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403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皖北名校联盟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扫描版)“皖北名校”联盟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二历史参考答案1.C【解析】材料强调统治者的政策不应墨守成规,要因时而变,否则如守株待兔一样,这体现了法家的改革思想,故选项。2.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判断“超逸”、“冷峻”、“敦厚”、“谨严”分别是道家、法家、儒家和墨家的特征。据“恭、敬、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判断A项是儒家思想;B项意思是敢做敢为,言行一致,有始有终,为知己以死相报,体现了墨家的谨严;C项体现了道家思想;D项强调威势治国而否定德治,这是法家思想。3.A【解析】从材料信息看,“大夫”认

2、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富民强并灭六国统一天下,“文学”则认为商鞅变法确立的重刑峭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故二者的评价截然相反,A项正确。4.D【解析】秦始皇治国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强调严刑峻法,汉武帝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但儒法兼用,外儒内法。结合秦朝和西汉的发展历程,项符合题意。5.A【解析】北魏迁都前北方已统一,B项错误;材料主要涉及北魏迁都的原因而非影响,C项不符题意;迁都激化了其内部矛盾,项说法错误。孝文帝迁都有利于北魏接受中原文明,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故答案A项正确。6.A【解析】青苗法指政府在春夏青黄不接时以低息向农户出贷资金或粮谷,以助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限制豪强盘剥,减轻百姓负

3、担。市易法是指政府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以限制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故结合材料可判断A项正确。7.B【解析】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A项错误,排除;理学是以讨论天道心性问题为中心的哲学思潮,C项错误;理学是唯心主义哲学,D项错误;材料说明理学是针对现实需要经过改造并服务统治的官方思想体系,故选项。8.D【解析】近代维新派发起的变法运动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启蒙思想,项错误;项绝对,排除;材料不能说明项;黄宗羲的政治主张主要是抨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这对梁启超要求实行君主立宪有很大影响,项正确。9.D【解析】材

4、料体现了中国古代科技的实用性和经验性的特点,即大多是服务于农业和手工业,间接为强化大一统的君权服务,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缺少科学的概念、定律和逻辑推理,也未能提出较为系统完整的理论。封闭性指中国古代科技的技术化倾向严重,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生产力,故、三项排除。10.A【解析】梵高的作品属印象派,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强调主观感受的表达;郑板桥的墨竹图是文人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故选A项。11.C【解析】林则徐虽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A项不符材料意思,排除;据材料,林则徐认为“中国所行于外国者”皆“利人之物”,而外来之

5、物“皆不过玩好,可有可无”,这反映了林则徐仍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心态,B项错误,C项正确;D项与材料意思不吻合,排除。 12.B【解析】据陈旭麓表达观点的语气和材料中“毕竟”、“成为中西方文化交冲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等信息可判断陈旭麓在此对近代中国“中体西用”式地学习西方的态度是基本肯定,项正确。13.D【解析】据材料,第一种界定中的“革命”主要侧重政治革命,如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等。因作者对辛亥革命的第二种界定是“20世纪中国社会革命中的19001913年阶段”,故此阶段的“社会革命”主要指包括社会习俗和思想变革在内的社会变革,如民主共和的观念逐渐传

6、播并深入人心,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 14.D【解析】据所学和表格中“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的信息可判断项正确。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从表格所列各个方面论述了中国革命,标志着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15.A【解析】材料并不是强调股份制改革是否是国企改革的核心,排除项;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而企业开始所有制改革在此之前,排除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开始发生变化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排除项,项正确。16.B【解析】A项和C项都是关于基础教育发展的原因;B项“三个面向”方针的提出为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符合题意;D项是在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不符题意

7、。17.C【解析】材料说明雅典官员需严格依法从政,这体现了雅典民主政治法律至上的特点,其他选项不符合材料意思。18.D【解析】据材料可知,黑格尔只是充分肯定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点,而、三项的说法与黑格尔的意思不吻合,项符合题意。19.【解析】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当时人文主义思想家们信仰宗教,排除项;、两项不符材料意思;材料主要反映了薄伽丘要求平等,反对等级制度,重视人的品德的思想,项正确。20.D【解析】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家们把斗争的矛头指向了封建制度和宗教神学,不满足于对人性的尊重,要求获得人本身的解放,否定一切外在权威,认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是人的“理性”,故项正确,

8、其余各项不符题意。21.D【解析】据材料,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的荒谬”等信息说明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对启蒙运动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故项正确。22.B【解析】材料反映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主要思想,即“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故项正确。23.B【解析】据材料“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和“而且不久,人类还能开发蕴藏在地球中的其他矿物燃料,即石油和燃气”可判断这种新能源是煤,故答案为项。24.A【解析】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使政局动荡,加上政治的黑暗和社会的不平等,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

9、失望,这种社会情绪反映在文艺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25.D【解析】爱因斯坦因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而获奖;等待戈多是现代主义荒诞派的典型;普朗克因提出量子假说而获奖;泰戈尔因诗集吉檀枷利的世界性影响而在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6.(20分)(1)政治上: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经济上:实行盐铁专营和重农抑商,限制土地兼并;思想上:罢除百家,独尊儒术,起用儒士参政,提高儒学地位。(共6分) (2)主张:解决民族危机必须用民主政治代替专制;建立民主政治必须废除封建儒家正统思想及儒家伦理道德。(4分)评价:抨击了当时的“尊孔复古”逆流;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儒家思想和旧的伦理道德;推动了新

10、文化运动开展;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6分,任答三点即可) (3)儒家思想受重视或受打击与当时的统治需要有关;要辩证地看待儒家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4分,其它言之成理也可相应赋分)27.(18分)(1)趋势:科技发明应用于生产的时间越来越短,科技促进生产的作用越来越大。(2分)原因:经济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教育的发展和民众素质的提高。(6分)(2)重视教育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强化人力资源培养;修改移民法,加大对外国科技人员的引进力度。(6分)(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全面落实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思想的重大决策;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应坚持以教育为本,把

11、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4分)28.(12分)【评分标准】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不提供参考答案。具体评分标准如下:1.自行拟定论题(2分):紧扣材料意思,立意明确。2.阐述:应涉及“中体西用”等概念、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早期维新派的思想主张、康梁等的维新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能简要说明近代中国先进的中国人在向西方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的特点和逐步深化的总体趋势即可。(8分)3.逻辑层次清楚、运用专业术语、结构完整、字迹清楚。(2分)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