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206752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财政收入专题讲座(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财政收入的概述 第一节财政收入的分类与结构 一 财政收入的概念1 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 财政收入应理解为一个过程 是财政分配的一个阶段 在其中形成特定的财政分配关系 2 在商品货币经济条件下 财政收入又是一定量的货币收入 即国家占有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社会产品的价值 主要是剩余产品价值 二 财政收入的价值结构分析一切财政收入都来自社会产品 是一部分社会产品的价值表现 社会产品的价值由C V M组成 其中C为生产过程中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价值 V为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为自己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 M为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产品的价值 财政收入来自于社会总产品中以上三方面的价值

2、1 财政收入与C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C是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 也称为补偿基金 作为补偿基金 C可以分为两部分 一是补偿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劳动对象的价值 如原料 材料 辅助材料等 劳动对象在生产中直接构成产品的实体 一次性地把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价值中去 它不能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 否则企业的再生产就无法顺利进行 另一是补偿作为劳动手段或劳动资料的固定资产的价值 如机器设备 厂房 各种生产建筑物等 它与劳动对象最大的区别就是价值不是一次性转移 而是多次转移 在计划经济高度集中的财政体制下 国有企业的折旧基金曾经全部或部分地上缴财政 成为财政收入的一个来源 但是 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维护企业经营管理权限

3、来看 折旧基金属于企业自主支配的资金 是简单再生产的范畴 由企业管理使用 不能构成财政收入的来源 2 财政收入与V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V是用于补偿直接生产过程中活劳动的消耗 形成物质生产领域职工的个人收入 构成劳动者的生活资料基金 V是维持劳动者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不管社会制度如何 这种维持劳动者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基金必须得到保证 目前 我国来自V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直接向个人征收的税 如个人所得税 个人缴纳的房产税 土地使用税 车船使用税等 第二 直接向个人收取的规费收入 如户口证书费 结婚证书费 护照费等等 第三 居民购买的国债 第四 国家向工商企业征收的流转税

4、 如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等 其中一部分也是由V转化而来的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V虽然可以构成财政收入 但它在全部财政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很小 大约在2 5 之间 3 财政收入与M社会总产品价值构成中的M是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即剩余价值 它是财政收入的基本源泉 只有M多了 财政收入的增长才有坚实的基础 M与C和V相比 它具有两个特点 第一 它没有具体用途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C和V之和构成产品成本 都有各自的确定用途 因而补偿生产过程中C和V的消耗 是保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条件 侵占C和V 就等于吃 老本 而M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却没有确定具体用途 它可以补偿C的需要 扩大生产资料价值 也可以补

5、偿V的需要 扩大劳动力再生产 增加消费基金 第二 它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 C和V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两者必须结合起来 缺一不可 否则生产就无法进行 而M不直接参与生产过程 即没有M的投入 简单再生产也可以正常进行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三 财政收入的分类1 按财政收入的形式 项目 分类 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税收收入 其他收入 企业收入企业亏损补贴能源交通基金预算调节基金教育费附加其他收入 排污费收入城市水资源收入规费收入事业收入国有资源收入罚没收入 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2 按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来源分类 按财政收入所有制来源分类 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

6、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 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和工业总产值的所有制构成 3 按财政收入的部门来源分类 财政收入部门来源分类 工业财政收入农业财政收入商业财政收入交通运输业财政收入建筑业财政收入其他业财政收入 按传统意义分类 财政收入部门来源分类 第一产业财政收入第二产业财政收入第三产业财政收入 按现代意义分类 现代产业结构与传统部门结构是不同的但又是相互交叉的现代产业结构分类传统部门结构第一产业农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提供基本需要的食品 第二产业工业 建筑业 提供其他进一步的物质需要 第三产业上述部门以外的其他部门 提供更高层次的需要 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1978年 1

7、995年 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1978年 1995年 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三次产业 第二节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的趋势1 纵向比较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 2 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10 7 而后有所提高 2002年为18 5 2 横向比较明显偏低 1990年美国为34 法国为46 3 英国为41 4 泰国为21 3 印度 1987年 为20 5 韩国 1992年 为18 5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 1998年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及年增长率变化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预测 单位 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 亿元 财政收入规模 绝对额 趋势图 2002年18903 64亿元

