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经济增长

上传人:tang****xu2 文档编号:134312454 上传时间:2020-06-04 格式:PPT 页数:74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经济增长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精编》经济增长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精编》经济增长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精编》经济增长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精编》经济增长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经济增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经济增长(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增长 罗伯特 卢卡斯 Lucas R 在剑桥大学所作的 马歇尔讲座 上的讲话 印度的收入每50年翻一番 而韩国每10年翻一番 平均来说 一个印度人的收入将是他祖父的两倍 而一个韩国人的收入将是他祖父的32倍 我无法想象一个人看到这些数字时不会认为其代表了巨大的可能性 印度政府是否能采取某些行动使印度的经济像印度尼西亚和埃及的经济那样增长 如果能 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政策呢 如果不能 那么到底是哪些 印度的特性 使其无法这么做呢 这些问题中间所包含的人类福利含义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 一旦我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 我们就发现很难再去思考其他问题 经济增长是发展经济学要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 经济增长理论介绍

2、经济增长因素分析经济增长的阶段和限度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的三次大发展 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1940s 新古典增长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1950s 新增长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1980s 1 1哈罗德 多马模型 理论基础前提假设基本方程式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经济含义理论缺陷一个运用 1 1 1理论基础 哈罗德 多马模型的理论基础是凯恩斯的理论 哈罗德 Harrod R F 和多马 Domar E D 将其动态化 长期化 1 1 2前提假设 全社会只存在一个生产部门 一种生产技术 只生产一种产品 只有两种生产要素 资本K和劳动L 两者按照一个固定的比例投入生产 不能相互替代 v代表资本

3、产出率 v K Y K Y 由外在因素决定 规模受益不变 劳动L以不变的外生比率n增长资本没有折旧 所有的投资都形成新增资本储蓄S与国民收入Y呈简单的比例函数关系 S s Y s是储蓄率 也由外在因素决定 1 1 3基本方程式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 投资等于储蓄 I S于是 I S K两边同除以 Y 得 K Y v S Y s Y Y于是可以得G Y Y s v这就是哈罗德 多马模型得基本方程式 由于v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 因此储蓄和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保持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 1 1 4三个增长率和两个哈罗德问题 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 实际增长率 一定时期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 由

4、实际发生的储蓄率和资本 产出率来决定 G s v 有保证的增长率 由人们想要进行的储蓄水平和令投资者满意并与资本存量相一致的资本 产出率决定的增长率 由于增长率是在资本存量得到充分利用条件下实现的 所以被称为 有保证的增长率 公式表示 Gw Sd VrSd是人们在一定的收入水平下力求保证的储蓄率Vr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认为理想的资本 产出率 自然增长率 在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增长率格式表示是 Gn Sn Vn n n是人口增长率 是技术进步率 也都是由外在因素决定 第一个哈罗德问题 既然同时n 也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 那有保证的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之间难于一致 两者不一致时

5、 经济也会波动 如果Gw Gn 将会出现资本过剩 生产实际水平将低于预期水平 于是企业将在下一个时期减少投资 储蓄将大于投资 引起资本剩余或投资不足 引发经济衰退 Gw Gn则会引起资本短缺 需求膨胀的累积性经济扩张 产生通货膨胀和结构性失业 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从而实现充分就业的长期均衡增长 这种被罗宾逊夫人称为的 黄金时代 只有在 偶然的乐观情况下 才会出现 这就是第一个哈罗德问题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G Gw这种均衡是 刀刃上的均衡 因为一旦两者发生偏离 事实上是经常发生的 偏离不但不会自行矫正 还会产生更大的偏离 这也就是所谓的 不稳定原理 后人称其为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举例来说

6、第二个哈罗德问题的举例 举例来说 假定s 10 Vr 4 于是Gw 2 5 假定实际增长率G比有保证的增长率高0 1 为2 6 那么伴随2 6 的产出增长 加速器原理将要求4 2 6 的国民收入追加投资 投资将达到产出的10 4 而储蓄被限制在10 于是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0 1 导致投资超过储蓄0 4 而根据凯恩斯的理论 任何投资超过储蓄都将带来设备短缺 存量减少 刺激更多的投资 带来国民收入的进一步扩张 因此实际增长率超过有保证的增长率将导致实际增长率更快增长 反之亦成立 对均衡的偏离不是自行矫正 而是自行加重 1 1 5经济含义 哈罗德 多马模型在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把这一理论动态

