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03-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押题卷(新课标卷)

上传人:mw****2 文档编号:134260318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卷03-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押题卷(新课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卷03-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押题卷(新课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卷03-冲刺2020年高考历史押题卷(新课标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卷03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周初的统治者在咀嚼胜利果实的时候,体味到一个深刻的道理“天命靡常”,牧野之战中“前徒倒戈”的历史事实,让统治者深切感到“小民难保”。于是提出了“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这说明周初A儒学居于统治地位 B出现敬天保民观念C盛行功利主义思

2、想 D神权王权紧密结合25下表为我国古代县级政区的分等标准(节选):时期县级政区分等标准秦汉大县万户以上小县万户以下北周一等(7000户以上)二等(1500户以上)三等(1000户以上)四等(500户以上)唐(开元)上等(6000户以上)中等(3000户以上)中下等(3000户以下)下等(1000户以下)宋代望县(4000户以上)上县(2000户以上)中县(1000户以上)下县(1000户以下)明代上县(粮10万石以下)中县(粮6万石以下)下县(粮3万石以下)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A经济实力是分等的重要依据 B县域越大等级越高C疆域大小决定等级数量多少 D人口越少等级越低26宋代对官民的服色有

3、严格的规定:官员三品以上穿紫色,五品以上穿朱色,七品以上穿绿色,九品以上穿青色,至于普通老百姓,只能穿黑白二色。从穿戴的服饰,可辨认出士、农、工、商从事行业的特点。这反映宋代A社会阶层相对固化 B社会分工明显C礼文化制度世俗化 D专制色彩浓厚27李贽把因变法而使国家富强的商鞅、申不害说成是英雄好汉,对于荀卿之学,李贽认为其“真实有用,与俗儒不同”。李贽这些思想A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B有利于实学思潮的产生C增强了人们变革社会的信心D使“法治”观念深入人心28甲午战争以前,容闳就曾立志:“予虽贫,自由所固有。他日竟学,无论何业,将择其最有益于中国者为之。”甲午战争以后,无数青年学生树立远大的报国

4、志向。蒋梦麟就曾以“中国人得到幸福和温饱”作为学业选择的出发点。这表明 A个人选择和国家命运相结合 B革命成为有识之士的共同选择 C民族工业发展促进思想觉醒 D洋务运动推动西学东渐的发展29下表为清末民初福建新设立的工厂数,对此表理解最准确的是(单位:家)年份190419051906190719081909191019111912191319141915中华民国元年第一次农商统计表722636292277632054中国年鉴(1916)104293921268946396540第一回中国年鉴(1924)1091630312384673440462217摘自潘健辛亥革命前后福建近代经济发展的比较

5、与分析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A统计途径与数据不同导致了趋势相悖B民国的成立推动了地方工业快速发展 C“清末新政”客观上推进福建近代化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30中共六大后,从1928年到1930年间中央的一些重要文件明确指出“以乡村包围城市”的方式是“农民意识”,“忘记了城市的领导作用。”这种提法A脱离了当时中国革命实际B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D践行了中共“八七会议”决议31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提出了“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以预防医学理论为指导,动员全社会进行“除四害、讲卫生、消灭主要疾病的爱国卫生运动。这A解决了城乡的卫生防疫问题 B推动了国民

6、经济的顺利恢复C建立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 D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32雅典审判苏格拉底的法庭是由500名来自社会各阶层民众的陪审员组成的。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狂妄自大的态度和发言两次引起全场人群哗然,经过两次投票,最终陪审团以360票比140票判他死刑。这次审判A其过程违背了民主司法程序 B贯彻罪罚一致原则 C暴露雅典民主与自由的矛盾 D践行众生平等理念33文艺复兴前夕,意大利的市民阶层重视自由,因为没有自由就不能携带商品走南闯北;敢于冒险,因为害怕漂洋过海,商品就缺乏广阔的市场;主张宗教宽容,因为不敢和异教徒接触,就会失去可观利润;重视理性,因为没有理性就会破产。材料旨在强调当时 A市民阶层摆

7、脱了宗教束缚 B理性主义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的经济渊源 D意大利最早进行了文艺复兴34某一流派的作品,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其描写重点不在反映历史真实,而在表现自我的想象。他们美化中世纪封建宗法制度,把中世纪当作“黄金时代”与资本主义对立。属于这一流派作品的是 A十日谈B老人与海 C人间喜剧D悲惨世界35部分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情况一览表时间举办地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未参加国家或地区及数量奖牌榜1976年蒙特利尔美国、苏联等92个中国台湾以及28个非洲国家苏联1980年莫斯科民主德国、波兰等81个美国、中国等66个国家和地区苏联1984年洛杉矶罗马尼亚、中国等140个苏联、民主德国等

