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1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3073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0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1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1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1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10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资料一 新疆是我国最大的番茄产区。产自该地区的番茄病虫害少、霉菌少、番茄红色素含量高,是加工番茄制品的上等原料。许多番茄制品企业到新疆投资建厂,为国际知名番茄制品公司提供大包装的初加工番茄制品。资料二 近年来,天津成为了新疆番茄制品与国际市场的番茄制品中转站。新疆出产的番茄产品有90%通过天津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随着出口额的提高,许多新疆的番茄制品厂企业在天津设立分厂和销售中心,使新疆的红色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1)简析图中南部地区多季节性河流的原因。(2)简析图示地区种植番茄的有利条件。(3)简析天津成为内陆番茄制品与国际市场中转站的有利条件。(4)近几年新疆南部

2、盆地地区荒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简析其原因。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澳大利亚东南部(下图阴影部分)是丛林火灾(指在草地、灌木或森林地区的不受控制的火灾)多发的地区。2015年1月16日发生在阿德莱德附近的一场丛林大火,烧毁了418000公顷森林,2400栋房子。下图为该日澳大利亚附近海平面等压线图。控制性燃烧是在野外人为的点燃较小的火,燃烧枯枝落叶和植被,但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控制性燃烧被认为能有效预防和抑制丛林火灾的发生,减轻丛林火灾造成的损失。研究表明,在澳大利亚、美国西海岸等丛林火灾多发地区,控制性燃烧还能增加生物的多样性。(1)分析此次丛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2)说明控制性

3、燃烧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3)指出减少丛林火灾发生的措施。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云南石林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地貌的经典样板而举世闻名。在石林广袤的土地上,有雄奇的峰林、湖泊、瀑布、溶洞。天造奇观,美不胜收。材料二 内蒙古阿斯哈图石林处于大兴安岭向西部草原的过渡地带。阿斯哈图石林主要在冰川与冰川融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是世界上罕见的花岗岩石林,浑厚粗犷,千姿百态。材料三 下图为“云南石林和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图”。(1)简述两处石林景观区的气候类型及其气候特征。(2)说明形成阿斯哈图石林景观的地质作用过程。(3)简述云南喀斯特地貌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4)针对两地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

4、各自在经济发展中应防范的生态问题。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6年8月份,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一处位于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JLS149#号桩出现42米外露。为防止管道外防腐层长期暴露以致降低使用寿命,需要及时对管道进行覆盖。下图为该次水土流失和管道覆盖工程示意图。示意图中所用生态袋是由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在工程中,就地取土或其他填充物将生态袋填装满后,码砌到高陡山坡地表,用以防治水土流失。从施工后至2017年7月,近一年的监测,生态袋覆盖区达到“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预计57年后,该工程所用

5、“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1)说出短时强降雨后吕梁山区河流的水文变化。 (2)分析上述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特性的原因。 (3)指出监测人员得出“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 (4)说出后期补种灌木等树种的目的。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山东省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曾是历史上著名的黄泛区和风沙灾害区,一段时期内林木稀少、生态恶化。20世纪50年代,风沙区营造人工林;60-70年代,营造农田防护林、桐粮间作;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大力开展林业生产,林业生产进入快速发展期;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农民学习外地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始建立木材加工厂。20

6、04年菏泽市成为中国林产品交易会的常设会址,林产品加工业初具规模,形成了以桐木、杨木、杞己条为主要原料的近3000家加工企业和上万个木材加工点。随着木材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当地木材面临供需矛盾的问题。(1)简述20世纪90年代前后菏泽市人工林主要功能的转变。(2)说明菏泽市林木加工企业数目多的原因。(3)分析菏泽市木材加工业发展过程中林业资源的变化。1 【答案】(1)地处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多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冬季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少,河流断流。(2)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有灌溉水源;夏季温度较高,热量充足;生态环境好,产品污染少;(写出其中3点

7、)但水源不足限制大规模的发展。(3)地理位置优越,有良港,便于出口;与新疆有铁路连接,方便运输;经济水平高,商业、服务业发达,配套设施完善等。(4)人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植被枯死,土地荒漠化加剧。【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区域分析。(1)图中区域地处内陆,离海洋远,降水少,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多冰雪融水,河流水量大;冬季,图中南部地区气温低,冰雪融水量少,河流断流,因此区域多季节性河流。(2)图示地区种植番茄的有利条件从气候中的光热、温差及区域生态环境较好等方面分析即可。图示地区位于西部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有

8、灌溉水源;夏季温度较高,热量充足;生态环境好,产品污染少;但水源不足限制大规模的发展,本题只要求有利条件。(3)天津成为内陆番茄制品与国际市场中转站与天津港口条件、直辖市、交通、科技等条件优越有关。天津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有良港,是个港口城市,便于出口;天津与新疆有铁路连接,方便运输;天津属于直辖市,经济水平高,商业、服务业发达,配套设施完善等,这些条件使天津成为内陆番茄制品与国际市场中转站。(4)近几年新疆南部盆地地区土地荒漠化加剧与经济发展、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有关。近几年新疆南部盆地地区随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破坏植被、缺水大面积植被

