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20160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市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3.6铜及其重要化合物课时测试(含解析)3-6 铜及其重要化合物(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 100分)姓名: 班级: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再加入下列物质:FeCl3;Fe2O3;Cu(NO3)2;KNO3,铜粉溶解的是 ( )A只有或 B只有或C只有或或 D上述四种物质中任意一种【答案】D【解析】铜能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所以铜能在氯化铁溶液中溶解,正确;因Fe2O3能与稀硫酸反应:Fe2O3+3H2SO4=Fe2(SO4 )3 +3H2O,Fe2O3能与铜粉反应:Fe2(SO4

2、 )3+Cu=2FeSO4+CuSO4,所以铜粉溶解,正确;向稀硫酸反应加入硝酸铜后,溶液中含有氢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所以相当于溶液中含有硝酸,硝酸能和铜反应,所以加入硝酸铜后能溶解铜,正确;根据铜与稀HNO3反应,由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可知Cu遇到H、NO3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所以上述任何一种物质都符号要求,故选项D正确。2向27.2gCu和Cu2O的混合物中加入某浓度的稀硝酸0.5L,固体物质完全反应,生成NO和Cu(NO3)2,在所得溶液中加入1.0mol/L的NaOH溶液1.0L,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沉淀质量为39.2g。

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4mol/LC产生的NO在标准状况下的体枳为4.48LDCu、Cu2O与硝酸反应后剩余HNO3为lmol【答案】D【解析】在所得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此时溶液呈中性,金属离子已完全沉淀,溶液中溶质为NaNO3,n(NaNO3) n(NaOH) 1.0mol/L1.0L 1mol,沉淀为Cu(OH)2,质量为39.2g,其物质的量为nCu(OH)2 39.2g98g/mol 0.4mol,根据铜元素守恒有n(Cu)+2n(Cu2O) nCu(OH)2,所以反应后的溶液中nCu(NO3)2 nCu(O

4、H)2 0.4mol。设Cu和Cu2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mol、ymol,根据二者质量有 64x+144y 27.2,根据铜元素守恒有x+2y 0.4,联立方程解得x 0.2,y 0.1。ACu与Cu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2mol:0.1mol 21,A正确;B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3n(NO) 2n(Cu)+2n(Cu2O),所以3n(NO) 20.2mol+20.1mol,解得n(NO) 0.2mol。根据N元素守恒可知n(HNO3) n(NO)+ n(NaNO3) 0.2mol+1.0mol/L1.0L 1.2mol,所以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c(HNO3) 1.2mol0.5L 2.4m

5、ol/L,B正确;C根据选项B计算可知n(NO) 0.2mol,所以标准状况下NO的体积为0.2mol22.4L/mol 4.48L,C正确;D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与硝酸铜反应,剩余的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最后为硝酸钠溶液,根据氮元素守恒可知反应后溶液中n(HNO3) +2 nCu(NO3)2 n(NaNO3),所以n(HNO3) n(NaNO3)- 2 nCu(NO3)2 1mol-20.4mol 0.2mol,D错误。答案选D。3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由于反应温度不同,用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能产生Cu或Cu2O,两者都是红色固体。一位同学对某次

6、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所得的红色固体产物做了验证,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加入试剂稀硫酸浓硫酸加热稀硝酸浓硝酸实验现象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无色气体无色气体和蓝色溶液红棕色气体和绿色溶液由此推出本次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的产物是 ( )ACu BCu2O C一定有Cu,可能有Cu2O D一定有Cu2O,可能Cu【答案】D【解析】已知酸性条件下有如下反应:2Cu+Cu2+Cu,向红色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红色固体和蓝色溶液,红色固体为铜,蓝色溶液为硫酸铜溶液,由此可推出原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对于溶液中的红色固体铜,一种可能是原来有一部分,Cu2O和硫酸反应生成一部分,另一种可能是全部由Cu2O和硫

7、酸反应生成的,因此可得出结论,红色固体里一定有Cu2O,可能有铜,答案选D。4工业上用洗净的废铜作原料来制备硝酸铜为了节约原料和防止污染环境,宜采取的方法是 ( )ACuCuSO4Cu(NO3)2BCuCuO Cu(NO3)2CCuCu(NO3)2DCuCu(NO3)2【答案】B【解析】解:A因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污染环境,且消耗酸较大,故A不选;B空气为原料,可节约原料,且整个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故B选;C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NO,污染环境,故C不选;D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同时生成NO2,污染环境,故D不选;故选B5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

