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单元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教师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43755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8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战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单元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备战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单元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备战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单元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20届高三地理一轮单元复习第十六单元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B)教师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地理卷(B)第十六单元 区域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图示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西气东输主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A地形类型 B城市分布 C河流状况 D土地利用2关于西气东输工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彻底改变西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格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沿线地区成为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改善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A B C D3该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限制其经济发展B诱发沿线地区地震.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费结构D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答案

3、】1 B 2 B 3 C 【解析】1西气东输目的是改善我国能源结构,主要管线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城市分布,B对。地形类型、河流状况是自然因素,A、C错。天然气管道主要埋在地下,土地利用类型不是主要影响因素,D错。2西气东输工程影响是,有利于改善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错。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沿线地区成为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对。管道埋在地下,对改善南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不大,错。对中、西部的生态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对。B对,A、C、D错。3该工程建设产生的主要影响是加快新疆天然气资源的开采,促进其经济发展,A错。管道建设与沿线地区地震灾害无关,B错。缓解珠三角地区能源短缺,优化能源消

4、费结构,C对。采用管道运输方式,对促进中国和中亚地区各国之间的社会文化交流影响不大,D错。皖电东送工程西起安徽淮南,经皖南、浙北、江苏到达上海,全长656千米,是我国首条1 000千伏同塔双回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读皖电东送线路示意图,回答下面两题。4皖电东送的主要目的是()A改善淮南资源浪费状况 B加快当地重工业发展C加强区际联系 D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5该工程有利于淮南()A减轻环境污染 B促进经济发展C科技水平的提高 D彻底解决交通运输压力【答案】4D5B【解析】4安徽省煤炭资源丰富,而上海市对能源需求量大,安徽省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施皖电东送工程。资源浪费与设备技术等多因素

5、有关,不因为此输送工程而改变。该地并不以重工业为发展方向,工程的主要目的并非为了加强区际联系,选D。5由上题分析可知,皖电东送有利于淮南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工程会加剧才煤量,可能会加剧环境污染。工程不会直接带动科技提高,可以缓解但不能彻底解决交通压力,据此选B。 依据国家发展新棋局,我国将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6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是水陆交通便利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土地和用工成本低技术力量雄厚ABCD7为推动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两区域在生态安全方面可以开展的合作是A航道建设B西电东送C劳务输出D水土保持8在长江三角洲产

6、业分工协作方面,上海应重点发展A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B机械制造、服装制造、石油化工C原料重化工业、现代农业、旅游业D高端装备制造、临空经济、现代物流业【答案】6C7D8A【解析】6与长三角地区相比,川渝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交通、资金、技术方面远不及长三角地区,但川渝地区矿产、水力等资源丰富;土地和用工成本低,成为区域发展的地理优势。据此分析选C。7航道建设、西电东送、劳务输出均为经济合作,只有水土保持属于生态环境方面的做法,据此分析选D。8作为中国最为发达的区域,上海拥有先进技术、资金,并占据优越区位,应向高精尖方向发展,重点发展国际金融、文化创意、对外贸易。上海缺乏矿产类能源资源如

7、煤炭、石油等,不适合大力发展石油化工、重化工业、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据此分析选A。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9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A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B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C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D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1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答案】9C10A【解析】9因“煤改气”

8、导致“气荒”,则最有效的措施是暂缓实施煤改气。注意高耗气产业有些是影响很大的产业,不能随意关停。A、B两项所述内容实行起来所需时间较长,不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选C。1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不利于管道铺设;该地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A正确。 西藏作为我国重要的水电基地,开发潜力大。2018年11月,藏中电力联网工程投入运行。该工程穿越了地形复杂、地势险峻、地质条件极不稳定的横断山区核心区,打破了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的纪录,创造了电网工程在海拔、海拔跨度、自

9、然条件复杂等方面的世界之最。它的建成有效地解决了藏中地区缺电问题,为川藏铁路提供了保障,为西藏清洁能源开发与外运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为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地形地势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是( )A高寒缺氧,自然条件恶劣B生态脆弱,环保要求高C高原冻土,施工难度较大D海拔跨度大,地质复杂12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建设有利于( )A促进西藏旅游业的快速发展B西藏地区城市化水平快速提升C加强西藏与其他地区的联系D促进西藏地区就业和改善民生【答案】11D12D【解析】1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与青藏电力联网工程相比,藏中电力联网工程需

