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赛马》教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317068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赛马》教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赛马》教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赛马》教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赛马》教案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赛马教学内容:1、聆听:赛马(二胡独奏曲)2、扩展与活动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教材分析:1、二胡,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2、赛马,黄海怀创作与1959年,1964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

2、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了表达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教学过程:我们都知道,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共同生活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在祖国的北方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生活在草原上,居住在蒙古包里,靠放牧为生。这个民族就是蒙古族。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节日,对于蒙古族来说,那达慕大会是他们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每年农历的6月,正是

3、草原上水草丰盛,牛羊壮硕的时候,草原人民为了庆祝丰收,在每年农历的6月初4举行盛大的文体娱乐大会。在那达慕大会上有各种各样的比赛。有摔跤比赛,射箭比赛,骑马比赛。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感受一下那达慕大会的现场盛况。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描述那达慕大会上骑马比赛的乐曲二胡独奏赛马。我们先来完整欣赏一遍全曲。这首赛马的主奏乐器是二胡,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这种乐器。二胡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拉弦类乐器,起源于唐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为他的音色优美,被广大人民群众而喜爱。并且被全世界的音乐爱好者称为“东方小提琴”。现在图上给大家标注的是二胡的构造。二胡是由琴和弓两大部分组成。在琴身的低端,是琴桶,

4、琴桶的前面要用蟒蛇皮蒙起来,琴桶上方长长的这根叫做琴杆,在琴杆的上方,有两根横插着的小木棍,叫做弦轴,在琴杆的顶端,微微弯曲的这个部分,是二胡的琴头。在琴身的前边,两根细细的丝线,是二胡的弦。二胡的琴弓,通常人们叫它弓子,是一根竹竿,将一束马尾撑起。演奏的时候,就用马尾与琴弦摩擦而出声。了解完二胡,我们再来了解一下这首二胡曲赛马的作者。作者名叫黄海怀,是我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与作曲家。黄海怀先生因为听了一首蒙古族的民歌红旗歌,受到了启发,将这首红旗歌加以改编,创作出了我们今天听到的这首赛马。那老师就为大家演奏一下这首红旗歌给大家听。听完这首红旗歌,我们再来完整听一遍赛马,加深一下对这首二胡名曲的

5、印象。完整欣赏过以后,我们进入分段欣赏。这首乐曲一共分为三段。首先我们来欣赏一下它的第一段。在听的过程中,请大家带着这四个问题去听。(听第一段,解决问题)在比赛的开始,每位选手都是心情激动,你追我赶,同学们想不想也来参加比赛?那就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做一回小小赛马手。(老师教声势动作,一起跟着第一段的音乐做。)刚才我们欣赏的是赛马的第一个段落,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下第二个段落。在听的时候请大家感受一下,和第一段相比,第二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那么这样的变化表达了赛马手们对家乡和草原怎样的感情?赛马这首乐曲中融合了好几种二胡的演奏技法,在音乐的第二段中充分体现了出来,我们就来看看,这一段

6、中都有哪些二胡的演奏技法。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课件演示6: 旋律(二)师: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赛马比赛开始了 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二),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 、舒展)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二),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

7、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师:这里,旋律(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

8、先的激烈场面。 (三)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课件演示7:旋律(三)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第三部分)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师:这部分音乐结尾时,节奏密集,速度更快,力度更强,表现了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四)乐曲小结。 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师: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课件演示8:结构图ABA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