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

上传人:go****e 文档编号:13443695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冷战”的缘起教案-岳麓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冷战”的缘起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冷战”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冷战”决非是美国统治者的心血来潮,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根源的。通过考察“冷战”背景之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展示材料,呈现情景,逐步使学生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路径、方法和手段。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冷战”局面形成原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实力是决定其国际地位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从而使学生明了为了国家的富强自己应担当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教学重点】雅尔塔体制。【教学难点】如何理解苏美不同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对“冷战”局

2、面形成的影响。【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和互动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由德意日法西斯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带来了空前的浩劫,这是我们都已耳熟能详的了。全世界有84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先后被卷入,军队和民众伤亡总数超过1亿人,财产损失达4万亿美元。其中,日本长达14年之久的侵华战争,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民族灾难,中国军民伤亡3500万人,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以上。1951年9月27日,德国阿登纳总理声明,纳粹以德国人民名义犯下的滔天罪行,德国有义务进行物质赔偿,他还首先对法国郑重道歉,赢得了法国人民的宽容。1970年勃兰特总理出访波兰,在犹太人纪念碑前下跪

3、谢罪。1985年5月8日,魏茨泽克总统在法西斯德国投降40周年纪念活动讲话中,毫不含糊地谴责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要求德国人永远牢记历史教训。他提出经5月8日“战败日”定为“解放日”,并达成了共识。1993年,值希特勒篡夺政权60周年之际,德国人民在勃兰登堡门前用烛光组成“决不允许法西斯卷土重来”的字样,表达了他们警惕法西斯的决心。赫尔佐克总统1994年在波兰举行的纪念反法西斯华沙起义仪式上再次诚恳地向波兰人民谢罪,在参观耶路撒冷大屠杀纪念馆时说“人们决不会忘记纳粹德国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惨剧,德国决不允许右翼恢复第三帝国”。日本则与此相反,1963年5月14日,内阁会议正式决定,将每年

4、的8月15日定为“终战纪念日”,在这一天全国各地都要举行追悼战争阵亡者的仪式。1985年,中曾根康弘在自民党会议上公开提出要为日本的侵略战争翻案,第一个公然以首相身份参拜供奉着东条英机等战犯的靖国神社。1996年,日本自民党还要求去日本访问的外国国家元首和政界要人参拜靖国神社。日本右翼势力还利用文艺、报刊等制造军国主义舆论。1998年5月,公映美化日本头号甲级战犯东条英机的影片自尊命运的瞬间,否认南京大屠杀,宣扬日本无罪论。同是发动侵略战争的国家,战后德国和日本的认罪态度如此大相径庭,原因何在?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了解战后国际关系的变化。今天我们先学第一个问题“冷战”的缘起。(提出问题)1

5、、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图中前排的3个人各是谁?(2)上述照片是3人在什么会议上的合影?(3)上述3人在会议上主要讨论了哪些问题?(4)通过激烈的交锋,3人在会议上达成了什么协议?(5)3人达成的协议形成了一种什么样的国际格局?(6)对上述国际格局应如何评价?2、阅读下列材料:3、在50年代,美国建造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被称为“超级航空母舰”,但在服役过程中仍发现了一些不足,于是在1956年建造第5艘时,美国海军对其进行了大幅度改进并连续建造了3艘,称之为“小鹰”级,它是美国建造的最后一级常规动力航空母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级常规动力航母。“小鹰”级全长323.6米,宽39.6米,

6、吃水11.4米,标准排水量61174吨,满载排水量分别为81780吨、82583吨、83573吨,舰上载航空燃油5882吨。主机为西屋公司的4台蒸汽锅炉,总功率280000马力,最大航速30节,续航力为12000海里/20节。其飞行甲板长318.8米,宽76.8米,从底层到舰桥大约有18层楼高。飞行甲板以下分为10层,14层为燃料舱、淡水舱、弹药舱和轮机舱;5、6层为水兵住舱、食品库、餐厅和行政办公室;7、8层为舰载机维修间、维修人员和雷达员的住舱;9、10层为机库、战斗值班室和飞行员餐厅。甲板以上的岛式上层建筑分为8层,自下向上依次为:消防、医务、导弹人员住舱;工具、通信及电气材料库;军官室

7、;舰长及司令部人员、新闻人员工作室和休息室等。请回答:(1)上述材料显示了美国在什么时候强大的军事力量?(2)除了航空母舰的建造,还有哪些史实能说明美国军事力量的强大?(3)美国的军事力量为什么会这么强大?(4)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美国在国际上处于什么地位?3观察下列图片:图片一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地点图片二 检测辐射强度图片三 仍有辐射的土球请回答:(1)上述图片反映的苏联爆炸原子弹时间是在哪一年?(2)除了军事力量强大外,当时苏联的经济状况如何?(3)拥有了强大军事力量的苏联在战后国际舞台上有着怎样的影响力?4二战后,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那么(1)美国是什么社会制度?(2)苏联

