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86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绵阳市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绵阳市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扫描版)高中2015级第三学期末教学质量测试历史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第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5 CABDB 610 DDBAD 1115 CBDCA1620 DBBCA 2124 BBCD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材料解析题(25题30分,26题20分,共52分)25(共30分)(1)不同:先秦儒学以仁政、民本、德治教化为主要内容;学术上是显学,但不受统治者重视;(4分)汉儒吸收法、道、阴阳五行思想,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逐渐成为正统思想。(4分)发

2、展:宋代理学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更加重视论语孟子,更重视思辨,强调个人修养与完善,成为官方正统儒学。(4分)(2)特点:强调“义理”修身养性;重视经世致用。(4分) 原因:清王朝的统治危机;中国儒家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感;理学在实务方面的严重不足。明末清初以来学术界“经世致用”的传统。(6分) (3)根据时代不同,不断调整完善自身内容;具有很强开放性,善于吸收其他思想和文明成果;对自身核心价值观(如仁、德等)一以贯之的坚持;历代大儒坚持不懈的主观努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经世致用”的传统(8分)26(共22分) (1)特点:中西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西方传教士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少数中国士大夫参与;西学东渐,传来自然科学和手工业技术,中国儒家思想传入西方(6分)影响:对中国:只在士大夫阶层中产生有限的影响,未能推动社会的转型。(2分)对欧洲:推动了启蒙运动,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2分)(2)变化:伴随列强侵略,西学东渐的内容超出自然科学范畴,逐渐深入和广泛;体现爱国救亡的时代特征;越来越多的中国士大夫积极参与推动西学传播;有力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与近代化。(8分) 启示:善于吸纳和借鉴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反对全盘西化或民族文化虚无主义等。(4分)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