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

上传人:hu****a8 文档编号:134427585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8.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15.小岛》说课稿、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5.小岛说课稿一、教材分析小岛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选读课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无名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无名岛战士虽然生活艰苦,但他们具有热爱海岛,热爱祖国的赤子之心,表现了将军关心战士疾苦,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本课按事情发展顺序展开故事情节。全文以战士“以岛为家”为主线,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训练的好文章。二、说教学目标1.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品悟语言,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抓住“将军”的言行,体会“将军”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3.

2、陶冶学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会“将军”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教学难点:领悟作者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三、说教法、学法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通过让学生理解体会“将军”与士兵平等的高尚品质,从而受到熏陶。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学生通过“以读为主, 读中感悟” 的学习方式,读、思、议结合,用抓住重点词句的反复朗读,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用读来表达感受,交流感受,领悟作者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四、说教学过程

3、(一)、审视课题,导入新课。1.质疑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学生质疑:本文中的岛为什么称为“小岛”?(一座孤零零漂在海上的小的可怜的岛)课文为什么以“小岛”为课题?(课文讲了一件发生在小岛上的事)2.南海简介我国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海跨越赤道进入南半球,是太平洋西部海域,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约等于我国渤海、黄海、东海总面积的3倍,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我国南海广泛分布着252个岛、礁、沙滩,其中被称为岛的有25个。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南海的最南端,走进“小岛”,

4、看一看在“小岛”上发生了什么事。(板书课题:小岛)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理清脉落。出示课件1: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读、讲生字词。(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学习生字词的方法)(2)认读词语出示课件2:瞒 域 艇 矛盾 哼 喉咙 勺搅 舀3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出示课件3)学生交流。(三)、细读品味,感悟理解。指导学生自学课文。1自学第1自然段。出示课件4:你从第1自然段捕捉了哪些信息?(小岛树少、草少、土少环境恶劣;有军队驻守)(板书:驻守小岛 环境恶劣)2. 抓重点词句仔细研读第236自然段。(1)快速浏览236自然段。出示课件5

5、:课文236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主要写了将军登上小岛视察的经过以及战士在艰苦条件下热爱小岛的思想感情)(板书:将军登岛视察 战士热爱海岛)出示课件6:小组讨论交流,将军是个怎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将军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将军是个关心战士、不搞特殊、不给海岛添麻烦的人。)(板书:关心战士 不搞特殊 不给海岛添麻烦)关心战士语言:“战士们有蔬菜吃吗?”“走,去看他们吃什么!”“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动作: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将军把手中的菜倒进汤里把菜汤舀到战士们的碗里。外貌:“喉咙哽了一下”。将军凝视着那片绿色。心理:留宿小岛了解战士的生活准备推广这种种菜方法,让这一带守岛部队都吃

6、上新鲜蔬菜。不搞特殊“战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不给海岛添麻烦自定规矩:必须返回军舰吃住。“将军重重地放下筷子”一句中“重重”的本意是什么?文中含有什么意思?(用力 很生气)出示课件7:那么,作者又是怎样写战士们热爱小岛的呢?战士们从老家背土、拿蔬菜种子在小岛种菜。那绿油油的菜地构成了一幅中国地图。战士们为了祖国的安全而不畏艰苦。(板书:从老家背土、拿蔬菜种子、中国版图式菜地、不畏艰苦)追问:你是从哪里看出战士们的生活条件艰苦的?(天气炎热;蔬菜很难生长;牙龈溃烂,嘴里起泡;一周吃一次蔬菜。)3默读3738自然段出示课件8:思考:(1)为什么战士们把菜地设计成“雄鸡形”?(祖国版图的形状像雄鸡

7、一样。战士们把菜地设计成“雄鸡形”表达了他们强烈的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2)将军“看到那片雄鸡形的绿色上面,一轮鲜红的太阳正在升起。”有什么象征意义?(象征祖国蒸蒸日上)(3)说说你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这一自然段既表达了将军为小岛战士所感动的崇敬心情,又表达了将军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4)这篇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的。)(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及课堂小结。1.展开联想此时此刻,你想对“将军”和战士们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发言。2.小结战士们为保卫祖国人民的安全,日夜坚守在小小的小岛上。战士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他们热爱祖国,热爱小岛的思想感情以及将军的高

8、尚品质值得我们学习,让我们向他们致敬!五、说板书设计:驻守小岛 环境恶劣关心战士将军登岛视察 不搞特殊不给海岛添麻烦从老家背土 拿蔬菜种子战士热爱海岛 中国版图式菜地不畏艰苦15 小 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会认“瞒、域、艇”等12个生字。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3. 了解岛上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体会战士们的精神品质。4. 准确理解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用将军的口吻讲述岛上发生的故事;了解岛上边防战士艰苦的生活。【教学难点】体会战士们的精神品质,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策略】1

