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62555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第卷(阅读题,共8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由于体格和制式的限制,在表现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时,就不能靠简单的形象比喻来完成,而必须有赖于密切型的意象。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没有明确过“意象”的概念,但这并非说传统诗人们就没有总结过“意象”现象。其实,当古老的“比兴”说初露头角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得到

2、有关“意象”揭示的信息。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解释“比兴”说时已较为明确地指出了“比兴”的意象内涵:“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到了清代,诗歌批评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这样总结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所体验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等精神含意的意象了。虽然作为现代诗歌文化基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指向的,但任何一个偏激地反传统的诗人也不可能摆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的深刻影响,胡适的“放脚体”新诗中就有传统意象的闪现。传统诗歌的意象几

3、乎就从未间断过在新诗创作中的影响,而在像李金发这样的超越了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中,传统意象的出现更是屡见不鲜。李金发新奇怪异的象征诗最初出现的时候,一度引起舆论大哗。人们在惊疑于其语言风格的怪诞别扭之外,还极反感于它的凭借古语而又食古不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这是他弃妇中的开头,确实既泥古而又悖古,面目奇特而可憎。殊不知他正是在超越了新旧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的,既不是想张扬古代诗歌文化以向新文学示威,也不是想改造传统诗歌以适应新观念的表现,而只是本着有利于表现的原则,试图对诗歌的格式、范型作一种探索。(选自论中国现代

4、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有删改)1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现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意象的设计除了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外, 还与传统诗歌意象的影响密切相关。 B受体格和制式的限制,中国古代诗歌只有摒弃简单的形象比喻,依赖密切型的意象才能表达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 C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传统诗歌发展到了清代,已经明确地形成了意象化传统。 D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传统诗歌的意象一直在新诗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主义诗歌中屡见不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过“意象”概念,但诗人们一直都

5、在积极探索、总结“意象”的现象、特征。 B刘熙载笔下的“烟霞”“草树”不仅有外在的形象特征,更凝聚着诗人心目中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是典型的诗歌意象。 C虽然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取向,但即使是反传统的诗人也要担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 D“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胡适先生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在“放脚体”新诗中就运用了传统的诗歌意象。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诗经运用的“比兴”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在源头阶段即有比较明确的关于“意象”的运用和内涵。 B为适应新的诗歌创作观念,现代主义诗人改造传统诗歌,从而超越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

6、观,李金发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C现代诗歌创作在借鉴传统诗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大胆探索诗歌的新路,只要遵循有利于表现的原则。 D人们对李金发的象征诗的态度的变化,充分说明所有现代诗歌创作者都要走过一条探索、尝试的诗歌创作道路。二、文言文阅读(28分)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失其所与 与:同盟者 又欲肆其西封 封:疆界 微太子言 微:没有 轲自知事不就 就:成功 B. 秦之遇将军 遇:对待 以乱易整 易:改变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损害 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只是,不过 C. 籍吏民 籍:登记 吾得兄事之 兄:像对待兄长一样 函封之 函:用匣子 范增数目项王

7、 目:以眼示意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那个人 诸郎中执兵 郎中:宫廷的侍卫 愿大王少假借之 假借:原谅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穷困:贫穷困苦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 夜缒而出 伏尸而哭 B. 敢以烦执事 丹不忍以己之私 C.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D. 使人言于项羽曰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6. 下列各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3分)大王来何操?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夫晋,何厌之有? 以其无礼于晋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马之千里者群臣侍殿上者 使毕使于前A. / B. /C. / D. /阅

8、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

9、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

10、,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节选自宋史列传四十,有改动)【注】符移:官府征调的敕命文书。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 帝怒起, 准辄引帝衣 引: 拽住。B. 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 延:延请C. 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 切:急切D. 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 屏:使退避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的合称,都

11、是编年体史书。B进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考试的人,也是对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呼。C淳化是宋太宗的一个年号。帝王遇“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一般要改年号。D社稷原分别称土神和谷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文中“社稷”代指祭祀。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 分)A寇准才智过人,年少得志。担任地方官员,施政有方。作为近臣,屡进忠言,为皇上所倚重,被认为是魏征那样的人才。B当太宗就大旱一事向近臣询问自己治国的过失时,寇准认为大旱由刑罚不公引起。他这样讲,是为了肃清朝廷的吏治。C寇准被问及立储人选时,建议皇帝不要轻易听信身边的妇人和近臣的意见,而要选择心

12、系王室的皇子作皇位继承人。D当太宗因为皇太子很得民心而担心自己的地位时,寇准宽慰了太宗。寇准因为在立储问题上的深谋远虑得到太宗的赏识。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5 分) 答: (2) 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5 分)答: 三、诗歌阅读(15分)(一)现代诗歌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现代诗歌,完成1112题。 一片槐树叶纪弦注这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而又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忘了是在江南、江北是在哪一个城市,哪一个园子里捡来的了,被夹在一

13、册古老的诗集里,多年来,竟没有些微损坏。蝉翼般轻轻滑落的槐树叶。细看时,还沾着些故国的泥土呢。故国哟,呵呵,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让我再回到你的怀抱里去享受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注】纪弦,当代诗人,生于河北清苑,1924年定居扬州,1948年去台湾,后移居美国。此诗写于1954年。11. 对诗歌一二节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诗歌前两行落笔见情,诗人见到槐树叶仿佛回到故土,赞叹、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并通过三个“最”字叠用,层层推进,增加了感情的强度和浓度。B诗歌第三行一“而”字让诗歌感情发生急转,因无法长久地拥有这一片美丽、珍奇、宝贵的槐树叶,诗人乐极生悲,由赞叹变为伤感,由欣喜变为悲泣。C“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槐树叶”,初步展示全诗的中心意象,点明诗人感情的触发物。这一片小小的槐树叶,一下子开启了诗人心中深刻的记忆。D“一册古老的诗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