7、化和长期化 提出了一个经济增长理论 重新唤起了人们对长期增长问题的研究 开创了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先河模型提出储蓄或资本的形成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变量 一个经济的增长能力依赖于一个经济的储蓄能力 政府可以通过调节储蓄水平 刺激资本积累来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该模型强调了经济不稳定的内生性 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特征就是其经济增长的周期性 并且这种不稳定的周期波动具有 累积 的效应 于是 政府的干预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1 1 6理论缺陷 资本和劳动不可替代 从而资本 产出率不变这一假定是不现实的 该模型过于强调储蓄和资本积累的作用 从而将经济增长推向 唯资本论 的方向 没有考虑到技术进步在经济发展中

8、的作用 政府干预的结论带有浓厚的凯恩斯主义的色彩 而对市场机制的作用有所忽视 1 1 7一个运用 罗斯托 Rostow W W 提出经济起飞的必要条件之一 生产投资从占国民收入的5 或不足5 提高到超过10 这一数值从何而来呢 推算 罗斯托假设一个处于发展初期的经济 资本 产出率为3 5 每年人口增长率为1 1 5 要使按人口计算的国民生产净值保持原有的水平的话 国民生产也得按1 1 5 的速度增长 根据s G v 所以储蓄率必须保持在3 5 5 25 的水平 在相同人口增长和资本 产出率条件下 如果人均收入要提高到2 国民生产值就要按3 3 5 的速度增长 那么储蓄率就要提高到10 5 12

9、 25 方法同上 这就是罗斯托10 以上比例的来源 1 2新古典增长模型 模型简介前提假设基本方程式平衡增长储蓄率变化对产出的影响索洛模型与哈罗德问题经济含义理论缺陷 1 2 1模型简介 索洛 Solow R M 于1956年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 修正了哈罗德 多马模型而得出了新的模型 索洛模型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最重要代表 因此人们经常把索洛模型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同义使用 而索洛也因此获得198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1 2 2前提假设 生产函数为新古典生产函数 Y F K L F 0 F 0 规模收益不变 即F nK nL nF K L 两种要素可以相互替代资本折旧率为 劳动以不变的外生

10、速度n增长 1 2 3基本方程式 人均资本 资本 劳动比 为k K L 人均产出为F K L L F K L 1 F k 1 f k 1 2 3基本方程式 基本方程式也可以写作表明人均储蓄被用于两个方面 一是使资本深化 使每个劳动者配备的资本量增加 另一方面式是资本广化 使资本存量随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及用于折旧 1 2 4平衡增长 而当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时 资本 劳动比的变化率等于0 资本 劳动比将保持在不变的水平上 图示此时 经济处在一条平衡的增长路径上 k是常数 因此相应的人均资本 人均产出也都是常数 不会增长 此时稳定状态下的总资本K 总产出Y和总人口都保持同样的外生的增长率n 平衡增

11、长是收敛的 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 最终都将回到平衡增长路径上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新古典假设资本和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相互替代 且要素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如果初始的人均资本 劳动比高于K 随着经济增长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递减 产出的增长率就会递减 储蓄和投资增长率也会下降 此时人口增长率不变 人均资本 劳动比例将降至K 反之亦是如此 但由此推出的一个推论却是 令人不愉快的结果 即在人口增长为0的经济中 经济增长率也会趋于0 1 2 5储蓄率变化对产出的影响 提高储蓄率s会使实际的投资线向上移动 并引起上升 如图但到达新的K 以后 在此点它又将保持不变 因此 储蓄率的变化只有水平效应而没有增长

