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4252633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4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普通高中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题(一)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6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在当今社会有这么一种现象:把男、女的结婚叫做男婚女嫁;家庭的孩子继承父亲的“姓氏”;把父亲的父母称为“家公”“家婆”,却把母亲的父母称呼为“外公”“外婆”。 与这种现象相关的古代政治制度是()A. 分封制 B. 礼乐制度 C. 郡县制 D. 宗法制2. 吕氏春秋审时载:“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齐民要术种谷中也有“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的结论。这反映了古代农

2、业具有()A. 和谐统一的生态观 B. 因地制宜的生产观C. 人定胜天的世界观 D. 精耕细作的发展观3. 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A. 民贵君轻 B. 无为而治 C. 以法治国 D. 兼爱非攻4. 秦始皇统治时期,“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要表现在() 全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 皇帝控制了调动军队的虎符 攻伐征战都由皇帝亲自带兵A. B. C. D. 5. “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罚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材料对儒家和法家思想的态度是()A. 尊儒抑法 B. 抑儒尚法 C.

3、 抑儒抑法 D. 尊儒尚法6. 据考古发掘,已发现的东晋南朝时的青瓷品类繁多,既有各种生活用品,也有随葬品。这反映出当时()A. 青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 B. 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C. 手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D. 瓷器已广泛应用于生活7. 唐朝前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从决策到实施涉及众多政府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是()A. 工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 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8. 宋代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

4、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这说明宋代理学()A. 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 B. 否定了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C. 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 D. 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转型9. “禁夜”是古代的一种政策。太平广记载,晚唐诗人温庭筠就曾因“醉而犯夜,为虞侯所系,败面折齿”。宋代解除这一禁令的举措()A.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C. 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财政收入 D. 引发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10. “省”这一名称起源甚早,最初是官署名,如中书省、尚书省等,设在宫禁之中。元朝时,在全国重要地带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央行政机关中书省在外地的代理机构,亦简称为省。据此推断,行省的设

5、置()A. 适应了加强皇权的需要 B. 体现了国家权力中心的变化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D. 破解了“藩镇割据”难题11. 明朝中期以后,许多内阁重臣极力讨好有权势的宦官,如神宗时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尽管权重位尊,但也向司礼太监冯保投“晚生”帖。此现象本质上反映出()A. 中枢权力失衡 B. 内阁权力削弱 C. 皇权专制强化 D. 国家决策混乱12. 1748年乾隆的一道上谕说:“浙西一带地方所产之米,不足供本地食米之半,全籍江西、湖广客贩米船,由苏州一路接济。”这反映出当时()A. 经济重心移至湖广江西 B. 苏州已经成为交通枢纽C. 经济作物开始广泛种植 D. 江浙地区出现产业转型13.

6、 顾炎武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且进一步强调“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这反映出顾炎武()A. 改变了当时空洞的文风 B.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C. 继承了程朱理学义利观 D. 倡导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14. 早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政府制定的对华商务草案就提到,无论何时,无论清政府打算对关税做出何种变更,都应在变更实行前的12个月,就相应变更通知英国女王的首席监督或总领事。使英国这一要求开始实现的条约是()A. 马关条约 B. 北京条约 C. 南京条约 D. 辛丑条约15. 小赵查近代经济史资料时发现这样一段文字:“公

7、司是私家经营,雇用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约100人它迄今还没有付股息。因为这个缘故,同时又由于原料昂贵以及日本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濒于停业。”该公司应该是()A. 外商企业 B. 官僚资本主义企业C. 洋务企业 D. 民族资本主义企业16. 一般来说,组织上的统一领导乃是行动一致的先决条件。但是,在义和团运动中组织极其分散,行动却非常一致。究其主要原因是当时()A. 清政府大力扶持义和团运动 B. 民众的反帝爱国主义觉悟高涨C. 拜上帝教具有很强的迷惑性 D. 农民阶级革命成功的条件成熟17. 五四运动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向前,可看到历经数年积蓄而成的文化、思想洪流;向后,可看到各式各样

