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19797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大专班).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课程英文名称: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课 程 类 别 :公共基础课 课 程 编 号 :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1.课程的性质、任务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开设目的在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现代人文精神,本课程的中心任务在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通过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对于祖国的荣誉感和归属感,进一步陶冶身心,培养在生活中用传统文化的视角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

2、本课程的讲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有较为完整的认识和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提高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 3. 适用专业与学时数本课程适用于茅台学院生物工程、白酒酿造工程、酿造工程自动化、企业管理、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各专业。总学时48,3学分。其中理论课40学时,社会考察8学时。4. 主要教学方法与媒体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多看、多读传统文化著作,配合文化网站等现代化信息的输入,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内容丰富

3、,信息量大,不可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悉数穷尽,建议将一些适合讨论和交流的知识单元集中于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师生讨论和交流,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极性。二、各章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章 绪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界定与定义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环境与条件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第四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基本精神和产生条件;能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学会从文化的视野观察、分析现实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点及其影响 难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和其所面临的挑战和问

4、题第二章 中国历代王朝的兴衰(4学时)(一)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 夏商周与春秋战国第二节 秦汉大一统与魏晋南北朝的分立第三节 繁盛的隋唐第四节 辽宋夏金的分立与元明清的大统一第五节 中国古代的盛世比较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历史发展大势,理解历史在人事代谢、沧桑巨变中前进,后人又在艰涩滞重的印痕中探索历史,掌握历代王朝兴亡的历史经验和深刻教训。(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历代王朝的发展大势 难点:历代王朝兴亡的经验教训第三章 中国古代学校教育(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古代教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节 中国古代的官学与私学一、官学及其发展:西周国

5、学、西汉太学、明清国子监 二、私学的起源、发展及其影响第三节 中国古代书院及其影响第四节 中国古代著名教育家与教育思想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古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大势难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精华第四章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先秦时期的选举制度第二节 察举、征辟与九品中正制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发展与衰亡第四节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评价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理解中国古代的人才选拔原则与标准,能够从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学会正确看待今天中国的人才选拔

6、制度。掌握“国家安危,系于人才”思想的内涵。(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历代选官制度 难点:怎样评价科举制度第五章 中国传统哲学(4学时)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哲学是传统文化的核心与主轴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 一、原始儒家:孔子与孟子二、原始道家:老子与庄子三、中国佛学:禅宗四、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第三节 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一、天人协调精神二、入世济世精神三、理想主义精神第四节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特点和价值取向,熟悉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通过学习得到智慧的熏陶,并能够运用中国传统

7、哲学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中国哲学的思想资源难点:中国哲学的理论特征第六章 中国传统宗教(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原始宗教一、自然崇拜二、祖先崇拜三、生殖崇拜四、上帝崇拜第二节 中国佛教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二、中国化佛教宗派的形成三、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第三节 中国道教一、道教的形成二、道教的发展演变三、道教信仰四、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佛教、道教的创始、基本教义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能够正确认识和分析宗教对中国人文化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以及政治生活带来的各种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佛教和道教

8、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难点: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原因第七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发展历程第二节 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一、仁、义、礼二、忠孝、诚信三、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第三节 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一、传统修身之道二、传统理想人格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积极导引效应。(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思想和发展 难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优点和缺点、对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扬弃第八章 中国古代文学(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

9、内容:第一节 古代诗歌一、诗经、楚辞与汉乐府二、唐诗、宋词与元曲第二节 古代散文第三节 古代小说 第四节 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化特征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的文化内涵,学会用文学的眼光品味现代生活。能够结合所学专业或从事的职业以文学为话题展开讨论;或以诗歌、散文、小说为切入点解读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文化现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的文化内涵难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赏析第九章 中国古代艺术(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独具神韵的书法艺术第二节 气韵生动的绘画艺术第三节 繁花似锦的乐舞艺术第四节 风格独特的建筑艺术教学要求: 通过

10、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各大门类及其发展变迁、代表作品。能够运用较为专业的语言鉴赏中国传统艺术。(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传统艺术的各大门类及其发展变迁难点:中国传统艺术的内在精神与最高境界第十章 中国古代科技(4学时) (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源远流长的古代农学第二节 成就辉煌的天文历法第三节 别树一帜的古代数学第四节 自成体系的中医药学第五节 嘉惠世界的四大发明第六节 驰名世界的中国瓷器第七节 李约瑟问题的提出及其意义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历程,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技成果,掌握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1、中国古代农学与中医药学难点:中国科技近代落后于西方的原因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礼仪(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 第一节传统礼仪是传统道德的一种载体一、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和形成二、传统五礼:吉礼、嘉礼、宾礼、军礼 、军礼三、传统礼仪与个人修身养性第二节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一、中国古代婚姻形态的嬗变二、一夫一妻制下的婚姻形式三、历代婚姻礼俗第三节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一、埋葬习俗二、丧礼习俗三、丧服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中国传统礼仪的起源、本质、基本内容及其对当代社会的现实意义,感受中国传统礼仪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学会在现代社会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礼仪。(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

12、传统礼仪制度内容难点:中国传统礼仪在现代社会的继承和发展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衣食住行(4学时)(一)基本内容与要求教学内容:第一节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一、冠、冕、巾二、上衣下裳三、鞋、袜第二节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一、中国古代的主食与副食二、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三、中国古代的茶文化第三节 中国传统建筑一、民居二、宫殿三、古代建筑特点第四节 中国古代交通工具一、车二、船三、轿第五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春节习俗与文化二、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三、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古代中国传统生活习俗,品味茶、酒、食文化现象,懂得欣赏茶、酒、食文化,追求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3、重点:中华民族传统生活的文化内涵难点: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提升生活品位教学安排表:章 次内 容理论课时实践课时合计课时第一章中国传统文化概说44第二章历代王朝的兴衰44第三章中国古代学校教育44第四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44第五章中国传统哲学224第六章中国传统宗教44第七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44第八章中国古代文学44第九章中国古代艺术224第十章中国古代科技44第十一章中国传统礼仪习俗224第十二章中国传统衣食住行224合计40848三、实践教学内容与要求:1、到贵阳孔学堂进行“中国传统礼仪习俗”实践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礼仪有一定的感受和了解。2、到贵州省博物馆进行“中国传统衣食住行”实

14、践教学,使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有深刻感受和了解。四、考核方法:学习期间提交一篇课堂讨论作业,占总成绩的30%。期末写作专题小论文,占总成绩的70%。五、推荐教材和实验教材参考书1、教材:中国传统文化张岂之,高教出版社, 2001年。2、教学参考书:中国历史文化要览,张羽琼,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华文明之光袁行霈,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六、说 明:本课程作为素质教育课程,其宗旨在于促进文理交融,培养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为培养实践创新人才服务。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教学对象、不同专业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术性又要兼顾通俗性;既要讲清基本史实,又要注意理论分析。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建议结合茅台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关现实问题进行课堂讨论或社会考察,加深学生对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