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5594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县第五中学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一章专题三考点突破微专题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掌握文言虚词的三大知识点文言虚词是区别于文言实词的一个相对概念。这里的“相对”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相对于文言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的范畴,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二是具体到某一个词,会有虚词的义项,也会有实词的义项,所以不能说哪一个词一定是虚词,它在特定语境中也会作实词的。一、考试说明规定的18个虚词:牢牢掌握1分别解释下面两则故事中的“而”“其”的用法。(1)丞相萧何病,帝临视,因问曰:“如有不可讳,谁可代君者?”何曰:“曹参可。”帝惊而闻雷霆,遽问曰:“闻汝二人素不相能,尝相戟指而责、顿足而詈。有隙而欲荐之,不违君之

2、意乎?”何对曰:“不违也。平心论之,参实乃人杰也。其为人也宽而仁,才足傲世,而可寄国。昔晋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传为美谈,吾反不如彼也?为臣子者,见贤而荐之,责也;为君上者,见贤而任之,福也。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上而用之,国必大治。”帝叹曰:“而所言,吾必听;而所荐,吾必用。”答: 答案好像;表修饰;表转折;表并列;通假字,通“能”(才能);表承接;表因果;表假设;第二人称。(2)狐谓狼曰:“羊肉其鲜乎!君其有意,叼其一而啖之,得饱其口福。”狼曰:“其如猛犬何?”狐闻于犬曰:“羊数詈言,其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无闻邪,其畏主人邪?及其嬉逐,愿为一雪其耻。君其许之!”犬笑

3、曰:“欲加之罪,其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答: 答案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连词,表假设,如果;指示代词,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又;第三人称代词,它的;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第三人称代词,它们;指示代词,那种;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2判断“者”“也”“而”“乎”“于”在文中的意义。兵者,危道也。须戮力同心,切勿如蟹六跪而二螯,否则,何以胜?故冯婉贞曰:“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氏虽小,然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更胜

4、其父。婉贞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非只效书生终日而思也。三思而后行,故有抗敌之大捷。非而所谓小女子也,乃巾帼英杰而。者: 也: 而: 于: 于: 而: 乎: 而: 而: 而: 答案表判断,不译语气词,表判断,不译连词,表假设,如果介词,从介词,比连词,表递进,而且介词,相当于“于”,译为“对”连词,表修饰,不译,或译为“而”代词,同“尔”,你语气助词,放在句末表示劝告或感叹语,表判断,啊参考译文用兵,是欺诈之道。要同心协力,千万不要像螃蟹那样有六条蟹腿两只蟹钳,否则,你凭什么取胜呢?所以冯婉贞说:“诸位如果有意,看我马头的指向就好了。”冯氏虽然小,然而青从蓝草中取得却比蓝草颜色深,冯氏比自己的父亲更

5、胜一筹。冯婉贞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检验反省,不只是效仿一般的书生那样整天思考。多加考虑之后再去实施,所以抵抗敌军能够取得胜利。不是你所说的柔弱女子,而是巾帼英雄啊。3判断“以”“则”“其”“所”在文中的意义。人言蔺相如徒以其口舌之功垂于竹帛,以吾观之,则非徒口舌耳。相如观秦王无意偿赵城,则却立睨柱,秦王恐其破璧,遂许之斋戒,因得以完璧归赵,其仅口舌哉?若与庸人议之,其必曰:“吾其与之。”焉敢如此?归国,将相失和。途遇廉颇,即转退避,当其时,何人能如此?门客询以因,相如则言:“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观古今英杰之所为,其皆出于此乎?故吾以为,汝其勿以他人之言为训。且吾意相如之才,罕有其匹,古今

6、英杰仅其一二。其是耶,其非耶?其若是,则虽见霰雪纷其无垠,亦无恨矣,吾亦无有“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之憾了。以: 则: 则: 其: 其: 其: 以: 所: 其: 其: 其: 其: 则: 其: 答案介词,凭借连词,却连词,就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副词,表示商量语气,还是指示代词,那介词,拿用在动词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或事物副词,表示推测语气,大概副词,表示祈使语气,一定代词,其中连词,表示选择关系,是还是连词,那么代词,自己参考译文人们都说蔺相如只是凭借他言语的功劳而名垂青史,(但是)依我看来,却不只是单凭言语而已。(当时)蔺相如看秦王并无意偿还赵国城池,就退后几步站立,斜视着柱子,

7、秦王害怕他撞破和氏璧,于是答应他斋戒,因此能够完璧归赵,难道仅仅是言语的功劳吗?如果(我们)与一般人讨论此事,他一定会说:“我还是给他(和氏璧)吧。”怎么敢这样做呢?回国后,廉颇蔺相如两人失掉和气,不再和睦。(相如)路上遇见廉颇,就转身退让躲避。在那个时候,什么人能这样?门客拿原因来问相如,相如就说:“以国家的急难为先,以私人的恩怨为后。”看古今英雄豪杰所做的事,大概都是出于这个缘故吧。所以我认为,你们一定不要把别人的话作为法则。况且我猜测相如的才能,很少有能比得上的,古今英雄豪杰只有其中一两个人可比。是这样还是不是这样?如果是这样,那么即使看见雪花纷纷扬扬的样子没有边际也没有什么遗憾,我也不

