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

上传人:yulij****0329 文档编号:134353762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教学教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课题研究方案一、课题选题依据(一)研究的目的初高中的新课程实施已经有一短时间,为了处理和把握初中生初入高中这一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初高中教学衔接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生活,我们依靠科研,把“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探微”课题作为研究的突破口,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进而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初高中语文学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以往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对此做过有益的尝试,但是有些教育界人士认为这个衔接可以自然地完成,再加上对“衔接”这一概念的模糊认识,导致这个本

2、来就起步晚的研究课题,至今没有理性的、系统的、全面的研究成果,本课题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鉴相关的研究成果,结合衔接现状的调查结果和个人的教学实践,深入分析产生裂缝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衔接的策略构想。(二)研究的意义:本课题研究将首先通过问卷调查及学生访谈等形式,对学生从知识链条到学习习惯的种种断层现象进行归纳与总结,分析现状调研反映出来的问题,从语文课程教学理念、语文教材序列、语文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找到“裂缝”,结合高中语文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探索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有效的策略。(三)研究的价值: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案例研究及数据分析,找到衔接教学的有效途径,并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

3、和一定程度的理论创新,提出有效衔接的可行性方案,努力开发衔接教学校本课程。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机整合、协同发展。二、研究范围(一)断层现状及原因分析:1、学习主体的生理及心理变化: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初中生(年龄在1416岁)处于少年期或学龄中期,这个时期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主。而高中生(年龄1719岁)属于青年初期或学龄晚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思维已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并开始出现辩证思维。2、课程理念上的差异初高中课在对课程基本理念的阐述上有共同的内容都强调“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初中课标强调关注学生的共同基础,高中课标强调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更加关

4、注学生的个性发展。3、课程目标上的差异(1)、语法知识:目前初中教材只有语法知识的介绍,在语法知识标准上初中课标缺乏具体的铺垫,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了在高中学习文言文时,学生举步维艰,困难重重。(2)、阅读与鉴赏能力要求:初中阶段不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发现式的评价,高中新课标要求“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3)、初高中写作思维的要求:高中新课标要求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而初中课标只有“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的要求。(二

5、)、初高中语文衔接策略:1、教师要更新观念,增强衔接意识。教师要把初高中语文学习看成一个整体,主动钻研初高中课标与教材,主动了解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初中语文基础、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开展合作、探究的活动,增强互动性。在教研组内,应形成研究衔接的教研气候,与初中教师相互沟通、合作,必能使初高中教学各得其所,相互促进。2、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预习、记笔记、积累作文素材、写随笔,课堂积极思考,课下自觉、自主学习。学会善于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并有自己的独见。广泛阅读课外书籍,提高阅读写作水平。三、研究分工在教学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发扬协同合作的精神,把衔接教育的内容进行分块归类

6、:秦文霞老师负责诗歌衔接冯宝荣老师负责文言文衔接宋婕老师负责写作衔接郑强老师负责现代文衔接分别编写了各部分的衔接教育教案,然后举行公开课进行教学示范,其他小组成员在观摩的基础上再次讨论总结经验和不足,最终形成组内的衔接教案。四、研究步骤2014年5月,对安阳市实验中学、第三十七中学、第三十八中学、第一高级中学、第二高级中学、第三高级中学,共六所高级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随机选取被调查人当场作答,及时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根据100份合格问卷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结束,由秦文霞老师形成论文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现状的调查。2014年

7、6月,小组成员在搜集资料和研究调查的基础上,编写了针对本校学生的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教案,初、高中语文衔接教育的语法知识教案,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教案,诗歌鉴赏知识和方法教案,写作衔接教育教案。2014年7月,课题组进行中高考试题研究。长期以来,由于学制、机制等多种原因,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的教学缺乏必要的衔接。正如语文教育专家张志公先生所说:“初中不知道高中要干什么,要求初中做好什么准备;高中不知道初中做了什么,要求高中继续做好什么”。因此,高中老师要了解初中现状,基本熟悉中考的要求,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会较有针对性,效果也会更明显。 2014年9月,在学校内开展教研公开周活

8、动,为了加强教师间的经验交流,进一步提高教师教研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以打造适合我校学生认知能力的“衔接教育”为中心,我校举行了 “公开教研周”活动,本次公开教研周活动历时三周,共进行了三场公开教研活动。包括请来安阳第六中学的初三语文老师进行学习交流,高一语文教师集体去初中听课,刘琦老师面对高一学生开展题为“引领学生尽快适应高一学习”的讲座等,对安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2个班的学生进行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指导,2014年10月,对安阳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2个班的学生,我们大胆尝试,把语文必修一中的内容选择性学习,在教学中穿插进行语法、诗歌、现代文,写作等衔接专项练习。2014年11月,对安阳

9、市实验中学高一年级22个班的学生和语文教师进行访谈调查,随机选取被调查人当场作答,及时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合格率100%。根据100份合格问卷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结束,由冯宝荣老师形成论文安阳市实验中学初、高中语文衔接教育教学效果的调查。2014年12月,总结上一阶段情况,安排下一阶段进度,由宋婕老师完成课题中期报告。2015年1月2015年5月,充分利用课题组周例会、集体备课会分享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使用多样化评价测量手段,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研究心得、理论文章等,并做好资料归档整理。整理小课题资料,数据库初步建库。发表相关论文,

10、整理过程性材料,结题。五、研究方法、时间和进程针对初高中语文学习探究从课题的意义上提出,是中学语文教学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对完善中学语文教学的系统性上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课题组设立了这样的实施方案:第一阶段(2014年5月-2014年7月): 小课题申报、前期准备。1、该阶段主要是选题和论证阶段,确定了课题方向,并对课题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2、课题组成员探讨初高中语文教材,并认真学习初、高中新课程标准第二阶段(2014年8月-2014年9月):根据课题组成员的实际情况,做好分工合作;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研究心得、理论文章等,经过集体讨论,完成开题报告。第三阶段(2014年10月-20

11、14年12月):利用多种形式巩固研究成果,完成中期小结。第四阶段(2015年1月-2015年5月):利用课题组周例会、集体备课会分享课题组成员研究成果;使用多样化评价测量手段,总结研究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研究心得、理论文章等,并做好资料归档整理。整理小课题资料。整理过程性材料,结题。六、研究成果预期:课堂教学仍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因而语文课堂的教学方法衔接是衔接教学的重要部分,通过课程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针对高一新生教学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摸索,在教学方面能取得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当然,高中语文教学的艰难起步和运行过程不仅靠知识的衔接,也不仅靠

12、两个学段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的衔接,要靠高中语文老师主动衔接的意识和行动。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实践教学中,要实现初高中语文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衔接,就必须脚踏实地从“衔接点”出发,在实践教学中一以贯之,初高中语文教学有效衔接的困惑就会云开雾散。我们希冀这些成果与体会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以在实践中检验并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七、研究成果表现形式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还有其他表现形式: 研究心得、教研论文:探讨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方法、教学策略、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教师的有效教学与学生有效学习等问题。 初高中语文衔接教学研究资源库的初步构建与形成。 公开课:课题组成员针对不同板块的研究内容开展公开课,以教学试点的形式进行示范教学。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1,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版 权 所 有,侵 权 必 究 联 系Q Q68843242 本页为自动生成页,如不需要请删除!谢谢!如有侵权,请联系68843242删除!侵权必究 联系QQ6884324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