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521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小学七年级语文上册28《女娲造人》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女娲造人课 题女娲造人课时一课 型新授修改意见教学目标1、 识记生字词、作者及神话相关文学常识;2、 复述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3、对比阅读,感受想象的作用(习题一);4、体会文中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受。(习题二); 5、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感受神话人物的特点;6、发挥想像,创作神话 。教学重点目标2、复述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目标3、对比阅读,感受想象的作用(习题一)教学难点目标5、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感受神话人物的特点 。目标6、发挥想像,创作神话 。 学情分析通过六年的语文学习,初一学生能复述课文,但会有遗漏;能通过对比找出文中的想像部分,能发挥想像扩写故事,

2、但写作质量不高。学法指导 朗读、默读、复述、查找勾画、写作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补救措施修改意见一、展示图片 导入神话1、“欢迎走进神话王国”,猜一猜,这些图片是什么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辟地、 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 哪咤闹海 2、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神话传说?1、看图片回答。2、说出自己知道的神话传说,相互交流。二、识记作者及神话相关文学常识。1、关于神话(1)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2)神话是古代劳动人民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不能正确地解释而通过想象创造出来的故事。(3)神话特点:A、它是以事实为基础的。B、充满奇妙的想象

3、和幻想,非常有趣。C人物形象,大多具有超人的力量,人性与神性相统一。(4)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通过想像、幻想变成神话。2、作者简介 袁珂(19162001)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神话学会主席、国际知名学者,当代中国神话学大师。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山海经校注等。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课文选自神话故事新编。 3、用作者的话,导入女娲补天 “我根据风俗通里的有关资料改编了一个女娲补天的故事,请你们翻开课文读一读,切盼你们的回应:你们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如果喜欢,请把它推荐给你的朋友。”作者 袁珂 观看、记忆个别学生找不到记忆重点。教师强调神话文体与作者袁珂的关键词

4、。3、 制订学习 目 标1、 要求学生根据单元提示、课前提示、课后习题制订目标2、教师展示学习目标 (1)识记生字词、作者及神话相关文学常识。 (2)复述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 (3)对比阅读,感受想象的作用(习题一) (4)体会文中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受。(习题二 (5)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感受神话人物的特点 。 (6)发挥想像,创作神话 。 (习题三)1、学生通过自行制订、小组讨论等方式明确目标。2、学生观看领会,明确目标。学生制订目标不全面。指导学生从单元提示、课前提示、课后习题制订目标。四、完成目标1:识记生字词1、展示“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女娲nw:传说中造人、补天的

5、神。 莽莽榛榛mngmngzhnzhn:草木丛生的样子。寂寞j m:一种介于孤独,落寞之间的思绪。冷清孤单;清静。蓬勃png b :繁荣,旺盛。澄澈chngch,:清澈透明。掺和chn huo:混杂。犹言参与。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东西和在一起。揉团 ru tun 把某个东西用力挤压揉成一团。泥潭ntn :是指暴风雨所留下的小污水坑。绵延minyn:一个连着一个,接连不断。延续不断。 幽光yu gung:潜隐的光辉。常用以指人的品德。昏暗的光亮。 神通广大shntng-gungd:本为宗教称神道法力无边、无所不能。泛指本领极大。 眉开眼笑 mi ki yn xio : 眉头舒展,眼含笑意。形

6、容高兴愉快的样子。 2、指导学生记忆学生对照自己的预习作业本进行订正、记忆。个别生字比较繁难,学生掌握不好。教师强调重要词语。五、完成目标2:复述故事情节,初步感受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1. 安排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2、 指导学生列出复述要点:(1)女娲为什么要造人?(2)女娲是怎样造人的?(造人的过程是怎样的)(3) 如何使人类繁衍?3、安排学生复述4、教师出示复述提纲 原因 荒凉寂寞,添点生气(1、2)女娲造人 过程 揉团黄泥造人(5) 挥溅泥点造人(15) 男女婚配造人(18)5、播放视频1、 学生根据复述要点,复述课文。2、观看视频,加深印象。学生复述不全。可提前展示复述提纲,

7、或观看视频。六、完成目标3:对比阅读,深入感受想象的作用。(课后习题一)1、出示风俗通中关于女娲造人的记载及译文(1)古文版本: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传说是人面蛇身,创造了人类)抟(tun,把某种东西揉成圆形)黄土作人。剧务(工作剧烈繁重),力不暇供(用上所有的力量还来不及供应),乃引(牵、拉)绳絙(gng)于泥中,举以为人。女娲祷神祠祈而为女媒,因置婚姻。(2)译文:通常说天地开辟以后,还没有人类。女娲揉团黄土造成人。这项工作太费力了,女娲忙不过来,就把一根绳子放到泥浆中,拉出来,溅出的泥点子就成了人。女娲在神祠里祷告,祈求神任命她做女媒。于是女娲就安排男女婚配。2、安排学生找出课文

8、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出作者的想像力3、学生展示4、教师归纳(1)造人动机的产生(2)造人的具体过程(3)人造出后的欢快场面(4)女娲的情绪和心理(5)作者的评述1、 学生自主找寻、相互交流。2、学生观看,对比。学生找寻不全或表述不完整。加强遣词造句训练。七、完成目标4:体会文中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受,感受想象的作用。(课后习题二)1、 速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文中表现人类诞生的喜悦心情的句子,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2、 学生展示3、 教师归纳 1、第一个造出的人的快乐表现;女娲的快乐表现; 2、挥溅泥点造人的欢乐场面; 3、喊“妈妈”的场面。 4、请学生模仿文中人物喊“妈妈”,读出喜悦的心情。

9、1、学生自主找寻、相互交流。2、 学生观看,对比。3、学生读。八、完成目标目标5:体会女娲神性与人性,感受神话人物的特点 。1,布置阅读任务(1)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神”性?(2)故事中哪些内容体现出女娲的“人”性?2、学生展示3、教师归纳一天变化七十次揉黄泥造人 “神”的非凡能力和神奇方法 想象大胆奇特挥洒泥浆造人寂寞孤独自豪欣慰忙碌疲倦 “人”的心理、情感、活动 想象真实合理 1、学生阅读课文,查找句子,相互交流。2、学生观看,对比。九、完成目标6:发挥想像,创作神话 1、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人类诞生的故事(课后习题三)2、 抽学生回答3、 对比阅读 女娲造人与伊甸园里,这两篇

10、神话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 上帝在创造天地和万物以后,在第六日造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用地上的尘土造一个人,往他的鼻孔里吹一口气,有了灵气,人就活了。能说话,能行走,上帝给他取一个名字叫亚当。 后来,上帝决定为亚当造一个配偶,以便帮助他工作。于是,上帝在亚当睡觉时,抽了亚当的一根肋骨造成一个女人叫夏娃,做了亚当的妻子。从此,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里无忧无虑,过着和谐美满的生活。4、 抽学生回答5、 神话创作 作业1.发挥想像,请你对女娲造人的动机和经过做另一种推测,说说你编的女娲造人 ,和袁珂比一比。 作业2:发挥想像,扩写淮南子姮娥奔月 后羿在西王母娘娘之处得到了能够脱离死亡的仙丹,但是后羿的妻子嫦娥却偷偷的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居住于此,变化为蟾蜍,这就是人们传说中的月之精灵。 1、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思考回答。3、学生选择作业并构思。十、布置作业在作业1与作业2中任选一个,进行扩写;也可自创其他内容的神话。学生课后完成。板书设计参考书目及推荐资料上古神话演义希腊神话故事教学反思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