9、.字词教学。本课要求的会认字有12个,其中“艇、哼、咙、勺、搅”特别容易读错,要重点强调和指导。另外,五年级的学生识字能力比较强了,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识字,如查字典、问别人,学会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大胆猜读、跳读。2.阅读理解。小岛主要写了一位将军登上小岛,看到了岛上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但是战士们却凭借着一腔热血和对生活、对祖国的热爱,想尽办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尽量改善生活条件,忠诚地守卫着祖国的边疆,将军为此而感动,向战士们表达了崇高的敬意。文章第1自然段介绍小岛的特点,并引出岛上的战士。中间部分主要写将军登上小岛后的见闻,重点写了小菜园和吃饭两个场景,其中有伏笔、有照应,

10、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文章的最后两个自然段写将军离开小岛时的表现,从中可以体会出将军对边防战士那崇高的敬意。教学时,要坚持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学生可以更多、更直接地与文本对话,在文本语境中同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色。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学生可以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法。3.表达运用。在现实社会中,有许多让人敬佩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坚守岗位,克服艰难困苦,为社会、为祖国、为他人做着无私的奉献。学习了本文后,同学们要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观察那些令人敬佩的人,发现他们的特点和高尚品格,记录下来,表

11、达自己的敬佩之情。【教学准备】(1)自读课文,认识生字词,不理解的词语查词典和其他工具书解决。(2)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试着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3)找出埋下伏笔的句子,重点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叙述: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海岛的视频,请大家看看海岛上的环境。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海岛的视频,视频主要介绍海岛的位置、大小、气候、菜园、站岗的士兵等。(2分钟左右)学生看完视频,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们,这个海岛大不大?这个海岛上的自然环境条件怎么样?学生回答自己的看法。教师

12、叙述:我国有无数这样的海岛,那里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但却是祖国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多么偏远、多么荒凉,我们的战士都坚守在那里,保卫着祖国的海疆。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篇相关的文章小岛。(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的导课,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比较直观形象,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海岛的自然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愉悦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二、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或问别人,然后多拼读两遍。把课文读通,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2. 汇报交流自读情况,解决生字词。(1)学生交流预习成果。(2)教师出示生字、词

13、语课件:(指名读、开火车读、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组词读。)带拼音读:瞒mn、域y、艇tng、矛mo、盾dn、炊chu、哼hen、喉hu、咙ln、勺sho、搅jio、舀yo去拼音读:瞒、域、艇、矛、盾、炊、哼、喉、咙、勺、搅、舀组词读:瞒着、海域、快艇、矛盾、炊事员、喉咙、汤勺、搅拌、舀饭教师适时强调读音,如“艇”易错读成“tn”;“搅”易错读成“ju”。(3)检查读课文,可以抽查、可以轮读、分角色读。生生互相纠正,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评价,对于读得好的同学要表扬到位,对于读得不好的同学要精确地指出他的不足之处,然后加以鼓励。【设计意图】这是对同学们预习成果的检查,也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的

14、机会,同学们有了成就感、收获感,才会愿意预习。把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相结合,突出重点,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因人施教;注意形象性和直观性,力求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故事。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以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适时指导复述方法:首先要以将军的口吻,把第三人称的讲述变成将军以第一人称来讲述。其次要抓住重点,理出文章的纲要。即:将军刚上小岛不久就发现了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将军为什么决定留在岛上吃饭?吃饭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另外,复述故事要语言简洁、高度概括。根据教师的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教师适当评价、鼓励。【设计意图】

15、复述不是简单的机械的记忆和背诵,而是在理解吸收的基础上讲述和转述原文的内容。复述的训练是语感的训练,也是语言张力的训练。复述表达的过程是学用词语、修辞、句式等的过程,也是对课文感知、体会、消化、理解、筛选、概括、归纳、表达的过程。教师恰当的引导,起到了“授之以渔”的作用,学生会有很大的收获。四、以问促读,深入学文。1.学生读第1自然段,概括小岛的特点。学生读完第1自然段,概括提炼小岛的特点。(教师板书:特点:小、无名、荒凉、贫瘠)教师引导、启发:本段中有一个比喻句,能找出来品析一下它的表达效果吗?学生找出句子,教师出示课件。无边无际的大海上,有一座小岛,远远望去,像一片云在天边浮着。(学生讨论、交流)师小结:这个句子把小岛比作天边的云,天空无限大,白云相对来说非常小,这就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小岛很小的特点。(过渡)师引导:在这荒凉的小岛上,有人来吗?来的是什么人?在小岛上发生了什么事情?2.学习文章的第二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