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4《孩童之道》教案4(新版)长春版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4192167 上传时间:2020-06-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4《孩童之道》教案4(新版)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4《孩童之道》教案4(新版)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4《孩童之道》教案4(新版)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4《孩童之道》教案4(新版)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4《孩童之道》教案4(新版)长春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孩童之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3.领悟诗作的内涵,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4.感受诗中的母爱与童真。教学重点:1.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层次结构。2.领悟诗作的内涵,学会品读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感受诗中的母爱与童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月集世界上最优秀的儿童诗集。就如捷克教授莱斯尼所说:“这部儿童诗集在世界文学上是无以伦比的”。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孩童之道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共同去感受诗中的真善美!二、作者介绍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是向西方介绍印度文化和把西方文化介绍到印度的很有影响的人物。生平1861年

2、5月7日生于西孟加拉加尔各答市,1941年8月7日卒于同地。家庭属于商人兼地主,婆罗门种姓。祖父德瓦尔格纳特泰戈尔和父亲戴本德拉纳特泰戈尔都是社会活动家,支持社会改革。泰戈尔进过东方学院、师范学校和孟加拉学院,但没有完成正规学习。他的知识得自父兄和家庭教师的耳提面命以及自己的努力者为多。他从13岁开始诗歌创作,14岁发表爱国诗篇献给印度教徒庙会。1878年,他遵父兄意愿赴英国留学,最初学习法律,后转入伦敦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西方音乐。1880年回国,专事文学创作。1884年,离开城市到乡村去管理祖传田产。1901年,在孟加拉博尔普尔附近的圣地尼克坦创办学校,这所学校于1921年发展成为交流亚

3、洲文化的国际大学。1905年后民族解放运动进入高潮,孟加拉和全印度人民都反对孟加拉分割的决定,形成轰轰烈烈反帝爱国运动。泰戈尔去加尔各答投身运动,义愤填膺,写出大量爱国诗篇。但不久同运动其他领袖发生意见分歧,他不赞成群众焚烧英国货物、辱骂英国人的“直接行动”,而主张多做“建设性”工作,如到农村去发展工业、消灭贫困愚昧等。他于1907年退出运动回圣地尼克坦,过隐居生活,埋头创作。1913年,他因英文版吉檀迦利(Gitanjaei,即牲之颂,1911年出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从此闻名世界文坛。加尔各答大学授予他博士学位。英国政府封他为爵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先后10余次远涉重洋,访问几十个国

4、家和地区,传播和平友谊,从事文化交流。1919年,发生阿姆利则惨案,英国军队开枪打死1000多印度平民,泰戈尔声明放弃爵士称号,以示抗议。1930年,他访问苏联,写有俄国书简。他谴责意大利法西斯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支持西班牙共和国政府反对法西斯头子佛朗哥。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写文章斥责希特勒的不义行径。三、朗读1.听范读,理顺字音。2.自由朗读,熟读诗歌。3.分组齐读。四、整体感知1读诗作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明确:诗中的孩子是天真、可爱的。2.这首诗歌的线索是什么?明确:文章以孩子的憨态为线索3诗作以孩子们天真可爱的情态为背景,先后展示了怎样的一幅幅妙趣横生的画面?明确:按照母子

5、情感受的变化可分五个画面:画面一无所不能(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画面二无所不知(孩子知道程式各样的聪明话)画面三无所不有(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画面四无拘无束(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画面五无忧无虑(孩子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4伴随着孩子情感图景的变化,作者赋予了母亲怎样的性格和精神?明确:慈爱、神秘、美丽五、品析语句1.只要孩子愿意,他此刻便可飞上天去。明确:表达了诗人对儿童心灵的最高赞美:孩子是可爱的天使,他来自美丽的天国。2.孩子知道各式各样的聪明话,虽然世间的人很少懂得这些话的意义。明确:表达了泰戈尔对童真的赞美:只有孩子才是最“聪明的”,他们可以展开

6、丰富的想象,说出充满智慧的话语。3.孩子有成堆的黄金与珠子,但他到这个世界上来,却像一个乞丐。明确: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由衷赞美:在母爱面前,金银珠宝都显得暗淡无光,“所以假装着完全无助的样子”,来“乞求妈妈的爱的财富”,是指母爱战胜了其他一切力量。4.孩子在纤小的新月的世界里,是一切束缚都没有的。明确:表达了泰戈尔对儿童无拘无束性格的喜爱。5.孩子永不知道如何哭泣。他所住的是完全的乐土。明确:表达了孩童世界中的永恒主题快乐。只有快乐才能让每一个孩子幸福成长,愿快乐永驻心间!六、主题探究提问:本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多元的,请说说都有哪些?明确:1.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崇高礼赞。2.抒发了孩童对母亲的深挚爱恋。3.表现了诗人对人世间真善美的热烈追求。4.是对孩童纯真世界的充分展现。5.告诉我们一种孩童的处世之道。为了得到母亲的爱,孩童表现出来的是真实、善良和美好。是真正的童真。七、作业1.背诵诗歌。2.完成练习题。板书设计: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有无拘无束孩童之道泰戈尔母爱孩子 神秘美丽 无忧无虑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