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4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30737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8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4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4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4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历史复习之大题精做14 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与发展(学生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国有化曾经对饱受30年代大危机磨难的英国公众有很大和阶级差别。国有公司数目不多,但拥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垄断了全部的电力、煤炭、铁路、邮政、电信,控制了造船、飞机制造和钢铁业的大部分。1979年,国有企业产值占GDP的101980年,通过竞争法,取消国有企业垄断权。撒切尔政府推行三个阶段的私有化,先易后难,分步推进,使国有企业由垄断行业的“看管者”向市场经济中的“竞争者”过渡。 摘编自侯珺然试论英国的国有企业改革等 材料二 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份文件,开启了国家层面的国有企业改革。 1987年第一季度,预算

2、内工业企业成本比上年同期上升5,亏损面增加40,财政收入下降 23。这似乎是经济滑坡的预兆。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并经国务院原则同意的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草案)。 摘编自汪海波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进程 (19792003年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二战后推行国有化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英两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同之处,并说明其改革目标的不同。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21年底,苏俄使者马林在张太雷的陪同下会见了孙中山。马林介绍了新经济政策的情况。孙中山评价到“此种

3、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方资本主义支持失败后,转而投入了苏俄的怀抱,走上了联俄的道路。 摘编自再论第一次国共合作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角度 材料二 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而是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逐步完善起来的。新经济政策允许经济活动有某些自由,承认商业、商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摘编自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 材料三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为后人的探索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尽管它实施后也收到了相当显著的经济实绩,当时终未能在苏俄社会成规模地引入市场因素。二战后的50年代中期,赫鲁晓夫改革一度为高度僵化

4、体制下的苏联注入了活力,但是这一代人对改革缺理解,并由于战略、政策乃至作风上的失当所带来的动荡,使改革不可能继续下去。马绍雷二十世纪的俄罗斯 (1)据材料一,概括孙中山对新经济政策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对中国革命形势产生的影响识,分析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 (3)据材料三,概括苏俄(联)经济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综合材料二、三,谈谈苏俄(联)经济政策调整给你带来的启示。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79年,撒切尔当选为首相,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撒切尔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取消石油等领域垄断,废除了多项限制经济活动的规定。大量削减福利开支,扩大公共品市场化。英国经济增长从

5、1982年的2.2%回升至1988年的5.9%,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但由于大量国有企业倒闭,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19841985年,撒切尔政府关闭非盈利煤矿,停止对煤矿工业的政府补贴,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在她第3任期内,英国政府自50年代以来的财政赤字终于转为盈余。材料二 1978年到1984年,城市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扩权让利,使企业拥有一定的经营自主权。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突破把计划同市场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1984年到

6、1988年,国家指令性计划工业产品品种由1123种减至50种。1983年后,私营经济成批出现。1988年,国家以法律形式确认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1990年,资产超百万元的私营企业已经达到453万个。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摘编自王玉茹中国经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的影响。(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撒切尔政府经济改革和中国经济改革措施的相似之处,并说明各自的历史背景。1【答案】(1)大危机的冲击;相同之处:都在经济遭遇重大困难的背景下进行;改革都按阶段分步推进;都注重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改革行为;都注

7、意引进竞争机制;都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改革目标不同:中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英国是完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解析】(1)据材料一“国有化曾经对饱受30年代大危机磨难的英国公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可知大危机的冲击;据所学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危机后成为西方经济思想的重要理论可知凯恩斯主义(国家垄断后需要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以恢复经济可知二战后恢复经济的需要。 (2)第一小问相同之处,据材料一“国有化曾经对饱受30年代大危机磨难的英国公众有很大的吸引力”另据所学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极大打击,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经济发展可知都在经济遭遇重大困难的背景下进行;据材料一“1979年开始国有企业改

8、革”“1980年,通过竞争法,取消国有企业垄断权”“撒切尔政府推行三个阶段的私有化,先易后难, 分步推进”、材料二“1979年7月,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1994年 11月初.关于选择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方案(草案)”可知改革都按阶段分步推进;据材料一“竞争法”、材料二“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可知都注重运用法律法规,规范改革行为;据材料一“1980年,通过竞争法”、材料二“198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普遍推广承包经营责任制”可知都注意引进竞争机制;据

9、所学撒切尔夫人的经济举措,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都促进了经济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第二小问不同,据所学知识,英国国企改革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中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可知改革目标不同:中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英国是完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点睛】本题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十一届三中全会与经济体制改革属于横向比较型非选择题,解答此类试题要在解读史料基础上对教材内容的重新整合,在做此类题时要善于运用历史理论进行分析判断。经常用的基本理论有共性和个性关系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原理,量变与质变的原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要从同中找异,从异中求同。1【答

10、案】(1)认识: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原则一致。影响:推动了三大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国共合作的实现。(2)原因:没有形成完整和系统性的政策;对恢复商品市场关系结果的不同认识。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恢复和稳定政治形势的需要。 (3)影响: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未能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长期僵化的经济模式启示:经济模式的探索要形成科学理论;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结合国情和实际。【解析】(1)第一小问认识,据材料一“此种新经济政策,其精神与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不谋而合”得出新经济政策与民生主义原则一致;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动三大政策的出台,有利于实现国共合作。 (

11、2)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新经济政策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完整的政策体系”得出没有形成完整系统性的政策,据材料二“以斯大林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对新经济政策总体上持否定的态度,把它看成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年年不忘限制以致取消新经济政策”得出对恢复商品市场关系结果有不同认识;第二小问必要性,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恢复和稳定政治形势的需要。 (3)第一小问影响,据材料三“尽管它实施后也收到了相当显著的经济实绩,当时终未能在苏俄社会成规模地引入市场因素”得出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未形成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据材料三“但是这一代人对改革缺理解,并由于战略、政策乃至作风上的失当所带

12、来的动荡,使改革不可能继续下去”得出没有改变长期僵化的模式,改革最终失败;第二小问启示,结合所学知识得出经济模式的探索要形成科学理论;经济政策的调整需要结合国情和实际。2【答案】(1)影响:促进了英国经济增长;降低了通货膨胀率,使英国摆脱了经济滞胀;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失业率;一度激化了社会矛盾。(2)相似:在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减少政府干预,注重市场作用;在所有制方面,推动私营经济发展。背景:英国: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社会福利支出庞大,造成沉重经济负担;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中国: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缺乏活力,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学习借鉴西方资本主义

13、国家经济模式;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入;打破旧有思想观念的束缚。【解析】(1)“影响”,根据材料一“大量削减福利开支”得出缩减了政府开支,减轻了财政负担;根据材料一“经济增长从1982年的一2.2%回升至1988年的5.9%”得出促进了英国社会经济的增长;根据材料一“通货膨胀率从1980年的18%回落至1986年的3.4%”得出降低了英国社会的通货膨胀率;根据材料一“失业率由1979年的4.9%上升为1983年的11.7%,此后逐渐有所下降”得出英国社会失业率降低;根据材料一“煤矿工会发动了362天的罢工”得出英国社会矛盾一度激化。(2)第一小问“相似之处”,根据材料一及材料二的相关信息,从所有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组织答案;第二小问“历史背景”,英国方面,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状况及社会福利的弊端等组织答案;中国方面,从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行等方面考虑。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