10、穿越横断山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障碍应是海拔跨度较大,地质结构复杂。青藏和藏中电力联网工程都穿越青藏高原腹地,都高寒缺氧、生态脆弱和有高原冻土分布。故选D。12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的运营和维护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资源,能够促进当地就业,改善民生。故选D。 天然橡胶是轮胎生产的主要原料,从2006年开始,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天然橡胶消费国,也是世界重要的轮胎出口国。近几年,中国著名的轮胎企业掀起一波海外建厂的高潮,纷纷走出国门,在海外建设生产基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3我国轮胎企业发展迅速,主要得益于A丰富的原材料B国际轮胎市场逐渐开拓C生产工艺的改进D汽车工业发展与汽车保有量增加14我

11、国轮胎企业走出国门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品质量B加快技术研发速度C提升品牌价值D保持产品价格优势15与中国相比,泰国吸引中国轮胎企业建设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是A天然橡胶产量大B劳动力丰富C汽车轮胎需求量大D社会稳定【答案】13D14D15A【解析】13由材料可知,我国轮胎行业“从2006年开始,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轮胎生产的原料为天然橡胶,我国天然橡胶产量不大,所以A错。我国是世界重要的轮胎出口国,占领国际市场,B错。我国轮胎生产工艺不及发达国家先进,C错。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汽车数量及保有量大增,轮胎需求量促进了轮胎生产,D对。故选D。14轮胎在国内还是国外生产,对于提升产品质量

12、无关,A错。技术研发需要大量科技投入,走出国门不能提高研发速度,B错。品牌的提升靠的是产品质量,不会因为走出国门而提升,C错。走出国门,降低了关税及贸易壁垒,生产成本降低,有利于保持价格优势,D对。故选D。15泰国位于东南亚,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盛产天然橡胶,吸引大量轮胎企业入驻,A对。而从劳动力来看,泰国人口较中国少,B错。泰国汽车保有量及生产均较低,轮胎需求量小,C错。泰国政局不稳定,D错。故选A。 “再工业化”是西方学者基于工业在各产业中的地位不断降低、工业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下降、大量工业性投资转移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即重回实体经济,使工业投资在国

13、内集中,避免出现产业结构空洞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6当前“再工业化”最显著的区域是A我国长三角地区B印度加尔各答地区C美国东北部地区D意大利东北部地区17“再工业化”对本国的影响主要有A工业生产成本降低B优化能源结构C大气环境得到改善D减少失业人口18“再工业化”促使发展中国家A发展金融、贸易为主的第三产业B加速创新及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C充分发挥本国的劳动力数量优势D向外转移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业【答案】16C17D18B【解析】16“再工业化”是大量工业性投资转移海外而国内投资相对不足的状况提出的一种“回归”战略,往往出现在发达国家,C正确。意大利东北部为新兴产业工业区,工业投资较小,“再工

14、业化”不显著。17根据材料对“再工业化”的描述可知,“再工业化”能够刺激经济增长、复兴旧工业部门、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再工业化”会提高第二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例,增加就业。D正确。18“再工业化”将导致产业竞争加剧,发展中国家为与发达国家竞争,为提高利润,应进行产业的技术投入和结构转型升级,B正确。 随着我国进口“洋垃圾”禁令的全面实施,浙江某纸业公司拟在马来西亚的雪兰莪州投资建设80万吨废纸浆板及60万吨包装原纸生产基地的项目,总投资为20.5089亿元人民币。该项目一期主要以进口美国废纸为原料,生产制成的浆板,将全部出口至中国,用于满足公司自身生产所需,同时可进行部分销售。上图为雪兰莪州位置交通示意图,结合图文信息回答下面小题。19推测该纸业公司选址在雪兰莪州的主要原因是A劳动力素质高B原料丰富C市场需求量大D交通便利20通过进行海外投资可能为该公司带来的有利影响是A响应了国家“一带一路”的号召B降低生产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