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33309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五区县高三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天津市部分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历史试卷温馨提示: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不使用答题卡的区,学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试卷上。第I卷(选择题)得 分评卷人选择题(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周代实行严格的爵位制度,对此有人指出“让天子与诸侯等不同等级的贵族一样,都有相应的爵位,因此天子并非绝世之贵,故不敢肆于民上以自尊”。这表明该制度A促成不同等级和谐相处 B限制了周王的专制权力C造成周王室势力的没落 D为分封制的实施创造条件22016年在江西发掘的海昏侯墓已出土2万多件文物,“如此完整

2、的西汉列侯等级墓葬,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属首次发现,对研究西汉列侯政治、经济等情况价值巨大。”此评价是由于该墓A为研究西汉历史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B陪葬文物是历史上保存最完整的C出土文物是中国考古史上最全面的 D全面再现了西汉时期的社会面貌3著名史学家黄仁宇指出,“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可用于证明这一结论的史实是A“车同轨、书同文”得以实现 B出现“世胄蹑高位”的局面C三省长官同为宰相 D废宰相,顾问人员参与谋划4下图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从中可以反映出长江流域23%珠江流域2%总人口约900万长江流域36%长江流域58%珠江流域

3、3%珠江流域7%总人口约5300万总人口约9000万黄河流域75%黄河流域61%黄河流域35%总人口呈增长趋势 区域人口比例呈现“南增北减”趋势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北方战乱,南方安定A B C D5重视民心向背是先秦人本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下列思想家中,充分认识到民心向背重要性的是A老子 B孟子 C墨子 D韩非子6在宋明儒家的眼中,“天理”是 宇宙本源 儒家典籍 君王圣谕 伦理纲常A B C D7在克里斯提尼当政时期,执掌雅典宣战、缔结和约等最高权力的机构是A五百人议事会 B执政官 C十将军委员会 D公民大会8十二铜表法第三表第二条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至将其戴上足

4、枷、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这表明十二铜表法A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调整了个人财产的纠纷C保护罗马所有人的私有财产 D维护了罗马帝国的统治9根据下表中古希腊思想家和古代中国思想家的材料可知,这些思想家国 别人 物观点或名言古希腊普罗泰格拉人是万物的尺度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中 国孔 子仁者爱人;克己复礼孟 子养浩然之气;人性本善A都重视对人类自身的研究 B都强调个人的作用C都代表贵族阶层的利益 D都致力于社会稳定10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这说明A贫富分化影响思想解放程

5、度 B形式不同导致两者成果差异C地理环境决定思想解放程度 D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各具特色11罗伯特沃波尔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内阁首相,他的政策在下议院失去多数的支持而被迫辞职,从而开创了一个先例:凡内阁失去下议院多数的信任即告辞职。 这说明英国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下院拥有最高权力C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D国王成为虚位君主12美国1787年宪法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所规定的国家政治制度具有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A走上近代化的道路不同 B两国的历史传统不同C领导人的社会地位不同 D国际环境的影响不同13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的贸易特权。19世纪初,贸易垄断权

6、被逐渐取消,1858年,英国取消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的历史变迁根源于A国家政局的变化 B社会经济的发展C贸易方式的变迁 D殖民活动的始末14美国学者勒纳认为,十八世纪占支配地位的观念是,科学方法是研究社会活动和自然现象的惟一可行的方法。由于具有自然属性的世界正在被人认识,因此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这说明A科学发展推动思想解放运动 B近代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思想解放是科学发展的基础 D科技作用大于思想启蒙15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生产组织形式的经济模式开始出现于A17世纪中期 B18世纪末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

7、纪中期161888年,“(天)津唐(山)铁路”竣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货物运营铁路,也是中国第一条连接大城市的铁路。这条铁路线的建成A旨在促进天津唐山的城市化进程 B成为列强扩大侵略天津的新手段C直接促进了天津民族工业的产生 D保障天津机器制造局的煤炭供应171919 年五四运动后,孙中山曾说:“即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回、藏之人民相见于诚,合为一炉而冶之,以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这表明孙中山A否定了倾覆满清的作用 B首次提出五族共和观念C主张民族团结共同反帝 D大力弘扬民族友爱精神18右图出自抗战时期重庆出版的刊物抗建通俗画刊。对此图全面、准确的解读应是A“

