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

上传人:粗**** 文档编号:13443189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4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宣贯文档](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审核:批准: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HSE管理委员会2011年 01 月 01日综合应急预案1 编制目的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或控制灾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手段。为了有效预防和降低我部员工工作及生活中突发事故发生的规模和程度,减少事故中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实现本质安全型管理的需求,遵

2、照国家法律法规,按照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的要求,特制定本应急救援预案。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重大事故隐患管理规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条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传染病防治法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建筑安装安全操作规程AQ/T9002-2006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3 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的各部室、项目组,全体部门员工必须遵照执行。4 本部门危险性分析4.1 部门概况本部门总部位于合肥市天湖路29号,从业人

3、员55人,隶属于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部门下设三个部室:工程项目室、实验室、部办公室,经营范围涉及压力容器的设计、开发及工程总承包等。4.2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本部门各项工作所在区域,从施工现场、道路安全、营地生活、办公环境等四个方面进行危险辨识及危害评价,存在下列危险。危险因素1交通事故2物体打击3高 处 坠 落4坍塌5中暑6火灾7辐 射8爆 炸9食物中 毒10触 电10传染病危险类型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重要5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职责5.1组织机构全体员工事故处理组现场指挥组善后处理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联络通讯组物资供应组5.2 指挥机构与职责5.2.1 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

4、工程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5.2.1.1 组成组长:陈永东 副组长:黄金国、方国爱、房务农成员:汪辉、顾永干、李云福、袁浩、蒋军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压力容器与储运装备工程部处理突发事件的最高领导机构。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指挥电话:0551-5335608、0551-5334684(传真)5.2.1.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基本任务:(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由于重大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

5、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必要时迅速撤离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在撤离过程中,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及时控制住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及时地控制住危险源,防止事故的继续扩展,才能及时有效进行救援。特别对发生在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控制事故继续扩展。(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空气等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监测等措施,防止对人的继续危害和对环境的

6、污染。及时清理废墟和恢复基本设施,将事故现场恢复至相对稳定的基本状态。(4)查清事故原因,评估危害程度。事故发生后应及时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和事故性质,评估出事故的危害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5.2.2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下设:现场指挥组、联络通讯组、事故处理组、物质供应组、善后处理组。 现场指挥组:组长:陈永东成员:汪 辉、袁 浩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信息支持;必要时迅速召集各应急机构和有关部门的代表到应急中心,实施场外应急力量、救援装备、物品等的迅速调度和增援,保证行动快速、有序、有效地进行。 联络通

7、讯组组长:方国爱成员:蒋 军、路青松 负责事故上报、救援信息的统一发布,以及及时准确地向员工发布有关保护措施的紧急公告等。 事故处理组组长:房务农成员:徐 亮 、王 利职责是尽可能、尽快地控制并消除事故,营救受害人员。引导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区或安置区,组织好特殊人群的疏散安置工作;引导受污染的人员前往洗消去污点;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阻止事故危害区外的公众进入;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地通过通道,及时疏散交通阻塞;维护安全区或安置区内的秩序和治安。对重要目标实施保护,维护社会治安。 物资供应组组长:黄金国成员:杨建国主要负责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物资以及

8、生活、医药等的后勤保障。 善后处理组组长: 顾永干成员: 王 林、张东卫主要职责有:组织封锁现场,配合有关部门的调查取证;开设洗消点,对受污染的人员或设备、器材等进行消毒;组织地面清洗,实施地面消毒,开辟通道或对建筑物表面进行消毒,临时组成喷雾分队降低有毒有害物的空气浓度,减少扩散范围,以及善后的处理。6 工作制度及应急程序6.1 工作制度应包括:学习、培训制度,值班制度,救灾物资管理制度,定期演练、检查与评比制度等。尽管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的应急管理不只限于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行动。应急管理是对重大事故的全过程管理,贯穿于事故发生前、中、后的各个过程,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常

