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419168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桐城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桐城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理桐城中学2016-2017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卷(理科)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1.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R基团为-CH3)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肽链(如图),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O原子数目减少1个B.C原子数目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肽键数目减少8个2.“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取细胞水解制作装片冲洗装片染色观察 B.取细胞制作装片冲洗装片水解染色观察 C.取细胞制作装片水解冲洗装片染色观察 D.取细胞

2、水解制作装片染色冲洗装片观察3.下列过程未体现生物膜系统功能的是( ) A.胰岛素调节靶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 B.蔗糖溶液使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光合作用中的H2O分解成O2和H D.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胞内蛋白质4.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B.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C.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5. 下列关于染色体

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染色体的物质组成主要是DNA和蛋白质 B.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结构的不同形态,染色质凝聚浓缩形成染色体 C.染色体是真核生物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中 D.染色体的组成元素有C、H、O、N、P、S6.如图为渗透作用实验装置,此半透膜只允许水分子和单糖分子通过,向a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蔗糖溶液,向b侧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初始状态如图,则刚开始时和最终时的液面高低分别为() A.a高于b,a高于bB.a高于b,a低于b C.a低于b,a高于bD.a低于b,a低于b7.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下列能反映该特点的是( )

4、。 高尔基体形成的囊泡与细胞膜融合 变形虫能伸出伪足 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溶于丙酮 核糖体中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细胞核 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 A.B.C.D.8.以下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的生物体内一定都能合成酶B.酶经合成后一定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 C.所有的酶一定都在核糖体内合成D.催化反应时酶的形状一定发生改变9.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应用了细胞呼吸原理的是( ) 贮存种子 翻晒稻田 合理密植 糖渍、盐渍食品 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A.B.C.D.10.下列对科学家探索光合作用相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普里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了植物在光下放出的气体是氧气,吸收的是CO2 B.德国科

5、学家梅耶明确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C.恩格尔曼利用小球藻做实验,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的途径 D.用银边天竺葵探究光合作用产物是淀粉时,不脱色可直接加碘液使叶片边缘变蓝色11. PCNA是一类只存在于增殖细胞中且阶段性表达的蛋白质,其浓度在细胞周期中呈周期性变化(如下图),检测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可作为评价细胞增殖状态的指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CNA主要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B.PCNA可能影响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C.PCNA可能与DNA分子的复制有关D.肺癌病人体内PCNA含量较正常人高12.研究人员将鸭胚胎中某部位的细胞移植到鸡胚相应部位后,孵化

6、出的鸡竟长出“鸭掌”。该实验说明( ) A.鸭胚细胞的分化过程是可逆的B.鸭胚细胞的分化过程是受基因调控的 C.鸭胚细胞与鸡细胞发生了融合D.鸭胚细胞的DNA进入了鸡胚细胞中13. 某对夫妇的1对染色体上的基因如图所示,A、b、D分别为甲、乙、丙三种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染色体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则他们的孩子( ) A.同时患三种病的概率是1/2B.同时患甲、丙两病的概率是3/8 C.患一种病的概率是1/2D.不患病的概率为1/414.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自由组合,如果F2的性状分离比为9:7,那么F1与隐性个体测交,与此对应的性状分离比是 ( ) A.1:1B.1:3C.1:2:1D.9:3:3

7、:115.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肯定或可能存在两条X染色体的是()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A.B.C.D.16.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根本区别是()A.脱氧核苷酸的数量、排列顺序不同 B.染色体上位置不同 C.控制的性状不同 D.所含的密码子不同17.下图为果蝇性染色体结构简图。要判断某伴性遗传基因位于片段I上还是片段III。现用一只表现型是隐性的雌蝇与一只表现型为显性的雄蝇杂交,不考虑突变。下列根据子代的性状表现对该基因的位置判断,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上 B.若