9、枯死,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2 【答案】(1)1月份澳大利亚为夏季,气温高;处于高压的控制之下,气候干燥,降水少;等压线较密集,风力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植被较丰富,可燃物质多;人口较密集,人类活动易引发火灾。(2)控制优势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烧死病虫害,减少森林疾病;改善大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燃烧的灰烬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某些植物种子传播和发芽。(3)生物措施:种植不易着火的植物、营造混交林等,阻隔和控制火线的蔓延;工程措施:设置防火隔离带、修建道路防火工程等;管理措施:加强火源管理;加强丛林火灾预报预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防火意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森林资源开

10、发与保护,意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和整合信息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1)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主要从气温、降水及人类活动角度分析。1月份澳大利亚为夏季,气温高;处于高压的控制之下,气候干燥,降水少;等压线较密集,风力强;该地为地中海气候,植被较丰富,可燃物质多;人口较密集,人类活动易引发火灾。(2)控制性燃烧能增加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要从病虫害、生产空间及土壤肥力等方面分析。控制性燃烧可以控制优势植物,增加生物多样性;烧死病虫害,减少森林疾病;改善大型野生动物生存空间;燃烧的灰烬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植物生长;促进某些植物种子传播和发芽。(3)减少丛林火灾发生的措施主要从提高意识、加强管理及生物工程

11、措施方面分析。种植不易着火的植物、营造混交林等,阻隔和控制火线的蔓延;设置防火隔离带、修建道路防火工程等;加强火源管理;加强丛林火灾预报预警;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公民防火意识。3 【答案】(1)云南石林景观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年降水相对较少。(2)岩浆侵入冷凝形成花岗岩;地壳抬升;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和风化。(3)地表崎岖,土层薄,不利于种植业发展;地下多溶洞暗河,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地表水渗漏多,地表水资源不足。 (4)云南石林地区:水土流失(石漠化) 阿斯哈图石林地区:草原破坏(土地沙化)。【解析】本题以

12、两处石林景观区为背景资料,考查区域特征差异的比较,涉及到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特征的描述、地质作用过程的还原、影响经济发展原因分析等。解题时要注意抓住两区域的独特的地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1)云南石林景观区位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西北风影响,低温少雨;根据材料,“内蒙古阿斯哈图石林处于大兴安岭向西部草原的过渡地带”,因此阿斯哈图石林景观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内陆,受大陆气团的影响,夏热冬寒,年降水相对较少。(2)根据材料,“阿斯哈图石林主要在冰川与冰川融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是世界上罕见的花岗岩石林”,故其形成过程为岩浆侵入冷凝先形成花岗岩,然后

13、经抬升至地表,受外力作用形成地貌;根据材料,外力作用有冰川侵蚀、流水侵蚀、风力侵蚀和风化等。(3)喀斯特地貌主要是由于石灰岩经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它造成地表崎岖,地下多溶洞暗河,不利于基础设施建设;石灰岩成土慢,土层薄,土壤贫瘠,不利于种植业发展;石灰岩地表水渗漏多,地表水资源不足等,制约着经济发展。(4)云南石林地区由于气候、岩石、地形等特点,水土流失严重,岩石裸露,形成石漠化;阿斯哈图石林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处于过渡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易造成草原破坏(土地沙化)。4 【答案】(1)流速加快;径流量增大;河水含沙量增大;洪峰提前。(2)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区,年降水量较少;坡度较大,地表径

14、流快,地表存水量少;位于阳坡,夏秋季光热充足,地表水蒸发量大;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冬季降雪较少,冬春季节干旱;海拔高,地处偏远,难以进行人工灌溉和养护;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3)山体坡度保持稳定;水土流失得到控制;内部管道保护完好;地表植被得以恢复。(4)灌木适合当地的干旱环境;提高植被对水土保持的能力;增加和保持生物多样性。【解析】考查河流水文特征,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水土保持的生态袋工程措施及效果,灌木的特点及生态环境效益。(1)读材料可知,山西吕梁山区遭遇短时强降雨,坡度40的南向坡地发生严重水土流失,使吕梁山区河流水文特征发生明显变化,首先严重水土流失会直接导致吕梁山区河流水文的含沙量增

15、加,同时短时强降雨后,山地坡度大,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且入河速度加快,短时间内汇入河流水量增多,使径流量增大,流速加快,洪峰提前。(2)地域环境差异导致植被不同,植被对环境具有适应性,山西吕梁山区位于黄土高原地区,地处内陆的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较少,土壤干旱,地下水位低。读材料可知,该工程位于吕梁山区海拔1300m、坡度40的南向坡地,地形坡度较大,降水形成的地表径流快,下渗量少,表层土壤储水少;吕梁山南向坡地位于阳坡,夏秋季阳坡蒸发量大,冬季位于背风坡,降雪较少,冬春季干旱;地处海拔1300m,地势较高,且地处偏远,灌溉条件差,养护不便。综上所述可知,工程所选草种需具备“常年耐旱”的特性。(3)“工程和生态效果良好”的依据是破坏后的生态环境经整治后生态环境稳定,生态效果良好。生态袋是优质塑料原料制成的网格状袋子,具有透水透气不透土的特性,覆盖区地表植被得以恢复,控制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山体坡度保持稳定,将中石化榆济天然气管道保护完好。 (4)读材料可知,几年后工程所用“生态袋”将发生大批量破损,需在破损前补种灌木等树种,其目的是灌木的环境适应性强及灌木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当地的环境干旱,灌木耐旱,需水量较少,利于存活,以致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强水土保持能力,使生态环境得以逐渐恢复,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5 【答案】(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