8、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趋势图 我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31 2 逐年下降到1995年的10 7 而后有所提高 2002年为18 5 2002年18 5 二 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 一 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财政收入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内 通常为1年 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总水平 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二 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可以是绝对指标 也可以是相对指标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 即财政总收入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指标是通过将财政收入与其他有关的社会和经济指标对比而得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

9、指标 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 1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2 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 3 财政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 4 税收收入占GDP或GNP的比重 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是衡量一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指标 其他衡量指标都可以由这个基本指标推导出来 在GNP一定的情况下 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越高 表明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中 政府配置的份额扩大 市场配置的份额相对缩小 从而引起社会资源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之间的配置结构的变化 反之 财政收入占GNP的比例越低 表明政府介入国民生产总值分配和直接配置资源的份额和力度就越低 生产配置的作用和地位就相对增强 三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0、一 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制约1 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表现为基础的制约 1 从世界各国的现实情况看 高收入国家高于中等收入国家 中等收入国家高于低收入国家 经济决定财政 没有经济不发达而财源丰裕的 2 从我国情况看 2 生产技术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 1 技术进步往往以生产速度加快 生产质量提高为结果 技术进步较快 GDP的增长也较快 财政收入的增长就有了充分的财源 2 技术进步必然带来物耗比例下降 经济效益提高 产品附加值所占比例扩大 扩大了财政收入的源泉 因此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经

11、济效益 是增加财政收入的首要的有效的途径 据测算 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增长的贡献是其他因素的2 8倍 它所创造的国民收入每百元可提供50元财政收入 而其他因素仅为13元 由此来看 促进技术进步 提高经济效益 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经 二 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对财政收入的制约1 经济体制的转轨使GDP的分配向企业倾斜 经济体制转换带来分配体制的转换是必然的 国有企业利润由计划体制下的全额上缴 改为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税率为33 这势必带来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 2 工资制度的改革以及分配制度不健全 分配秩序混乱 使GDP的分配向个人倾斜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是明确的 即按劳分配为主

12、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保护合法收入 取缔非法收入 调节过高收入 我国居民收入可分为 制度内收入或称正常收入 制度外收入或称非正常收入 这部分收入急剧增长 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 向个人倾斜实证分析 国民收入分配向企业倾斜 向个人倾斜图解 1978年 1994年 三 价格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影响1 价格总水平上升的影响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 物价上涨对财政收入影响的几种不同情况 1 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涨率 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实际增长 如1984年和1985年 2 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 表现为财政收入的名义增长 实际为负增长 如1987年 1988年和1989年 3 财政收入

13、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大致相等 表现为财政收入只有名义增长 而实际不增不减 如1986年 2 引发物价总水平上升原因的影响 银行货币发行量过大 引起通货膨胀 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如果信用膨胀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 财政在再分配中有得有失 而且可能是所失大于所得 财政收入实际下降 第三节税费体制分析 一 税费体制分析1 税收 收费形式必然性的理论基础 纯公共物品 效用的不可分性 消费的非排他性 受益的非竞争性 效益的外溢性 强制性的税收 准公共物品 效益有限外溢性 需要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介入 外溢部分只能采取强制性的税收 直接受益部分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收费 税收收费 私人物品 效用的可分性 消费的排他性 受

14、益的竞争性 效益的完全内敛性 市场价格 2 税收和收费的区别 税收 无偿性强制性普遍性 公共收费 有偿性可售性受益的直接性受益与负担的对称性 选择性 自愿性强制性或半强制性 政治程序决策 市场机制与政治程序决策相结合 3 非税收收入占公共收入的比重和层次 1 市场经济相对成熟的发达国家 各级政府都有一定比例的财政收入来自规费和使用者付费 税收为主 收费为辅 使用者付费 与其取得的公共服务之间 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 2 政府收费而形成的财政收入 纳入国家预算 收费的规范程度比较高 管理比较严格 3 地方政府收费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大于中央政府 4 收费的权力在政府本身 并要经公众认可 任何部门无权自行制定收费计划 核定收费标准和范围 5 具体的收费规模和收费结构及其变动 取决于需要 伸缩性较大 但一般都有与政府服务对应而不具有单纯筹集收入的色彩 4 各国规范化的收费的类型 1 规费 指国家机关为居民和团体提供特殊服务和实施行政管理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2 使用费 为交换公共部门所提供特殊商品和服务而进行的支付 凡是公共部门可以通过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服务就可以采用收费形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