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316723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探究世界的本质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后限时集训33探究世界的本质建议用时:45分钟(建议8分钟)1(自然界的物质性)2019年2月,国际期刊自然天文发布一项重大研究成果,我国天文学家首次通过恒星观测向人类展示银河系外盘惊人的翘曲结构。该成果更新了人们对银河系形状的认识,同时也对外盘起源提供了决定性观测证据,为我们最终理解像银河系这样的巨大盘星系如何形成和演化提供关键线索。该成果证明()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人的主观能动性能突破客规规律的制约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循规蹈矩ABCDA关键线索证明了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符合题意;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体现了

2、世界是物质的、是可知的,符合题意;我们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不能突破客观规律的制约,错误;“循规蹈矩”否认了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是错误的,排除。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下列选项中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关系C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D构成人类社会物质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客观的D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故选D。3(正确理解物质概念)列宁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

3、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这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物质就是物质的具体形态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感觉是物质存在的基础AB CDB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表明物质具有可知性,符合题意;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表明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符合题意;物质是对物质具体形态的抽象、概括和总结,错误;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说法错误。4(绝对运动)2019年4月18日13时01分,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发生6.7级地震。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运动是宇

4、宙间的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是物质唯一特性和存在方式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AB CDC“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这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在运动,没有不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不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符合题意;材料观点强调运动的绝对性,不强调运动的概念,与题意不符;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说法错误。5(相对静止)(2020成都一诊)光线是目前已知的宇宙中传播速度最快的物质,在空气和真空中,光速接近每秒30万千米。但在通过某些透明介质时,比如水或者玻璃时,由于折射的关系,光速会稍微减慢,但这种减速极其有限,根

5、本不可能被人们感知。而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整整持续了一分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B运动的绝对性和永恒性是有条件的C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D人们可认识和改造物质运动的规律A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晶体作为介质,将光“拘留”在内一分钟,说明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A项符合题意。运动是无条件的,B项说法错误。C项与题意不符。改造规律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D项说法错误。6(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任何物体在占据一个与自身体积相等的空间时是静止的。飞着的箭在任何一个瞬间都占据着与自身相等的空间,所以它是静止的。下列说法中,与此哲学观

6、点对立的是()A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B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力、我的经验C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D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干中的观点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D项体现了唯物论中运动和静止的观点,故与之对立的是D项;A项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C项属于形而上学的不变论。7(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新陈代谢水往低处流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B CDB属于现象的联系,不是本质的

7、联系,不属于规律;属于规律。8(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2020安徽十校联考)当前,我国各大中小城市商品房在供给量、需求量、价格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房地产调控一定要做到因城施策,不能以为越严越好。无论是紧还是松,都要针对特定对象,该紧的就要紧,该松的就应该松。这是因为()规律具有客观性,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根源于物质的唯一特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主动作为才能有意识地创造条件认识和改造客观规律规律是客观的,智慧应对才能摆脱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束缚AB CDA规律是客观的,人不能改造规律,错误;人进行任何活动都不可能摆脱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的制约和束缚,错误;我国对房

8、地产进行科学调控是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的体现,因为规律是客观的,其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符合题目要求。(建议7分钟)9(2019武汉调研)近年来,随着天体物理学的发展,天文学家发现了宇宙间许多的物质新形态,如暗物质、暗能量,但没有发现宇宙间存在所谓的“上帝”和诸神的活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人类产生之后,自然物的存在与发展依赖于人的意识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物质世界具有可知性世界是不是神创造的,还需进一步探究AB CDA题干材料证实了世界的物质性和可知性,符合题意;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客观性,

9、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错误。10(2019湖南调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全党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牢牢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这一论断蕴含的哲理是()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坚持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把握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B CDC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而不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说法错误;材料未体现事

10、物发展的曲折性,不选;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112018年8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老教授回信,就做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遵循美育特点”,这点非常重要。尊重艺术教育规律,是对专业人士的一个最大尊重,也是中央美术学院历来的优良传统。这是因为教育规律()存在于世界各个领域之中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违背教育规律就会遭到惩罚AB CDC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因此教育规

11、律是教育内部诸要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因此要遵循教育规律,正确;教育规律并不是存在于世界各个领域之中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不选;中“决定了”的说法错误,不选。12科学家称,他们已经发明了一种铝电池,若使用在智能手机上,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充好电。而且,这种铝电池较锂电池更为安全,与碱电池相比更为环保。科学家希望新研发的铝电池能取代目前笔记本电脑和手机中的锂电池。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才具有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依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客观事物,因而具有直接现实性人能够通过实践认识

12、规律和利用规律,造福人类AB CDD铝电池的发明及未来的使用,说明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依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符合题意。意识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无论是反映现象还是本质都具有主动创造性,错误。事物是客观的,人不能创造客观事物,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说法错误。(建议30分钟)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据联合国卫生组织提供的资料显示,工业发展中由于忽视环境保护,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每年有5 000万儿童因水污染死亡,每年有3 500万人因水污染患心血管疾病。现在,各个国家都逐步认识到了水资源的危机,正在想办法解决这一问题。2019年10月,某市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

13、组建了137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动,协助各地“河长”治水护水。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分析该市开展“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的必要性。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性”的知识,分析该市开展“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的必要性。考查考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及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根据水资源现状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组建了137支志愿服务队共同开展护河行动。结合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和方法论,对应材料进行分析即可。答案: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自然、顺应

14、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该市启动“青春护河五大行动”,正是根据本市水资源危机和污染的现状作出的正确决策,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的生动体现,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14城市是一个生命体。梁思成先生说过:“城市是一门科学,它像人体一样有经络、脉搏、肌理,如果你不科学地对待它,它会生病的。”如果说用钢筋水泥筑成的建筑是城市的肌体,那么,附着在建筑之上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与人文精神则是城市的精气神。肌体和精神交融汇合,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建筑。结合材料,运用规律客观性原理,谈谈对“城市是一个生命体”的认识。解析:解答本题,一是注意知识范围,细化运用规律的知识分析问题;二是结合材料的信息,从如何按规律办事的角度分析问题,如尊重规律、利用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等。答案: 规律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必须按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办事。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利用规律,要认真研究、科学对待城市发展规律,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促进城市物质与精神的和谐发展。-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