8、是什么社会制度?(3)之所以说美苏社会制度不同,主要是因为二者在什么方面有着巨大的分歧?(4)美苏有着不同的社会制度,为什么在二战中还能进行密切合作,二战后的合作关系反而破裂了呢?(5)面对以强大的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采取了什么政策?为什么会采取这一政策?(学生活动)分别由同学上黑板解答上述问题,其余同学背诵上述问题。1(1)丘吉尔、罗斯福、斯大林。(2)雅尔塔会议。(3)处置德国法西斯、战后世界安排。(4)处置战败国,防止法西斯主义东山再起;重新确定战后欧亚的政治地图,重新划定法西斯战败国及其被占领地区的疆界;对德、意、日的殖民地及委任统治地实行托管,原则上承认被压迫民族的独立权利;

9、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持世界战后和平的机构。(5)雅尔塔特制。(6)有利于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体现出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共处与合作以共同维护战后和平的精神,反映了世界人民对和平与安全的渴望。建立在战时军事实力基础上,具有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色彩。结束了欧洲国家作为世界中心的国际格局,为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1)二战后。(2)军队庞大,装备先进,拥有核武器,在世界许多地区驻军,军事力量在世界上处于绝对优势地位。(3)经济发达:二战前就是世界第一强国,二战期间作为“民主国家兵工厂”,生产开足马力,经济实力急剧膨胀。(4)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在反法西

10、斯战争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战后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3(1)1949年。(2)将工作重心从战争转向和平建设,国民经济迅速恢复。(3)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卓越贡献,国际威望大大提高。战后成为联合国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举足轻重。4(1)资本主义制度。(2)社会主义制度。(3)意识形态。(4)俄国十月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扼杀社会主义政权。二战期间:面临法西斯主义的威胁,双方联合起来。二战后: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苏联和美国失去了合作的基础,意识形态和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重新主宰了双方关系,全球战略矛盾对立。(5)冷战。原因:战后

11、初期采取防御型外交政策,为自己的发展创造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在自己的周边建立起“安全带”,同时也利用战争胜利的机会竭力扩大影响,支持东欧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以苏联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阵营。美国实力空前膨胀,欲向全球扩张,制定了称霸世界战略,苏联和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最大障碍。为了称霸世界,但又不至于再一次陷入战争的泥潭,遂挑起了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总结归纳)总之,由于苏、美两国在二战后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大国,尽管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不同使得双方恨不得一口吃掉对方,但谁又都力不从心,彼此处于僵持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又不甘于无所事事毫无作为,遂挑起了“冷战”,采取处战

12、争以外的一切手段遏制社会主义的发展。这,就是“冷”的缘起。 【板书设计】 战后世界安排“冷战”的缘起背景 三国首脑会议雅尔塔特制确立 雅尔塔体制确立内容: 除旧布新 评价:进步、局限、影响美国 苏联经济美苏势均力敌军事 威望背景世界战略对立 表现影响【布置作业】课下思考以下几道题目,任选其一完成。1、假设你是英国首相丘吉尔,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二战后初期对苏联的态度。2、假设你是美国总统杜鲁门,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二战后初期的所作所为。3、假设你是斯大林,请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揣摩一下他的心态,描述一下他在二战后初期的所作所为。【教学反思】本

13、节课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多,主要是“冷战”的缘起,可以从容应对,通过相关的材料去说明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理念也得到了较好的贯彻和落实。整个设计简洁实用,能够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必要继续完善,争取更上层楼。a.学生通过探究南昌起义的原因、了解南昌起义的概况,正确理解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b.学生通过第二节目土地革命(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内容的学习,正确理解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比较分析、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

14、点观察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c.学生通过了解红军长征的概况,正确理解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作用,增强探究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a.学生通过分组课前搜集资料,课堂展示搜集成果,锻炼查阅、运用和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b.学生通过课堂问题的探究,学会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知识的方法。c.学生通过课堂历史情景的熏陶与引导,感悟历史,提高人文素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学生通过中共总结国民革命失败的教训发动南昌起义、总结城市中心论的失败教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学习,培养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勇于开拓创新的精神。b.学生通过红军长征概况的学习,感悟

15、长征精神,培养革命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和创新胆略,加强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的意识,从而突出体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这一素质教育新理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南昌起义;红军的长征。2教学难点:“工农武装割据”思想;遵义会议三、教学过程:导入:背景音乐四渡赤水出奇兵【师】同学们,刚刚大家欣赏了一曲红歌四渡赤水出奇兵。这歌曲描绘的是中国红军长征的情况地球上的红飘带。今天,老师也将带领大家走一段红色之旅。今天我们的红色之旅从江西南昌说起。这段历史讲述的是1927-1937年间的历史。国共双方的十年对峙,是两个政党的对峙,是两支军队的对峙,是两块地区的对峙,是两个政府的对峙,更是两个阶级的对峙,【师】让我们走进江西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互动1:同学甲展讲预习案(1)南昌起义。【师】探究一:贺龙回忆“八一”南昌起义“八一”南昌起义,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武装起来给以蒋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