者 皆令就田 垦发以时 对那些游手怠惰 不勤农事者 则加以惩罚 认为古今帝王 置臣得贤则治 失贤则乱 提出 今之选举者 当不限资荫 唯在得人罢黜冗官及扰乱细民之污吏 实行官吏考察制度 对各级官吏 任而试之 考而察之 起于居家 至于乡党 访其所以 观其所由 要求地 方官在征收赋役时 应 斟酌贫富 差次先后 差发徭役应防止 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戍 富者或轻使而近防 的弊端 在 六条诏书 的指导下 西魏北周政治呈现出一派新的气象 因而转弱为强 最终灭掉北齐 据孔毅 西魏北周改革述评 1 据材料概括 六条诏书 对地方官员的要求 2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简析西魏改革的影响 4

13、6 历史 选修3 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九一八事变时期 英国政府在分析日本动向时认为 日本军方不可能控制政府 日本最终 会清除好战的将军们 转向自由派官员 从而放弃侵略中国的政策 当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 继而染指华北时 张伯伦竟安抚日本 我们不想作任何有损于你们对华贸易的事 英国总 参谋长米勒指出 日本对满洲 控制的扩大比不可避免的另一种结果 苏维埃影响的扩大 对英帝国的危害要小 英国艾什尔爵士在上院公开表示 英国必须使日本的扩张不是向南 而是向北 美国军事参谋部一直认为日苏之间的冲突大于日美之间的冲突 寄希望日本 北 进 这种 错觉 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延续到珍珠港事件前夕 七七事变期间

14、苏联曾呼吁 西方国家一道制裁日本 亦遭到英美的冷遇 日本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一步一步实施侵略步 骤 直到 1938 年日本攻占海南岛时 英美都未能从战略的高度来认识中国抗战的地位问题 据赵东喜 试论英美决策失误与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关系 1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 概括远东集体安全体系难以建立的原因 2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 指出 二战 初期英美的对日政策及其影响 47 历史 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5 分 材料一 王安石自任己见 非毁前人 尽变祖宗法度 上误神宗皇帝 天下之乱实兆于安石 神宗实录 材料二 其学术集九流之粹 其文章起八代之衰 其所施之事功 适应于时 代之要求而救其弊 其良法美意

15、往往传诸之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 王安石评传 1 材料一选自宋廷南渡以后官方重修的 神宗实录 两则材料均为对王安石的评价 请 说出你的观点并加以说明 2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 简析对王安石评价出现差异的原因 解析版 24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经常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中郑 陈 宋 楚等诸侯国为了在争霸战争中处于有利的战略地位 经常参与会盟 故A项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郑 陈 宋诸国实力相对较强的信息 故B项错误 材料不涉及周王室的活动 故C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各个诸侯国参与会盟 不能说明中原诸侯合纵连横不利于楚国 故D项错误 故选 A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

16、社会状况 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 结合春秋时期诸侯 争霸的目的分析 本题考查对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及其目的的把握 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 分析理解 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5 答案 B 解析 通过材料可以看出 从春秋时期到 史记 记载到 前汉书 记载的等级关系变化 可以看 出儒家学者的地位得到提升 这反映了儒学地位的上升 故B正确 重农抑商政策不能体现出儒家学者地位上升 排除A C不符合材料主旨 排除 D说法不符合材料信息 排除D 故选 B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主要考查儒家思想对社会的影响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阶级关系变化的原因 主要考查学 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和材料信息解读能力 26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 反映了苏轼刚任杭州知府不久 杭州就发生 湿疫 疫情 他组织富豪捐款 修建医院抗击疫情 说明政府主导抗击湿疫疫情 故C项正确 材料只是体现1089 年这一年的疫情和自然灾害 不能说明宋朝各种疫情灾害频发 故A项 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宋皇室对疫情态度 故B项错误 D项中的开始在材料缺乏依据 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宋代的政治制度相关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