8、后代雌性为显性,雄性为隐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I1上 C.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上 D.若后代雌性为隐性,雄性为显性,则该基因位于片段II1上18.某实验小组做了两组实验,甲组用35S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2P标记的细菌;乙组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去侵染35S标记的细菌,则甲乙两组新产生的众多噬菌体中的元素情况分别为() A.甲:全部含有32P和35S;乙:部分含有32P和35S B.甲:部分含有32P,全部含有3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 C.甲:全部含有32P,全部不含35S;乙:部分不含32P,全部含有35S D.甲:部分含有32P,全部不含3

9、5S;乙:全部含有32P,全部含有35S19.下列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NA分子中的碱基G直接相连的是脱氧核糖和碱基C B.整个DNA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所以每条单链中A=T,G=C C.整个DNA分子中,只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D.每个脱氧核糖均只与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相连20.某双链DNA分子共有含氮碱基1400个,其中一条单链上的(A+T):(C+G)=2:5,DNA分子连续复制两次,共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 ) A.400个B.600个C.1200个D.1600个21. 萨顿提出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他所应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10、A.假说演绎法B.类比推理法C.杂交实验法D.模拟实验法22.下图表示细胞中的不同生理过程,乙图所示过程可产生甲图中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表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乙图碱基互补配对方式与甲图相同 C.核糖体在上的移动方向是从右向左,中的碱基改变一定导致的结构改变 D.若上A:C:U:G=1:2:3:4,则乙图模板链对应的DNA片段中A:C:T:G可能为 2:3:2:323. 下图描述了遗传信息传递的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其中不属于中心法则 B.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C.根尖的分生区细胞有、 D.某些原核生物细胞有和24.下列

11、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某个体基因型由AabbDd变为AabDd,属于基因突变 B.某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造成其功能改变,这一定是发生了基因突变 C.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属于可遗传变异 D.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传给后代25. 科学家用X射线照射纯合紫株玉米的花粉,然后给绿株授粉,734株F1幼苗中出现2株绿苗。经细胞学鉴定表明,这是由于第6号染色体上载有紫色基因的长臂缺失导致的。这种变异在生物学上称为()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26.如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

12、遗传 B.7号与8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几率是 C.11号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杂合的可能性大于纯合的可能性 D.12号带有致病基因的几率是27.家蚕(2n=28)雌性体细胞内有两个异型的性染色体ZW,雄性体细胞内有两个同型性染色体ZZ人们用辐射的方法使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使ZW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从而在家蚕卵还未孵化时就能区分雌雄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这种育种方式属于诱变育种 B.辐射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基因的突变率,更容易筛选到卵色基因 C.上述带有卵色的受精卵将来会发育为雌性家蚕 D.上述带有卵色基因的家蚕染色体结构与正常家蚕不同28.下列有关生物学

13、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菠菜叶上表皮细胞中线粒体实验时用健那绿对线粒体染色 用黑藻叶片进行植物细胞叶绿体观察时可以看见细胞中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中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再用95的酒精冲洗两次 观察细胞内DNA和RNA分布实验时盐酸能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A.1项B.2项C.3项D.4项 29.下图是科研小组以野生的草莓种子(aa)为材料培育抗虫(基因B)且无子草莓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B.过程可使用秋水仙素 C.个体AAA的两个亲本是同一物种D.过程得到的个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 30.早在1

14、990年,科学家们启动了人类基因组计划,截至2003年,人类基因组的测序任务已顺利完成;我国遗传科学家率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张水稻基因遗传图,为水稻基因组计划作出了重要贡献已知人体细胞有46条染色体,水稻体细胞有24条染色体,那么人类基因组计划和水稻基因组计划要研究的染色体数为() A.47、25B.46、24C.24、13D.24、1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 31. (6分) 下图为人体某致病基因控制异常蛋白质合成的过程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的物质b是 ;在合成物质b的过程中,需要 酶进行催化,该酶在基因上的移动方向是 ,该过程所需的原料是 。(2)若图中异常多肽链中有一段氨基酸序列为“丝氨酸谷氨酸”,携带丝氨酸和谷氨酸的tRNA上的反密码子分别为 AGU、CUC,则物质a中模板链碱基序列为 。(3)基因的表达中,过程称作 。由图中信息可知,此过程的效率一般较高,主要原因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