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98843 上传时间:2020-06-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课参考高中语文4.17与妻书同步测控(含解析)粤教版必修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17 与妻书一、语段阅读阅读与妻书的课文选段,完成15题。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

2、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唯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必不能禁失吾之悲禁:经受B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 卒:最终C吾亦既许汝矣 许:答应D更恐不胜悲 更:更加解析:选D。“更”是“又”的意思。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B.C. D.解析:选D。A项,“而”:连词,顺承关系;连词,转折关系。B项,“之”:助词,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以”:介词,把;介词,用。D项,“为”都是判断词“是”。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

3、全部表现林觉民对妻子眷顾的一组是()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故唯日日呼酒买醉ABC D解析:选C。表现其妻子对林觉民的眷顾,是林觉民欲告诉妻子自己参加起义之事,写林觉民的悲伤。排除这三项即可。4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文体上看,是一封写给妻子的书信,表面上写的是对妻子的眷顾,实际上是写自己慷慨赴义的决心。B节选部分回忆了与妻子共同生活中的三件小事,这些事虽然都是只言片语,却都能表现出作者对妻子的爱。C作者回忆婚后生活,夫妻恩爱,携手并肩,窃窃私语,这更增加了作者离

4、别妻子时的万分悲痛。D作者回忆与妻子的第三件小事是作者在起义之前回家面对妻子的情景,这种欲言又止、呼酒买醉的悲痛心情,实则是出于对妻子的关爱。解析:选A。表述错误,文章既有离别妻子的无限的悲痛,又有为国家百姓牺牲“小家”顾“大家”的悲壮。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译文:_(2)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译文:_(3)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译文:_解析:(1)注意“以”“之”的意义和用法。(2)句中的“语”是谈论的意思。(3)注意“寸管”的意思。答案:(1)我的意思是说由于你身体弱,一定不能经受失去我的悲痛。(2)我和你肩

5、并肩,手拉手,低声絮语,什么事不谈?(3)当时我内心的悲痛,是无法用笔墨来形容的。二、语言运用6根据所给材料的内容,在下面画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不超过30个字。材料:据史料记载,1279年,元代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说明,至少在元朝中国就已发现了黄岩岛。1935年1月,中国政府载成的水陆地区审查委员会公布的南海诸岛132个岛礁沙滩中,黄岩岛以斯卡巴罗礁之名,并作为中沙群岛的一部分列入了中国版图。1947年10月,中国政府核定和公布的南海诸岛新旧名称对照表中,将斯卡巴罗礁改为民主礁,列在中沙群岛范围内。1983年中国地名委员会授权对外公布“我国南海诸

6、岛部分地名”时,将黄岩岛作为标准名称,同时以民主礁为副名。中国历代政府出版的官方地图均将黄岩岛标为中国领土。黄岩岛一直不间断地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的管辖下。结论:中国对黄岩岛拥有领土主权的依据是_。解析:要突出我国各方面“最早”采取的措施。答案:最早发现、命名黄岩岛并将其列入中国版图,实施主权管辖。7阅读下面的文字,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观点,不超过30字。费罗姆认为,爱固然是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把自己和他人联合起来的力量,但爱承认人自身的价值,保持人自己的尊严和个性。一个人若想使爱久恒,就必须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明修养,不断更新自我。那些以丧失自己的个性和尊严为代价来换取爱

7、的人,最终必然失去爱。爱的行为只能在自己的感情交流中实现,决不能作为依附的结果。答:_解析:这是一个议论性语段,把握陈述的对象“爱”和理清语句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固然是但”一句中重点在“但”字后面;“若想,就必须,同时”重点在“必须”之后。答案:(示例)爱是在保持自己尊严和个性的前提条件下的感情交流行为。一、基础考查1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恐汝不察吾衷衷:衷情B虽不谓吾言为是 是:正确C适冬之望日前后 适:恰逢D汝其善抚之,使之肖我 肖:相像,类似解析:选A。“衷”的意思是“内心”。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A当亦乐牺牲吾身

8、与汝身之福利B意洞手书C汝幸而偶我D卒不忍独善其身解析:选D。A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B项,句词作状语。C项,名词作动词。D项,“善”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B。A项,介词,用;助词,与“来”连用,表时间。B项,都是介词,把。C项,介词,凭,根据;连词,来。D项,介词,因为;介词,用。4下列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B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C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解析:选D。“所以”一词表原因,不表结果。现代汉语表结果。二、阅读理解阅读下

9、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孙文满清末造,革命党人历艰难险巇,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与民贼相搏,踬踣者屡。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吾党菁华付之一炬,其损失可谓大矣!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顾自民国肇造,变乱纷乘,黄花岗上一抔土,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延至七年,始有墓碣之建修;十年,始有事略之编纂。而七十二烈士者,又或有记载而语焉不详,或仅存姓名而无事迹,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如史载田横事,虽

10、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矣。邹君海滨,以所辑黄花岗烈士事略丐序于余。时余方以讨贼督师桂林。环顾国内,贼氛方炽,杌陧之象,视清季有加,而余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其不获实行也如故。则余此行所负之责任,尤倍重于三十年前。倘国人皆以先烈之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助余完成此重大之责任,实现吾人理想之真正中华民国,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可传世而不朽。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余为斯序,既痛逝者,并以为国人之读兹编者勖。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满清末造 造:年代B直可惊天地 直:直接C顾自民

11、国肇造 顾:但是D视清季有加 季:末年解析:选B。B项,“直”的意思是“简直”。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以坚毅不挠之精神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B草木为之含悲为诸先烈所不惜牺牲生命以争之者C可传世而不朽而徒感慨于其遗事D犹湮没于荒烟蔓草间尤倍重于三十年前解析:选A。A项,“以”:都是介词,表凭借。B项,“为”:介词,替;动词,是。C项,“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D项,“于”:介词,表处所;介词,表比较。7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是作者对烈士高度评价的一项是()吾党菁华付之一炬碧血横飞,浩气四塞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直可惊天地,泣鬼神甚者且姓名不可考实现吾人理想之

12、真正中华民国A BC D解析:选B。是黄花岗起义的影响,是作者的理想。排除这二句即可。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的第一段,赞扬了革命党人不怕困难、不畏牺牲的斗争精神,并对黄花岗起义的价值予以高度的评价。B文章第二段,以“顾”字为始,转入了悲痛。悲痛的原因是时局动荡,烈士的英雄事迹没有得到应有的流传。C第三段写作序的目的,虽然不是本文重点,但作者意在激励人们发扬先烈的牺牲精神,为国奋斗,实现建国理想。D这篇序文是应邹鲁先生的请求而写,虽为序文,实际上更是一篇借烈士的鲜血激励士气、鼓舞人心的战斗檄文。解析:选C。C项,“虽然不是本文重点”说法错误,第三段叙说作者作序的目的,是本文的重点。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文字翻译成现代汉语。(1)死事之惨,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围攻两广督署之役为最。译文:_(2)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译文: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