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780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濉溪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12月)试题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1978年,湖北随县一座战国时期大型贵族墓葬,出土了大量文物,特别是有象征天子权威的全套青铜编钟和九鼎八簋( gui)经考证,墓主是曾国国君乙,故称“曾侯乙墓”战国时期的其他诸侯墓葬中,也发现过编钟或九鼎这些考古发现突出说明当时() A.经济大发展使贵族陪葬品更加丰富B.物质的富足刺激了精神生活的需求 C.青铜是当时财富和权势的主要象征D.森严的等级秩序遭到破坏2.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一书

2、中认为“自秦汉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永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 A.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B.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C.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3.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 A.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B.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 C.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得以加强4. 唐朝中期,唐政府每年春天都要举行一次恩科(即春季高考)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

3、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 (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5.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材料中的阁臣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 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6. 我国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曾出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制度。这些变革反映的趋势是不断强化( ) A.专制皇权B.中央集权C.监察权力D.对农民的控制7

4、.伯里克利曾承诺:“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即在政治上湮没无闻。”下列规定最能证实这一承诺的是 ( ) A.各级官职均向公民开放而且以抽签方式产生 B.运用“陶片放逐法”给予部落贵族势力以打击 C.为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 D.每个雅典人都有权在“公民大会”上参与表决8.雅典人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们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从中可以看出雅典公民 ( ) A.具有强烈的公民意识B.绝对服从城邦的需要 C.有着强烈的政治需求D.在城邦中失去了自我9.六世纪的法学阶梯认为,

5、如果路边修剪树枝的人无意将树枝落下砸死了你的过路的奴隶,必须要赔偿;但如果发生在远离道路的地方,或者剪树枝的人事先有高声喊叫,则他没有过失。这说明罗马法 ( ) A.从属人原则发展为属地原则B.缺乏对人身安全的有效保护 C.对侵害行为的归责标准较严D.维护奴隶主阶级贵族的利益10.“罗马法中体现和包含了可以适用于全部人类社会的、具有普遍性和世界性的人文思想、行为规范和交往规则,这就是罗马法能够长久不衰的生命活力之所在。”此语评论罗马法的视角是( ) A.道德标准B.文明传承C.社会变迁D.阶级分析11. 英国安妮女王(17021714年在位)缺少主见,往往是一件事已经说好了,一旦出现另一种意见

6、,她立即就会改变初衷,接受新的建议,这使大臣们难以与她打交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大臣们逐步形成一个习惯,即遇事先在他们自己内部磋商后再报告女王,让她无可选择。这一习惯开创的先例是 ( ) A.国王处于“统而不治”地位 B.国王任命首相控制内阁 C.内阁保持一致集体负责 D.内阁所有的成员对国王负责12. “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23多数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上述条文所体现的原则是( )A.中央集权原则 民主原则B.分权制衡原则 民主原则 C.自由平等原则 权力制衡原则D.中央集权原则 分权原则13. 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

7、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干涉14.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 B.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 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 D.鸦片战

8、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15. 有学者说:“它(领事裁判权)直接触发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制的改革导致了近代中国诉讼法律观念和思想的深刻变化也促使西方的各种部门法传入中国。”此观点主要说明“领事裁判权” ( )A.严重破坏了近代中国的司法主权B.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法制现代化 C.使近代中国直接进入了法制社会D.促成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6. 马克思在鸦片贸易史中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幅员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于世界联系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竭力以天朝大国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在这场决斗中,陈腐

9、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原则,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马克思的评论( )A.对陈腐的天朝帝国表达了深切的同情B.强烈谴责了现代社会的代表英国政府 C.指出清朝因被排斥而孤立无依的事实D.深刻揭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本质原因17.在耶稣之下,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一夜之间都成了上帝的众子,并按照各自的行序分别对应天象:洪秀全为日,杨秀清为风,萧朝贵为雨,冯云山为云,韦昌辉为雷,石达开为电。(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这实质上反映了太平天国( ) A.宣扬人人平等思想B.增强核心领导层凝聚力 C.借助神权重建等级秩序D.将基督教教义与儒家大同思想结合18.资政新篇提出:“治国必先立政,

10、而为政必有资取”。它所“资取”的主旨是“因时制宜,审势而行”地学习西方,即根据本国国情,不失时机地学习西方先进的事物与制度。但资政新篇并没有在军民中引起积极的反响,这主要是因为( ) A.资政新篇的主张不符合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 B.其作者对西方资本主义了解肤浅 C.其主张未能体现农民起义的现实愿望和要求 D.当时中国缺乏进行重大改革的环境和物质条件19.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粱启超曾对甲午中日战争评论道:“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这表明甲午中日战争()A.启迪了民众挣脱闭关锁国的牢笼B.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C.促进了挽救民族危亡

11、运动的高涨D.导致了戊戌政变的发生20.不同历史时期党员构成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下图所示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展开B.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工农武装割据”的实行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2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人民规定: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等。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 ) A.维护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B.确立人民自由和平等的地位 C.以法律形式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D.改变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22.1912年4月,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告诫同盟会会员说:“太平天国即纯为民族革命的代表,但只是民族革命

12、,革命后仍不免为专制,此等革命,不能算成功。”这反映了孙中山 () A.对太平天国的惋惜B.对革命前途的憧憬 C.对民主政治的担忧D.对革命思想的反思23. 从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程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下表中第一阶段空白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 )第一阶段 1924-1927年 第二阶段 1927-1937年 星火燎原,北上抗日 第三阶段 1937-1945年 团结抗战,驱除倭寇 第四阶段 1946-1949年 转战陕北,进京赶考 A.五四风雷,声振华夏 B.建党大业,面貌焕新 C.打倒列强,消灭军阀 D.国共合作,革命成功24. 1940年代,抗建通俗画刊刊载了邵恒秋创作的漫

13、画日本的今昔(见如图),其昭示的主题是()A.抗战是一场持久战争 B.日本侵华蓄谋已久 C.中国能迅速赢得胜利 D.民族觉醒,抗战必胜25.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一致的是() 具体革命对象 革命结果 指导思想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A.B.C.D.第卷 (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8分,27题16分,28题16分,共50分)26.(1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雅典)让一个人负担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

14、真正才能在我们这里,每一个人所关心的,不仅是他们的事务,而且也关心国家的事务一个不关心政治的人,我们不说他是一个注意自己事务的人,而说他根本没有事务。我们雅典人把决议提交适当的讨论,因为我们认为言论和行动间是没有矛盾的,最坏的是没有适当地讨论其后果,就冒失开始行动。伯利克里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演说 材料二 “光荣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了专制统治的国家。它在这样做的时候采用了不流血的方法。此后,英国就是在议会制度的框架之内,进行和平与渐进的制度改革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从1689年起,英国正式确立了议会高于王权的政治原则,并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 “唯一摆脱困境(人们彼此妨害)的方式则是互相妥协。通过契约的方式建立国家,制定法律,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 古希腊思想家伊壁鸠鲁 整个现代民主政治都是妥协的产物。因此也可以说,一个民族不善于妥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优势。(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