8、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 ) 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减少SO2的污染B中选用NaOH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Ca(OH)2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中加水,观察颜色【答案】A【解析】A、上下移动铜丝,做到反应随用随停,节省原料,减少SO2的排放,故正确;B、两者反应没有现象,故错误;C、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澄清石灰水中Ca(OH)2的量较少,不能彻底吸收SO2,故错误;D、因为加的是过量浓硫酸,加入水,容易发生危险,故错误。6已知Cu(NO3)2受热分解为CuO、NO2和O2,把一定质量的Cu和Cu(NO3)2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与

9、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则混合物中Cu和Cu(NO3)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8:3 B3:8 C27:4 D4:27【答案】C【解析】设混合物中Cu和Cu(NO3)2的物质的量分别是xmol、ymol,则根据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与原混合物的质量相等可知64x188y(xy)80,解得x:y27:4,答案选C。7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 )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 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总数 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的浓度 A B C D只有【答案】C【解析】因Cu的质量相同,由于硝酸浓度不同,则反应速率不同,所以反

10、应完所需时间不同,错误;等物质的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中存在Cu2NO2,铜与稀硝酸反应中存在3Cu2NO,反应生成的气体体积不同,错误;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铜失去电子数相同,所以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相同,正确;物质的量相同的铜全部反应生成铜离子物质的量相同,溶液体积相同,所以铜离子浓度相同,正确;答案选C。8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等质量的硝酸铜:铜与稀硝酸反应;铜与浓硝酸反应;铜先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B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是C途径的制备方法是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D途径中被氧化的铜

11、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比是3:2【答案】B【解析】方案中节约原料,则反应需步骤简单,消耗原料较少,为防止污染环境,应尽量少产生或不产生污染性气体。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制备1mol硝酸铜需要8/3mol硝酸,生成2/3mol有毒的NO气体;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制备1molCu(NO3)2,需要2molHNO3,生成的2molNO2气体有毒,是污染性的气体;铜与氧气反应生成CuO,2Cu+O22CuO,氧化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和水,制备1mol硝酸铜,需要2molHNO3,且没有

12、生成污染性气体;则A根据铜原子守恒可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所消耗的铜的质量相等,A正确;B制备1mol硝酸铜,需要8/3mol硝酸;需要4mol硝酸;需要2mol硝酸,途径消耗硝酸最多,途径次之,途径消耗硝酸最少,B错误;C由方程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生成相同质量的硝酸铜,铜与浓硝酸反应速率最快,但消耗的硝酸最多,且造成较大污染,途径效果最佳,既不造成污染,又能提高HNO3的利用率,所以途径的制备方法是最符合“绿色化学”理念,C正确;D途径中铜与稀硝酸反应,根据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铜与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比是3:2,D正确,答案选B。9在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并微热,当

13、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并无任何变化。根据上述现象,确定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不溶物一定是CuB不溶物一定含铜,但不一定含铁C不溶物一定是FeD溶液中一定含有Fe2+,但不一定含有Cu2+【答案】B【解析】CuO和Fe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可能发生的反应有: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当反应停止后,滤出不溶物,并向滤液中插入一枚铁钉,发现铁钉无任何变化,说明滤液中没有硫酸和硫酸铜,不溶物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答案选B。10CuCl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是一种重要的催化剂。工业上,

14、由孔雀石(主要成分Cu(OH)2CuCO3,含FeS、FeO和SiO2杂质)制备CuCl的某流程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2O2将溶液1中Fe2+氧化为Fe3+,再通过控制pH转化为Fe(OH)3除去BSO32-将溶液3中的Cu2+还原,反应得到CuClCCO32-作用是控制溶液pH,促使CuCl沉淀的生成D若改变试剂加入顺序,将溶液3缓慢加入到含大量SO32-/CO32-的溶液中,同样可制取CuCl【答案】D【解析】孔雀石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亚铁、CO2和H2S,SiO2与酸不反应,滤渣1是SiO2,气体是CO2和SO2的混合气体,溶液1是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加双氧水将Fe2氧化成Fe3,然后加入NaOH调节PH值,使Fe3成为Fe(OH)3沉淀,则滤渣2为Fe(OH)3,溶液2为CuSO4,为了增加Cl的浓度,向溶液中加入NaCl增大Cl的浓度,溶液3是CuS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