8、过去”的中国任人蚕食无力抗争 B“现在”的中国同仇敌忾抗战必胜C中日两国国力对比发生了根本变化 D全民族的抗战定能赢得最后胜利191949年1月天津解放后,人民政府即采用向工厂提供原料并收购产品的特殊形式,通过国家银行对私营企业提供贷款。这一措施有利于A政府接收私营企业 B私营企业恢复生产C改造资本主义企业 D国营企业垄断生产20下表为1952年新中国对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后的相关数据。这次院系调整的主要原因是年份1949年1953年1965年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262%377%438%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331%149%68%(1962年数据)A国家急需工业建设人才 B改变高等教育的畸形发展局面

9、C照搬苏联高等教育模式 D巩固社会主义改造成果的需要21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提出:“国民经济的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价值规律基础上才能实现的。”这一理论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真正体现是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21928年,斯大林开始实行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其中在农业方面苏联政府成功地消灭了几乎所有的私人农场,实现集体化,但农业的产量却是非常令人失望。这说明A一五计划严重脱离了当时苏联国情 B牺牲农业发展工业化的道路弊端严重C农业集体化拖累了苏联的工业建设 D战争环境致使苏联忽视了农业生产23美国大垄断财团

10、称罗斯福是“赤色总统”、“共产主义代理人”,讽刺罗斯福抄袭了共产党宣言,甚至攻击他是“本阶级的背叛者”。 这是因为罗斯福新政A某些措施带有社会主义色彩 B破坏了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C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放弃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2420世纪70年代美国驻联合国首席代表乔治布什说:“这是一个丢脸的时刻,我感到极为失望。但任何人都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虽然这可能是令人不快的,刚刚投票的结果实际上确实代表着大多数联合国成员国的看法。”这一说法是针对A亚非会议的召开 B美国被迫从越南撤军C中日邦交正常化 D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25英国学者霍布斯鲍姆说道:“我们只要看看今日德国,虽然两度沦为战败国,

11、又没有独立的军事力量,今天在欧洲的地位,却远比1945年前军事强权的德国稳固多了。”下列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联邦德国是欧洲联合的主要推动者 B联邦德国成为北约的成员国C联邦德国取得了世界政治大国地位 D东西德国合并实现国家统一选择题答案题 号12345678910111213答 案题 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 案题号一二总分125262728得分第II卷(非选择题,50分)本卷包括3个小题。其中26题16分,27题15分,28题19分,共50分。得 分评卷人26(1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洪武三十年二月会试,以翰林学士刘三吾等为考试官,因所录51名全系

12、南方人,故又称南榜。会试落第的北方举人因此联名上疏,告考官刘三吾偏私南方人。明太祖朱元璋命于落第试卷中再择卷复阅,增录北方人。但经复阅后上呈的试卷文理不佳,并有犯禁忌之语。有人上告说刘三吾等人故意以陋卷进呈。朱元璋大怒并亲自策问,取录61名。因所录者全系北方人,故又称北榜。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此后遂成定制。摘编自明初南北榜案(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初科举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解释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二 实际上,现代英国的官吏制度,是仿照帝制中国的官吏制度而建立的。鸦片战争时,在侵略中国的英国人心里,中国当时的制度是极为优越的,曾考虑以后英国是否也要采用。各种议论的结果,同样在英国也确立了通过考试选拔任用行政官员的制度,今天已经广泛普及。摘编自展望21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对话录材料三 1853年,杜威廉和他的助理,原商务部次长诺斯科特向英国政府提交了一份调查报告常任公务员制度的构成,在这份报告中有两条重要的内容直接促成了英国文官制度的形成:第一,废除个人恩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