8、的“救亡”和“强国”的实践。在这承前启后的时点,五四运动轰然爆发,无疑成为中国历史不可忽视的坐标,具有永恒的意义。这主要说明,五四运动()A. 继承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C. 推动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发展 D. 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18. 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初设立国家建设委员会,恢复实业部;1930年制定实业建设程序,并于1931年5月提出了10项建设纲要。国民政府的举措()A. 意在为抗战进行准备 B. 有助于民族经济发展C. 阻碍了列强经济侵略 D. 旨在应对经济大危机19. 大公报载文说:“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念是天下,是家族

9、,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今天是我们从亡国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民族自觉史的开端,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上述转变主要是由于()A.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B.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C.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0.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是指()A. 千里跃进大别山 B. 百万雄师过长江C. 挺进大西南 D. 挥师大西北21. 1949年9月7日,周恩来

10、向政协代表解释:放弃联邦制,除了防止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考虑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据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要实行()A. 计划经济体制 B.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 政治协商制度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22. 如图是19521955年中国沿海与内地工业产值比重(% )示意图。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A. 沿海工业发展出现衰退 B. 内地成为工业发展的重心C. 农业发展已落后于工业 D. 工业不均衡局面得到改善23. 19551971年,一共有4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其中非洲国家有25个,亚洲国家有12个。这次建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中国()A. 恢复在联合

11、国的合法席位 B. 积极融入社会主义阵营C. 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D. 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 据统计,197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57倍,1985年为1.86倍。这一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B. 对外开放的推进C.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 市场经济的放开25. 下面是19782008年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数量统计表。据该表可知,改革开放后()全国人大国务院地方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特区制定的法律制定的行政法规制定的规章制定的自治条例制定的法规229部682部7 000余件600余部200余部A. 法制建设成就巨大

12、 B. 人民法律意识提高C. 依法治国写入宪法 D. 基层民主政治扩大26. 在“一国两制”方略和基本法的制定过程中,中央政府郑重做出了“中央不干预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范围的事务”的政治承诺,自我规限本来可由中央行使的某些本源性权力。这反映出()A. 特别行政区享有完全的自治权 B. 中央政府对我国统一问题的重视C. 联邦制下中央与地方的权力架构 D. 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发生了变化27. 柏拉图曾问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在途中要摘一颗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不得回头。结果柏拉图走到麦田尽头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这则故事反

13、映了苏格拉底()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 强调理性,并主张认识自我C. 对爱情提出更高的美德要求 D. 否认绝对权威,并批判道德28. 薄伽丘的十日谈中有个裁判官的故事。故事描述一个财主在酒后说了句他正在喝的美酒,就连耶稣都可以喝得,结果被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后来他疏通关系,还献上一大块“肥膏”,“让神父涂在眼上,也好医治修士见钱眼红的毛病”,最后被释放回家。该故事主要意在()A. 提出以“人的学问”代替“神的学问” B. 倡导人生及时行乐并崇尚理性与科学C. 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并讽刺教会的腐败 D. 抨击教会的贪婪和“灵魂获救”的骗局29. 16和17世纪,英国先后创建了非洲公司

14、,东印度公司、土耳其公司等殖民垄断公司。这些公司在19世纪中后期先后解散。与此同时,托拉斯、卡特尔、康采恩等形式的垄断组织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出现。这两类垄断组织都()A. 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要求 B. 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C. 只给广大亚非拉国家带来了灾难 D. 是政府直接对经济干预的产物30. 法国大文豪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的摇篮可以看作是伟大朝代的最后一缕宝光,他的灵柩是那个地狱般的世界的第一丝微亮。”这是因为伏尔泰()A. 反对天主教会,倡导三权分立 B. 反对君主专制,倡导民主共和C. 以他的思想影响了法国大革命 D. 反对罗马教皇,倡导依法治国

15、31. 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它赞美的是()A. 联邦体制 B. 分权制衡原则C. 共和制度 D. 主权在民原则32. 19世纪末,像标准石油公司这样富可敌国的大企业和大财团,在各个行业纷纷出现。人们把他们叫做钢铁大王、石油大王、牛肉大王、电讯大王、铁路大王、金融大王。这说明当时()A. 科学和技术已紧密结合 B. 社会生产日趋无序化C. 工业生产结构发生巨变 D. 生产社会化趋势加强33. 国家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以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并没有让马克思主义过时,而是更加显示出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国家主席意在强调马克思主义具有()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