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无答案)鲁教五四制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17071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无答案)鲁教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无答案)鲁教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无答案)鲁教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第3课远古的传说导学案(无答案)鲁教五四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华夏之祖学习目标1.了解炎黄联盟的形成、逐鹿之战,知道炎帝和黄帝部落联盟构成了华夏的主干。2.掌握黄帝、炎帝的发明,了解炎帝、黄帝对中华文明的贡献。3.理解、掌握“禅让”的含义,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学习重点黄帝、炎帝的贡献学习难点禅让制学习活动一、自主预习炎黄战蚩尤1、距今约四五千年,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激战,黄帝部落运用能辨明方向的最终打败蚩尤,从此_、_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炎帝和黄帝1、传说中的炎帝,号_,相传他发明了_等农具。教会人们_。黄帝,姓公孙,名轩辕。相传黄帝建造 ,制作,教人挖掘,发明。仓颉创造,伶伦制作 ,隶首发明

2、。他的妻子嫘祖发明。因此后人尊称炎帝和黄帝为 。海内外华人称自己为_。尧舜禹的禅让1、相传在黄帝之后,、依次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当时实行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_。2、禹当首领的时候,社会生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私有财产更多了,出现了贫富分化。约公元前_年,_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禹也从部落首领转变为奴隶制国家的_。世袭制代替了_。我国漫长的原始社会结束,_社会开始了。二、检查自主预习情况三、想一想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你学习?小组合作、展示2007年4月18日上午,万众瞩目的炎黄二帝巨型塑像落成庆典在郑州黄河岸边炎黄广场隆重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3000

3、0多人参加庆典。炎黄二帝塑像高106米,单眼长3米多、鼻高8米。以山为体,山人合一,浑然天成。塑像左侧为炎帝,广额纯朴,智慧慈爱,右侧为黄帝,威武刚强,气宇轩昂。炎黄二帝塑像包容了中华民族的崇高品质,体现了不屈不挠、勤劳勇敢和开拓前进的宏伟气概。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1)黄帝被“炎黄子孙”称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称呼他?(2)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为什么建在黄河岸边?(3)今天我们建造炎帝和黄帝巨型塑像有什么意义?参考答案:二、材料题:(1)人文初祖;炎黄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华夏族。(2)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黄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3)它的建成,将会大大增强全球

4、华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学习方法阅读教材,学生用蓝色笔在教材上划出相关内容,填空部分用红色笔圈起来,然后填写在导学案空白处。检查自主学习情况。5分钟时间进行识记,相互抽查结合材料归纳总结各组讨论后回答达标检测1大约在4000年前,黄河流域的两个重要部落是( )黄帝部落 炎帝部落 蚩尤部落 夏部落A B C D2传说中铜器和车船的发明人是( )A炎帝 B黄帝 C蚩尤 D嫘祖3有关黄帝、炎帝传说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是不打不相识B黄炎联盟后,共同战胜了蚩尤部落C黄炎联盟在长江流域生活、繁衍,构成了华夏族D华夏族就是汉族的前身4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华夏族的主体是( )炎

5、帝部族 蚩尤部族 黄帝部族 尧部族 A B C D5、“华夏子孙齐参拜,脉血胜于清水浓”。2005年5月,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到陕西祭拜“天下第一陵”,你知道他祭拜的是谁吗()A、炎帝B、黄帝C、舜D、尧6、下列人物,哪一个和历史上的禅让制没有关系()A、黄帝B、尧C、舜D、禹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炎帝、黄帝是我们的共同祖先,我们称自己为“炎黄子孙”B、我们尊称黄帝为“华夏之祖”“华夏始祖”C、我们尊称炎帝为“人文初祖”D、我们尊称蚩尤为“人文初祖”8、现今的华夏族是哪两个部落结成联盟发展而成的()(1)蚩尤(2)炎(3)黄(4)尧(5)舜(6)禹A.(2)(3)B.(1)(2)(3)C.(3)(4)(5)D.(5)(6)9、传说中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人是()A、黄帝B、尧C、舜D、禹10、尧舜禹先后做了部落联盟首领,他们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A、世袭制B、禅让制C、民主选举制D、人民代表选举制完成当堂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学习反思动脑筋:远古传说与历史事实有什么联系和区别?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