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4 岩石圈(学生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30566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9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4 岩石圈(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4 岩石圈(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4 岩石圈(学生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届高考地理复习之大题精做4 岩石圈(学生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地壳运动及外力作用是影响黄河冲积扇沉积物剖面特征的主要因素,在相对稳定的地质环境下,沉积物沉积的过程在时间上是连续的。黄河冲积扇沉积的第四纪松散的土层厚达3050米,其底层为分布稳定的黏土和粉质黏土,不易透水,其上为冲积形成的粉砂、细砂和中砂组成的松散含水介质中。该地区城市多分布在山麓地势较高的冲积扇地带。历史上黄河下游多次决口改道。左图示意黄河冲积扇分布图及城市A和B一线冲积扇剖面示意图,右图示意城市C附近理论与实际沉积剖面图。(1)黄河下游曾多次决口,简析黄河下游易决口的自然原因。(2)描述冲积扇城市A和B一线沉积颗粒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形成原因。(3)判

2、断城市C附近岩层的沉积在时间上是否连续,并从地质作用推断其成因。(4)分析山麓冲积扇有利于城市建设的自然条件。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左图示意该县部分地区地形分布。县城北侧的城隍庙(右图)建在长安河的江心洲上。历史上,该县城及周边地区常遭洪水袭击。1926年7月,该县大雨连绵七天七夜,老城区东城墙被冲塌数处,致使民房和良田被淹,损失惨重,而城隍庙却安然无恙,其主要原因是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高达数米。(1)分析宁陕县城易遭洪水袭击的原因。(2)绘制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右图中西河道的剖面示意图(含水位线及河床地形)。(3)解释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西河

3、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4)指出1926年7月洪灾发生时江心洲两侧的东、西河道中水量较小的河道,并说明判断理由。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亚速海是世界上最浅的海,海盐度低,沿岸有常年存在的海流,海底地形普遍平坦,冬季受极地冷空气影响盛行偏北大风,夏季较干燥。西部有狭长的沙嘴(从陆地凸入海中的狭长沙滩)与锡瓦什湾相隔(如图)。锡瓦什湾海水盐度很高,大部分水体深度在0.5米到1米之间,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1920年11月7日,苏俄红军步兵突破了被防守克里米亚半岛的白军自恃为“天险”的锡瓦什湾,打响了解放克里米亚半岛的战役。(1)简析图

4、中狭长沙嘴的成因。(2)说明“锡瓦什湾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的自然原因。(3)推断当时白军自恃锡瓦什湾为“天险”的原因。4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下图是新疆和田区位略图。和田是著名的“玉石之都”。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昆仑山高山地区,乙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秋季又是在此拾玉的最佳季节。(1)结合地形条件,说明甲处狭长区域没有冰川分布的原因。(2)说明乙处河滩玉石富集的外力作用过程。(3)分析秋季成为乙处最佳拾玉季节的自然原因。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世界上有许多谷地,从形态上看,有“U”型谷,如挪威峡湾;有“V”型谷,如雅鲁藏布江谷

5、地;有“U”型谷,如东非大裂谷。谷地对气候、生物、水文等影响很大,河谷往往也是人类活动集中的地区。材料二 图甲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某河谷剖面简图,该谷地沿线无断层。材料三 图乙为美国西北部奎茨河及等高线分布图,该河谷植被茂密,被称为温带“雨林”,是美国大陆“最潮湿”的地方。(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明图甲中该形态河谷的形成过程。 (2)河谷地区有大量河底沉积物,请你指出河底沉积物在空间上和颗粒上的特点。(3)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说明奎茨河谷“最潮湿”的原因。1 【答案】(1)黄河由峡谷进入平原,比降减小,流速降低;泥沙堆积加剧,造成河床抬升,水位上涨;汛期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

6、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2)自西向东颗粒逐渐减小,自西向东沉积物厚度逐渐变小。原因: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沉积发生中断(沉积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由于地壳运动,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风化剥蚀后,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继续接受沉积。(4)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城市工业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平坦,土地资源丰富,也便于城市规划建设;冲积扇沉积物的组成使地下水量大且易于保存;结构较松散的沉积层为城市建设提供广阔地下空间资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解析】(1)主要从泥沙沉积造成的地上河进行分析,黄河进入平原,地势平坦,流速降低,

7、泥沙容易沉积;泥沙堆积加剧河床抬升,水位上涨;加上夏季多暴雨,河水水位上涨加剧,对堤岸压力增大,容易造成决口改道。(2)泥沙沉积与河流的流速有关,流速大沉积的颗粒大,流速小沉积的颗粒小,黄河冲出山口后,流速逐渐降低,颗粒大的先沉积且沉积较多,颗粒小的后沉积且沉积较少。(3)从图中看沉积发生中断(沉积不连续),缺失了P1地层。没有沉积主要是因为地壳上升运动,上升的地表容易受到侵蚀,先形成的P1地层被抬升后经过风化剥蚀,导致该地层消失,之后地壳下沉,继续接受沉积。(4)结合城市形成的条件分析,主要从地形条件、水源条件、防止洪涝灾害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山前冲积扇地势较高,不易发生洪涝灾害;冲积扇地形

