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习题新人教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207083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习题新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习题新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习题新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习题新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卖油翁习题新人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卖油翁01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自矜(jn)家圃(p)睨(n) 颔(hn) 忿然(fn) 酌(zhu)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每句标三处)(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2)徐/以杓/酌油/沥之3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公亦以此自矜矜:夸耀(2)尝射于家圃 圃:园子(3)释担而立 释:放下(4)睨之久而不去 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5)但微颔之 但:只颔:点头(6)但手熟尔 熟:熟练(7)康肃忿然 忿:气愤(8)尔安敢轻吾射 安:怎么轻:轻视(9)以我酌油知之 以:凭、靠(10)以钱覆其口 覆:盖(11)徐以杓酌油沥之 徐:慢慢地 (12)康肃笑而遣之

2、 遣:打发4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但手熟尔 “尔”同“耳”,相当于“罢了”(2)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放东西的器物5下列各组加着重号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公亦以此自矜以钱覆其口B汝亦知射乎 尝射于家圃C睨之久而不去 相委而去D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解析:A.凭、靠/用;B.射箭的本领/射箭;C.离开;D.自己/从。)6下列各句中“而”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A而钱不湿 B相委而去 C释担而立 D择其善者而从之(解析:A项是连词,表转折,其他三项是连词,表顺承。)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卖油翁)看他放箭十次中了八九次,

3、只是对此微微点头。(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射箭技术不精湛吗?(3)无他,但手熟尔。没有其他的(奥妙),只是手法技艺熟练罢了。(4)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5)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8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归田录,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朝代)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9阅读下列两则材料,说说你的探究结果。材料一:韩斡是历史上有名的画家,他小时候在长安一家酒店当伙计。韩斡每天都能看到饮酒客人的坐骑,久而久之,从心底里产生了对马的热爱,并有把马的形态画出来的强烈愿望。于是他就抓紧空闲时

4、间,用竹棍在泥地上练习。他依据脑子里的原始素材,加以发展,再对照实物涂点饰染。就这样天天练,月月练,一丝不苟。最终他画的马匹体态优美,人们交口称赞。材料二:成龙每天的操练包括脚上功夫、打斗方式、特技动作等,另外还有拉筋、劈腿、翻筋斗等动作。大清早5点便起床练功,练到晚上12点止。除了练功外,他还要做清洁、洗碗成龙就是在每天接近19个小时的艰苦训练中成长的。示例只有勤学苦练,才能掌握技艺、获得成就。02课内精读阅读全文,回答问题。10请依次写出陈尧咨的心理变化过程。示例自矜(自傲骄横)忿然(愤怒)笑而遣之(心服口服)。11“公亦以此自矜”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示例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为下文情节的发展

5、做铺垫。12文章强调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十中八九的目的是什么?示例与卖油翁不以为然的态度形成对比;引出两人对话。13文章为什么要详写卖油翁“酌油”的情节?示例表现卖油翁沥油技艺的高超,突出他以理服暴的形象。14说说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笑”字的理解。示例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15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示例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03拓展阅读卖蒜叟南阳杨二相公精于拳术,每至演武场传授枪棒,观者如堵。一日,有卖蒜叟,咳嗽不绝声,旁睨而揶揄之。杨

6、大怒,招叟至前,以拳打砖墙,陷入尺许,傲之曰:“叟能如是乎?”叟曰:“君能打墙,不能打人。”杨骂曰:“老奴能受我打乎?打死勿怨!”叟笑曰:“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老人自缚于树,解衣露腹。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老人寂然无声,但见杨双膝跪地,叩头曰:“晚生知罪矣。”拔其拳,已夹入老人腹中,坚不可出。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老人徐徐负蒜而归,卒不肯告人姓氏。_绝:停止。成:成全。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4分)(1)旁睨而揶揄之睨:斜着眼看(2)叟能如是乎 是:这样(3)老人徐徐负蒜而归 徐徐:慢慢地(4)卒不肯告人姓氏 卒:最终17用“/”给下面的句

7、子断句。(标两处)(2分)哀求良久/老人鼓腹纵之/已跌出一石桥外矣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垂死之年,能以一死成君之名,死亦何怨!我都快要死了,如果能用死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怨恨的!(2)杨故取势于十步外,奋拳击之。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19文中的杨二相公和卖蒜叟各自有怎样的特点?(4分)示例杨二相公:骄傲自大(1分),仗着自己精于拳术,哗众取宠,炫耀于世(1分)。卖蒜叟:武艺超群(1分),深藏不露(1分)。20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示例强中自有强中手,不要骄傲自大,否则就会吃亏。(2分,语意通顺即可)附参考译文:南阳有个

8、叫杨二的,精通拳术,每当他在演武场传授枪棒功夫时,来围观的人多得好像一堵墙。有一天,有一个卖蒜的老人,不停地咳嗽,斜着眼睛看,还出言嘲笑他。杨二大怒,把老人叫过来,(在他面前)用拳头打砖墙,(拳头)陷入砖墙一尺多,然后轻视地对老人说:“老头你能够像我这样吗?”老人说:“你(这样也就)能打墙壁,却不能打人。”杨二更加生气了,怒喝道:“老家伙你能让我打上一拳吗?被打死了不要怨恨我!”老人笑着说:“我都快要死了,如果能用死成全你的名声,死了也没什么怨恨的!”老人把自己捆在树上,脱掉衣服露出肚皮。杨二因此在十步外摆好姿势,(他)举起拳头用力向老人打去。老人一点声音也没有发出,只看到杨二突然跪倒在地,向

9、老人磕着头说:“晚辈知道错了。”(原来当杨二)想拔出拳头,却发现已经被夹在老人的肚子里,动弹不得。杨二向老人哀求了很久之后,老人才把肚子一挺放开杨二,只见杨二已经摔得翻过一座桥了。老人慢慢背着他的蒜走了,始终不肯告诉大家他的名字。国学讲坛古人的“名”与“字”古人的“名”是名,“字”是字,各有用途。古人一出生就起名,成人后则有字、号,死后有谥号。名,是在社会上使用的个人的符号。自称用名,称人以字。“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又叫“表字”。古人“名”与“字”有以下几种关系:意义相同,如:张衡,字平子。“衡”就是“平”。秦观字少游、陆游字务观,“观”和“游”也是同义。意义相辅,如:白居易,字乐天,因“乐天”故能“居易”;晁补之,字无咎,因能“补”过才能“无咎”。意义相反,如:朱熹,字元晦;赵孟頫,字子昂;“熹”与“晦”,“頫(俯)”与“昂”都是反义。古人的“名”“字”还常用来表示在家族中的行辈。先秦时,常在名、姓前加伯(孟)、仲、叔、季表兄弟长幼,如伯夷、叔齐,伯是兄,叔是弟;孔丘字仲尼,“仲”就是老二。汉代以后逐渐在“名”或“字”中用同样的字或偏旁表同辈关系,如宋代文学家苏轼、苏辙兄弟共用偏旁“车”表同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