9、备不懈”的应急思想。应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尽管在实际情况中,这些阶段往往是交叉的,但每一阶段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而且每一阶段又是构筑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因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的相互关联,构成了事故应急管理的循环过程。(一)预防在应急管理中预防有两层含义,一是事故的预防工作,即通过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等手段,来尽可能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实现本质安全;二是在假定事故必然发生的前提下,通过预先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力,来达到降低或减缓事故的影响或后果严重程度,如加大建筑物的安全距离、减少危险物品的存量、设置防护墙以及开展公众教育等。从长远观点来看,低成本高效率的预

10、防措施是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二)准备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备,包括应急机构的设立和职责的落实、预案的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施)、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所需的应急能力。(三)响应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持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四)恢复恢复工作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进

11、行,它首先使事故影响区域恢复到相对安全的基本状态,然后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要求立即进行的恢复工作包括事故损失评估、原因调查、清理废墟等。在短期恢复中应注意的是避免出现新的紧急情况;长期恢复包括厂区重建和受影响区域的重新规划和发展。在长期恢复工作中,应汲取事故和应急救援的经验教训,开展进一步的预防工作和减灾行动。 6.2 应急程序:事故应急程序是应急救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程序为当发生重大事故时,对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应做什么,第三步再做什么等做出明确规定。应急救援应遵守的基本程序如下:发现事故或征兆报 警发出救援命令接 报开始救援行动现场处理结束紧急状态上报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专项应急预案1、

12、高空坠落,物体打击应急救援预案1.1 在高处施工作业现场,若职工发现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事故,应就地进行抢救及呼救,并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及部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及部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有组织的抢救。1.2现场联络通讯组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并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本部门的联系电话,并派人到路口接应。1.3 人员从高处坠落,现场解救不可盲目,不然会导致伤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应首先观察其神志是否清醒,并察看伤员着地及伤势,做到心中有数。1.4 伤员如昏迷,但心跳和呼吸存在,应立即将伤员的头偏向一侧,防止舌根

13、后倒,影响呼吸。1.5 将伤员口中可能脱落的牙齿和积血清除。以免误入气管,引起窒息。1.6 对于无心跳和呼吸的伤员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待伤员心跳、呼吸好转后,将伤员平卧在平板上,及时送往医院抢救;1.7 如发现伤员耳朵、鼻子出血,可能有脑颅损伤,千万不可用手帕、棉布或纱布去堵塞,以免造成颅内压力增高和细菌感染。1.8 如外伤出血,应立即用清洁布块压迫伤口止血,压迫无效时,可用布鞋带或橡皮带等在出血的肢体近躯处捆扎,上肢出血结扎在臂上l2处,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23处,到不出血即可。注意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l分钟。1.9 伤员如腰背部或下肢先着地,下肢有可能骨折

14、,应将两上肢固定在一起,并应超过骨折的上下关节;上肢如骨折,应将上肢挪到胸前,并固定在躯干上,如果怀疑脊柱骨折,搬运时千万注意要保持躯体平伸位,不能让躯体扭曲,然后由3人同时将伤员平托起来,即由一人托及脊背,一人托臀部,一人托下肢,平稳运送;以防骨折部位不稳定,加重伤情。1.10 腹部如有开放性伤口,应用清洁布或毛巾等覆盖伤口,不可将脱出物还原,以免感染。1.11 抢救伤员时,无论哪种情况,都应减少途中的颠簸,也不得翻动伤员。2、触电应急救援预案2.1现场职工如发现触电事故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及部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当机立断地脱离电源,尽可能的立即切断总电源(关闭电路),亦可用现场得

15、到的干燥木棒或绳子等非导电体移开电线或带电体。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及部门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知晓发生事故后,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有组织的抢救。2.2 现场联络通讯组立即拨打120救护中心与医院取得联系(医院在附近的直接送往医院),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到路口接应。2.3 触电急救分秒必争,立即就地用心肺复苏法进行抢救,并坚持不断地进行,同是及早与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接治前,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自判定伤员死亡f放弃抢救。2.4 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2.5 脱离电源就是要把触电者接触的那一部分带电设备的开关、刀间或其他断路设备断开;或设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脱离,在脱离电源中,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脱离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特种设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