12、效应 它改变了平衡增长路径 并改变人均产出水平 但它不会改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人均产出的增长率 总产出的增长率总会稳定下来 与人口增长率相一致 这就是 趋同 假说 即无论什么国家 无论储蓄率差异有多大 在长期总产出的增长率都会与人口增长率一致 1 2 6索洛模型与哈罗德问题 索洛模型解决了第一个哈罗德问题如不考虑折旧 索洛模型的平衡增长意味着sf k nk两边同时处以k 则sf k k n根据资本 产出比的定义 F K K 1 v从而n s v这就意味着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 经济稳定的趋向平衡增长的轨道 原因是在哈罗德 多马模型中 s v n都是外生的常数 而在索洛模型中 资本 产出比是

13、可变的 经济可以调整到有保证的增长率等于自然增长率的特定的资本 产出比上 索洛模型与第二个哈罗德问题 第二个哈罗德问题是有保证的增长率一旦与企业家预期结合在一起 本质上是不稳定的 偏离不会自行矫正 而会加剧 索洛认为只要放弃了固定的资本 劳动比 刀刃上的均衡 问题就消失了 但阿马蒂亚 森指出之所以哈罗德 多马模型中的不稳定问题在索洛模型中没有出现 是因为索洛模型没有独立的投资函数 所以被回避掉了 1 2 7经济含义 发展中国家不能只重视资本数量的积累 应更关注资本质量的提高 强调市场机制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 无论经济处于什么样的初始状态 市场机制只要是完全的 就可以选择合适的资本 产出比 来

14、保证充分就业索洛模型中经济增长是每单位有效劳动资本使用量的函数 人口增长是通过影响每个工人使用的资本量来影响产出水平的 索洛是较早的认识到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济学家 1 2 8理论缺陷 令人不愉快的 推论 增长率结论与现实有不符的地方 总量生产函数不能准确的描绘现实 长期 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1 3新增长理论 理论来源主要观点几种主要的思想经济含义 1 3 1新增长理论的理论来源 新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缺陷的直接反应 新古典的结论与自工业革命2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不符 实证研究也对新古典增长理论提出了挑战 实证研究的挑战 两种研究方法 少数国家长期数据分析与多数国家短期数据分析

15、研究结论 生产率和人均GNP的增长率的长期趋势是递增而非递减 富国和穷国的差距没有缩小 反而在拉大 人均GNP增长率的跨国差异也一直很大 储蓄率与增长率之间存在相关性 其他一些相关性 资本也没有出现像新古典增长理论预期的那样从富国流向穷国的现象 1 3 2新增长理论的主要观点 经济增长不是由外部因素 而是由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来决定的 这些因素可以被人们控制 由于各国的这些内部因素不同 所以各国经济增长没有出现趋同的现象上述因素具备的国家 如发达国家 人均产出可以无限期增长 而且增长率可能随时间变化而递增由于技术是内生的 政府也不再是无所作为的实体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政策来刺激和促进经济增长 1

16、3 3新增长理论的几种主要思想 阿罗 Arrow K 的 边干边学 的思想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思想规模收益递增思想人力资本思想劳动分工和专业化思想 边干边学 Learningbydoing 的思想 理论意义 最初尝试与思想源头 来源于飞机制造工程师怀特的发现 L等于N的立方根 阿罗的解释 经验知识的积累 边干边学 的两个假设 递增的边际生产力 技术内生化与技术扩散 不同于新古典技术外生的理论 认为技术是内生的 技术进步分为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技术扩散 又有两种 无成本的技术扩散有负的外部性 垄断是合理的 必须采取专利保护的制度 规模收益递增 新古典理论认为要素规模收益递减或不变 以种卷心菜为例 如果加入第三个要素 技术 就可以否定李嘉图定律 可以解释一系列问题 一个国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知识积累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水平 人力资本 舒尔茨 Shultz T 首先提出人力资本理论 卢卡斯将人力资本引入生产函数 人力资本具有受益递增的性质 劳动分工与专业化 源于亚当 斯密 艾伦 杨的发展劳动分工可以实现收益递增 管理专业化 地理分布 迂回式 Roundabout 生产方式 带来市场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