8、平坦便于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冲积扇沉积物的组成便于城市地下工程施工,距离河流不远便于取水。2 【答案】(1)所在区域(位于秦岭南麓,)处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且强度大;地势起伏大,汇水速度快;县城地势较低洼,且多条河流在此交汇。(2)画出水位线(靠城墙一侧水位较高,以致于冲毁城墙)及河床地形(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床呈不对称的V字型,且靠城墙一侧较深)即可。见下图所示,仅供参考。 (3)降雨量大且历时长,长安河流量大。河道弯曲度大,东侧为凸岸,西侧为凹岸;与东侧相比,西侧流速较快,水位迅速上涨,明显高于东侧。(4)东河道。理由:东河道较窄;东河道(位于凸岸,)水深较浅;城隍庙未受洪水

9、影响,说明东河道水位较低。【解析】本题考查河流对聚落的影响。(1)陕西省宁陕县位于秦岭中段南麓,夏季风迎风坡降水多,图中显示有多条河流交汇,水量大,地势低平,排水慢,故易发洪水。(2)画出水位线(靠城墙一侧水位较高,以致于冲毁城墙)及河床地形(因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床呈不对称的V字型,且靠城墙一侧较深)即可。(3)西河道东、西两侧水位差异明显的原因可从图中看出一个是凹岸,一个是凸岸,水流速度和地转偏向力都不同。(4)可从河道位置、形态和深浅分析,另可从城隍庙未被冲来推测。3 【答案】(1)半岛河流不断携泥沙如海沉积;锡瓦什湾海底平、海水浅,海流挟带泥沙易沉积;堆积的泥沙不断随海流迁移,冬季的

10、偏北风与海流方向大体一致,起到推动作用,慢慢形成狭长的沙嘴。(2)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湾底淤泥厚,有机质多,微生物分解产生甲烷等“臭气”;夏季气温高,微生物分解作用更强;夏季干燥,湾内水位下降;夏季风力弱,水体的流动性更差。(3)湾面水域宽阔,渡海时间长;冬季寒冷大风,水温低,风浪大;湾内水浅不利于船只通行;湾底淤泥厚,不利于行进;散发腐臭气味,不利于长时间停留。【解析】(1)根据图示及材料可知,沙嘴的形成与河流携带泥沙入海、海流搬运、锡瓦什湾海底地平水浅、海流所携带的泥沙容易沉积等有关,冬季风力强劲,堆积的泥沙不断随海流迁移,冬季的偏北风与海流方向大体一致,起到推动作用,慢慢形成狭长

11、的沙嘴。(2)“海底有厚达5米的淤泥,由于微生物的作用,常散发出腐败的气味,夏季尤臭。”说明臭味主要来自水中淤泥以及沉积物的腐烂,夏季气温高,微生物生长活跃。“尤臭”说明气味难以扩散。夏季蒸发量大,降水少,湾内水位更浅;沙嘴阻挡了湾内外海水的交换,夏季风力较弱,稀释作用弱,臭味浓度大,难以扩散。(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锡瓦什湾成为“天险”,说明该海湾由许多不利于苏联红军涉水的因素。由材料可知,湾内淤泥黏重深厚,不利于步兵行进;冬季风强劲且寒冷,水体温度低;湾面宽阔,涉水强渡难度大;水位浅,不利于运兵船通行;气味腐臭,不利于人员长时间逗留。4 【答案】(1)地势低,气温偏高;

12、地形封闭,水汽不足。(2)(含有玉石的)岩体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再经过河流搬运(向下游运动),到达地形平缓处(乙处),(玉石)发生沉积。(3)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解析】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冰川成因分析,外力作用对玉石的影响以及拾玉最佳季节分析,需要结合到基础知识,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1)冰川是由终年积雪形成的,故冰川形成条件是有降水(降雪)、气温低;结合甲地等高线分布从地形入手分析该地气温高、降水少的原因。(2)玉石为变质岩,出露地表必然经过岩体的

13、破坏(风化、侵蚀)过程;源自4 000米以上的昆仑山的玉石,到达乙所在河滩,必然经历了河流的搬运与沉积过程。(3)秋季成为最佳拾玉季节,说明秋季此处玉多且出露河滩;结合河流夏季汛期搬运能力强,但此时河水水位高不易发现河床中的玉石,而秋季水位下降玉石出露分析即可。夏季河流(流量大)搬运能力强,玉石沉积的时间相对集中在夏季;秋季河流水位下降,玉石出露。5 【答案】(1)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有“U”型谷;后来冰川消退,谷地中的河流的下蚀作用明显,形成“V”型河谷。(2)从上游到下游,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颗粒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3)奎茨河谷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

14、,降水较多;该河谷位于太平洋东北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增温增湿;谷地向西敞开,谷底呈西南东北走向,有利于西风沿河谷深入,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水汽充足;奎茨河谷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解析】本题考查河谷的形成过程等关于河谷的问题,要求学生认真阅读材料并分析图示完成本题。(1)根据图甲中河谷剖面图,该地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纬度高,气温低,冰川广布,先是受冰川侵蚀作用,形成有“U”型谷。后来冰川消退,谷地中形成河流,受河流的下蚀作用影响,底部形成“V”型河谷。(2)受流水侵蚀作用影响,从上游到下游,河流的流速从上游向下游逐渐减少,沉积物的磨圆度越来越好,颗粒越来越细。沉积物有层理结构,分选性好,颗粒大的沉积在下层,小的沉积在上层。(3)读图,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判断,奎茨河谷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该河谷位于太平洋东北岸,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对沿岸气候增温增湿作用明显。从地形角度分析,谷地向西敞开,谷底呈西南东北走向,有利于西风沿河谷深入,抬升作用明显多地形雨,水汽充足。影响奎茨河谷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晴天少气温低,蒸发弱。该河谷的植被茂密,蒸腾作用强,空气湿度大。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