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20131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可能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第卷(选择题,共51分)一、 选择题(本题包括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和提高,自然界的一切都将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B生物固氮是指植物通过叶面直接吸收空气的氮气 C光导纤维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D绿色食品是不

2、含任何化学物质的食品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 A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11.2L氯气所含的分子数为0.5NAC0.1mol/L的Na2CO3溶液中所含Na+的物质的量为0.2mol D常温常压下,1mol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2NA3下列物质不能通过氯气与相应单质直接化合而成的是( )ANaCl BFeCl2 CHCl DFeCl3 4“纳米材料”是指粒子直径在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材料。若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的性质是( )A能全部透过半透膜 B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所得液体一定能导电 D所得混合物不稳定,静置后容易产生沉淀5

3、常温下,在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Na+、NH4+、SO42-、NO3-BNa+ 、K+、SO42-、Cu2+CCa 2+、 K+、Cl-、CO32-DMg2+、Fe3+、OH-、Cl-6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硫酸的反应: OH-H+ H2O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CO2 :OH- + CO2 = HCO3C碳酸钙与醋酸反应:CaCO32H+ Ca2+H2OCO2D金属钠与硫酸铜反应:2Na + Cu2+ 2Na+ + Cu7Cl2和SO2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若将等物质的量的Cl2和SO2混合后再通入品红溶液和BaCl2的

4、混合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 溶液很快褪色 溶液不褪色 出现白色沉淀 不出现白色沉淀 A B C D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B阳离子只具有氧化性,阴离子只具有还原性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D物质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数越多,其还原性越强9实验室制取少量的N2常利用反应:NaNO2 + NH4Cl NaCl + 2 H2O + N2,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aNO2中N的化合价为+5价 B生成1molN2时转移的电子数是6mol CNH4Cl中N元素被还原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10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

5、验所得结论合理的是( )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水后继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原溶液中一定含 有SO42-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后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原溶液 中含有NH4+11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 A正常雨水PH等于7,酸雨的PH小于7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在放电条件下,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二氧化氮D冷的浓硫酸与铁、铝反应时会使金属

6、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而钝化 12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D相同物质的量时二者与盐酸反应,消耗盐酸:Na2CO3NaHCO313能证明碳酸酸性比硅酸酸性强的事实是()A碳酸能溶于水,硅酸不能 BCO2通入硅酸钠溶液后生成白色硅酸沉淀CNa2CO3和SiO2高温反应生成Na2SiO3和CO2 D盐酸和Na2CO3反应生成CO2,盐酸和Na2SiO3反应生成SiO214下列有关铝及其化合物说法正确的是( )A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B铝常温

7、下不与浓硫酸反应产生气体,是因为发生钝化C向氯化铝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又溶解D氧化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15下列储存药品的方法中,正确的是A浓硫酸保存在橡胶塞试剂瓶中 B浓硝酸保存在无色试剂瓶中C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D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玻璃塞试剂瓶中16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其生成的产物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MgCO3、MgO、Mg2N3 BMgCO3、MgO、Mg(OH)2 C MgO、Mg2N3 、C DMgCO3、C、Mg2N317向MgSO4和Al2(SO4)3的混合溶液中, 逐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图象中, 能正确表示上述反应的是(横坐标表示加

8、入NaOH溶液的体积, 纵坐标表示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A B C D第卷(选择题,共49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1分)18(6分)括号中的物质是杂质,在横线上写出除去这些杂质的试剂,并写出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1)MgO(Al2O3):试剂 离子方程式 (2)FeCl3(FeCl2):试剂 离子方程式 (3)NaHCO3(Na2CO3):试剂 离子方程式 19(12分)写出实现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氯气与水反应 ;Al(OH)3两性 、 ;将溴水滴加到KI溶液中,颜色加深。 ;过量铜粉与浓硝酸共热 、 。20.(11分)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制取氨气并完

9、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_ 。图1 图2(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 (3)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下列 做干燥剂。A浓硫酸 B碱石灰 (4)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5)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措施 。21(12分)用18mol/L 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 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 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溶解 转移、洗涤 定容、摇匀回答下列问题(1)量取该实验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 A. 10ml B. 20ml C. 50ml D

10、. 100ml)(2)本实验用到的基本仪器有胶头滴管、量筒、烧杯,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3)配制该溶液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4)下列情况对所配制的稀硫酸浓度有何影响?(用偏大、偏小、无影响填写)A.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残留有少量的水 B. 所用过的烧杯、玻璃棒未洗涤 C. 定容时俯视液面 三、计算题(本题包括1小题,共8分)22根据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NO2+ 4H2O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HNO3所表现的性质 ;(2)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数目和方向 (3)当有2mol HNO3参加反应时,求标准状况下生成气体的体积。淮北市第十二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化学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4分)题号123456789答案CD BB ABCCD题号1011121314151617答案DD CBBCC D二、非选择题18(8分)(1)试剂 氢氧化钠 离子方程式 (2)试剂 氯气 离子方程式 (3)试剂 二氧化碳 离子方程式 19(12分)略20(11分) (1)略 ;(2) 向下排空气法 ; (3) B ;(4) 打卡止水夹,挤出胶头胶管的水 ;(5) 打开止水夹,用手或热毛巾将烧瓶焐热,氨气受热膨胀赶走玻璃导管中的空气,氨气与水接触发生,即发生喷泉实验22(12分)(1) B (2)100ml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