8、19个国家美国1988年汉城苏联、中国等159个朝鲜等国家苏联1992年巴塞罗那美国、独联体等169个无独联体根据以上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世界各国人民逐渐走向团结一致 B苏联体育优势长期领先世界C世界局势缓和冷战阴影逐渐褪去D政治对体育的干涉越发明显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5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孔子周游列国,为实现其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四处奔走,其所关怀之核心,乃是现实政治,而非纯粹的知识。而汉代儒家思想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以后,大多读书人积极入世,奉

9、行“学而优则仕”的原则,以期通过对知识资源的掌握谋取仕途,参与政权建构,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这就直接产生了大量以服务现实政治为目的的知识分子士大夫。在先秦,中国尚未形成规范的选拔机制,选拔士人参与政治及士人的进阶,主要依靠诸侯的赏识。但是,这种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成熟和规范,而统治者也一直在主动地进行制度设计,促使士人与权力进一步结合。直到隋朝创立的科举制,成为往后中国政治吸收、笼络士人的常规机制,并越来越成熟,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结合趋于制度化、规模化。据刘广莉依附与独立:中西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的面向整理材料二 沈阳知识界爱国志士从1931年底到次年1月冲破日伪军警特务严密监视,将生死置

10、之度外,搜集整理反映九一八事变实况的材料,编辑成TRUTH汇编,向国联调查团上书,捍卫中国话语权。大学教授刘仲明、社会教育家张韵泠、医学家刘仲宜等九人,在递交的材料上郑重签名,史学界称其为沈阳“九君子”。经三位英国绅士书写证明信等方式辗转协助,形成符合国际法惯例的文件,历经周折上交给李顿调查团。调查团形成了以TRUTH等材料为主要依据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书,对日军侵略行径作出了三项定论:一、“东三省为中国之一部,此为中国及列国共认之事实”。二、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有计划的军事行动,“不能认为合法之自卫手段”。三、“满洲国是日本一手操纵和控制的政权”,“不能认为由真正的及自然的独立运动所产生”。193

11、3年2月,国联特别大会就上述问题达成共识,一致通过。日本恼羞成怒,宣布退出国联。据徐建源从六君子、七君子到九君子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君子精神和救国担当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与政治权力不断融合的阶段性特征,并简析其积极影响。(1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时代精神。(11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图9是发表于笨拙画报的两幅画作。左图发表于1848年,当时谷物法刚刚被废除,画家看到了英国的未来前景,表现出无比的自信;右图发表于1852年,描绘部分城市居民的生活状况:玩死老鼠的小孩、在粪堆中搜捡的女人、出租房中拥挤的人

12、群。 图9摘编自约翰巴克勒西方社会史根据材料, 提炼出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请考生在第45、46、47三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做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45【历史选修1: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 养廉银制度是清朝雍正时期为反腐而制定的经济调整机制。养廉银绝大部分源于地丁钱粮的耗羡归公。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形势的变迁,盐税、茶税等耗羡相继归公,养廉银也部分取给于此。从雍正六年起,规定“酌量官职之大小”派定数目。养廉银制度实施后,效果并

13、不明显。这一制度靠人的自律,形成法律制裁的真空地带。“自雍正议设养廉,由督抚以至州县藉以为办公之资”。官员对于养赡家口的养廉银并没有完整的支配权,养廉银经常会因为军需等摊扣归款,养廉银常常有名无实。摘编自李凤鸣清朝养廉银制度及其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归纳清朝养廉银制度的特点。(7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养廉银制度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原因。(8分)4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早在1816年,英国最早的和平主义团体伦敦和平协会便已诞生,而和平主义真正大范围地在英国风行则是在一战后。战争给英国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以及“

14、一代最有才华和最具创造力的青年”的死去,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投下沉重的阴影,厌战、反战的情绪在英国乃至欧洲弥漫。这种朴素的心理诉求,使得和平主义再度被召唤,诸多和平主义者及一系列和平主义组织大量涌现,其支持者也不断增加。进入30年代,随着经济危机爆发、德国法西斯化和国际局势的日趋紧张,群众厌战追求和平的呼声也更加高涨。战争的阴云正在聚集,英国是否要重整军备,防范侵略?这成为重大的政治问题。大多数政治家此时都持和平主义立场,他们虽然反对纳粹的黩武政策,却希望用绥靖手段来安抚希特勒,因此,反对重整军备。鉴于时局的恶化,保守党从1935年起开始进行有限度的重整军备。尽管保守党重整军备是半心半意的,其政策核心是绥靖主义,但这些半心半意的的军备措施仍然发挥了作用,在二战初期帮助英国渡过了难关。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前夕英国反战情绪高涨的原因。(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