8、会有“后悔自己跟着他们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的遗憾了。4判断“因”“且”“乃”在文中的意义。因能授官,不以门第取人,且不因旧制,此乃曹操成大业之因。其常因人不备,袭取之,如乌巢焚粮。此一役,动摇袁绍军心,因乘势击破之,成官渡大捷。此亦因许攸之力而得,此正如因枯木变为荣木也。途经绍墓,其尚因众人至前拜祭。其量岂常人可比?因此其得众人之心,以一天下。因其有非常之量,故能就非凡之业。因: 且: 因: 乃: 因: 因: 因: 因: 因: 因: 答案介词,根据连词,而且动词,沿袭表判断,是名词,原因介词,趁着连词,于是介词,凭借介词,经由介词,通过参考译文根据一个人才能的大小授予他官职,不因为

9、门第高低来录用人才,而且不沿袭旧的规定,这就是曹操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因。曹操常常趁人不备,采用偷袭的办法攻打别人,例如乌巢焚粮。这一战役动摇了袁绍的军心,于是曹操趁着胜利追击,攻破了袁绍大军,取得了官渡一战的大捷。这也是凭借许攸的力量而获得的,这一过程犹如经由干枯的树木变成茂密的树木一样。路上经过袁绍的墓,曹操还通过众人带路到墓前祭拜,他的度量难道是常人能比的吗?因为这他得到众人的忠心,来统一天下。因为他有不同寻常的度量,所以能成就不同寻常的事业。5判断“乃”“之”在文中的意义。尝闻放翁志节,毕现示儿,乃读之。至“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句,大为感佩,其真乃忠贞之士也!然亦有人不齿,乃

10、曰:“此徒沽名耳。”众人质之以理,其辞穷,乃不得已而谢。乃: 之: 乃: 乃: 之: 乃: 乃: 答案连词,表承接,于是代词,它代词,你的动词,表判断,是助词,的副词,竟然,却副词,才参考译文(我)曾经听闻陆放翁的志向和气节,全部展现在(省略“于”,在)示儿里,于是阅读它。读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时,(我)心中大为感动与佩服,陆游真的是忠贞的义士啊!但是也有人(表示)极端鄙视,竟然说:“这个人沽名钓誉罢了。”大家(听了)都用道理质问他,那人无言以对,不得已才道歉。6判断“焉”“若”在文中的意义。崤之战,秦军过崤山之间,见峭峭焉,狭狭焉,未料及有伏焉,山上大石纷落,但大呼“且焉

11、置土石”,别无他法,故致大败。于是余有叹焉,骄而轻敌,焉能不败?如此,纵万军之何加焉?但以其人之傲,若斥焉,则必无颜世上矣。焉: 焉: 焉: 焉: 焉: 焉: 若: 焉: 答案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兼词,相当于“于是”或“于之”,在这里兼词,相当于“于何”,在哪里句末语气助词,不译疑问代词,怎么句末语气助词,呢连词,如果代词,他们参考译文崤山战役,秦军通过崤山山谷,只见山势高峻的样子,山谷狭窄的样子,没有料到在这里有埋伏,山上的大石纷纷落下,他们只是大叫着“况且把泥土石头放在哪里啊”,没有别的办法,因而导致大败。在这件事上我有些感慨,骄傲轻敌,怎能不败呢?像这样,即使有万千兵马又能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12、呢?单单是他们的骄纵,如果要斥责他们的话,那么(他们)必然没有脸面再活在(省略“于”,在)世上了。7判断“与”“何”“为”在文中的意义。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吾亦赞同。今将他人与之璧上交,足见其悔过之意,何其坚与!其与吾等之约,当亦守之。以吾等之力,寇尚难与也,应使众与其事,与慷慨之君子,离奸佞之小人,事乃成。且其雄才伟略,天下无双,若其助寇而不我与,如之奈何?若弃之,此城能为我有与?与: 与: 何: 与: 与: 与: 与: 与: 为: 与: 答案动词,赞许动词,给副词,多么句末语气助词,啊动词,对付动词,参与动词,结交动词,帮助介词,被表疑问,句末语气助词参考译文早上犯的错晚上就更正了,君子赞许,我也赞同。如今将别人给他的玉璧上交,足可见他改过的心思是多么坚定啊!他和我们的约定,也应当会信守的。凭借我们这些人的力量,对付贼寇还是很难的,应该让众人共同参与这件事,结交慷慨的君子,远离奸佞小人,这事就能成。况且他的雄才伟略,无下无双,如果他帮贼寇而不帮我们,怎么办呢?如果离弃他,这城还能被我们拥有吗?精要点拨考试说明规定的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也、焉、以、因、于、与、则、者、之。掌握这18个常见文言虚词要注意:(1)注重课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