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秦代刑法看古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413000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1.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秦代刑法看古代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从秦代刑法看古代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从秦代刑法看古代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从秦代刑法看古代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从秦代刑法看古代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秦代刑法看古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秦代刑法看古代(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秦代刑法看古代刑罚 罚 诛心 儒家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法家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秦朝的刑罚 究竟有多残酷 一旦在秦朝犯了法 你会被官府处以什么样的刑罚 秦简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财产刑 劳役刑和肉刑 死刑其实相当少 耻辱刑 耐 完 髡 k n 钳 谇最轻的是耻辱刑 顾名思义 是以羞辱受刑者为惩罚目的 由于处罚比较轻 一般和肉刑或者劳役刑一起用 罚有道德考量 前三种刑罚都在跟你的毛发较劲 第一种是你很熟悉的耐刑 也就是刮胡子 第二种完刑是剃去鬓毛 往往和城旦等劳役刑合用 第三种髡刑不仅是胡子 连头发也要剃掉 先秦时的男人都要留胡子 这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所以史料专门记载刘邦是 美须髯 关公也是

2、美髯公 的称号并非虚构 孝经 更有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不合毁伤 的说法 这是因为古人认为 头发 胡须 指甲都是 血气之余 轻易不要剪 剪下来后也一定要小心保存 割须弃袍 这些刑罚的目的 并不是对你施加肉体痛苦 主要是让你颜面无光 受到大家的鄙视 髡 k n 刑有时还要和第三种耻辱型 钳 并用 也就是在你脖子上安个铁项圈 楚汉时期的季布就受过 髡钳 当时他为了逃避刘邦的悬赏捉拿 藏到一个叫周家的人的家里 为了帮他脱身 周家对他施以 髡钳 当奴仆卖掉了 谇 在公众场合把你臭骂一顿 先秦的人极其重视尊严 往往只为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去杀人或自杀 当众挨骂绝对受不了 再说即便你自己不觉得什么 这也肯定

3、会影响你的上司 同事对你的看法 乃至影响你的仕途 财产刑 赀这类刑罚一般和罚钱 没收财产等相关 针对的都是不太严重的罪行 其实很多在如今看来都称不上罪行 至多算过错 比如称粮食的秤不准 伤了拉车的驾马 跟人打架伤了人 私自掩埋尸体等 最主要也最常见的是 赀 秦律经常能看到各种 赀一盾 赀二甲 等记载 也就是罚违法者缴纳盾牌和铠甲 而非钱币 这也很好理解 毕竟是战争时期 盾牌甲胄都是消耗品 当然多多益善 比单纯罚钱实用多了 身份刑 夺爵 废 收孥 身份刑和财产刑有点像 不同的是前者剥夺你的财产 后者则更多意味着剥夺你的社会地位 这是一种很有 秦朝特色 的刑罚 因为秦人对军功爵的重视远在财产之上

4、第三种身份刑是收孥 n 孥本身既有子女的意思 也通 奴 就是罪犯的家人都要被设为官家的奴婢 比如 乐人讲被诬盗牛案 讲 的家人就被 收孥 了 身份刑也一般和其他刑罚并用 主要有三种 前两种都针对主犯本人 一是免去爵位的 夺爵 一是免去职务的 废 秦律里很多条文都有 废 的记载 听命书 上级的红头文件 时不下席站立 官吏弄虚作假的 训练的军马在考核中被评为下等的 都要被 废 不同于一般的罢官 免 这种 废 可是一撤到底 永不叙用 除吏律 里规定 如果任用了被 废 过的官吏 就得罚二甲 流刑 迁 谪 顾名思义 流刑就是流放 将犯罪者发配到战区或偏远地区 秦律杂抄 规定 百姓不应免老 或已应免老而不

5、加申报敢弄虚作假的 以及同伍的人帮着隐瞒的 每家罚一盾 都加以流放 在后世 这是仅次于死刑的重刑 在秦朝 这却是一种相对轻的刑罚 前面提过 商鞅曾把那些赞颂秦法的人流放 秦始皇扑灭嫪毐叛乱后 也曾将他的大批门客 迁 走 后来还将许多办案不公的官吏 谪 往北疆 从对象来看 迁 应该适用普通平民的流放 谪 适用的是官吏的流放 流放地自然是荒凉偏僻地区 正如大英国偏爱澳大利亚 沙俄喜欢西伯利亚一样 秦朝政府也有几处官方认证的流放地 首当其冲的是房陵 今湖北省房县 吕不韦 嫪毐的遗族 末代赵王赵迁 刘邦的女婿张敖都曾被流放到这里 吕不韦本人曾被发配到蜀地 长安君成蛟反叛失败后 他的一些党羽被发配往陇西

6、的临洮 今甘肃岷县 如今的甘肃临洮在当时应该是狄道 那里是对匈奴作战的一个主要战场 韩愈 苏东坡 六国尽灭后 最火流放地 这一桂冠就转到了岭南的头上 两广的繁荣是很晚的事 在中国古代史的绝大部分时间里 那里都与神秘蛮荒联系在一起 风貌不比如今的亚马孙雨林好多少 直到宋代都被贬官们视为畏途 劳役刑 候 司寇 隶臣妾 鬼薪 白粲 城旦 舂 肉刑 笞ch 黥q ng 劓y 斩趾zhi 肉刑你肯定不陌生 它和劳役刑一同散落在秦简的每一个角落 也是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刑罚 最轻的肉刑是 笞 也就是被竹条抽打 养牛养瘦了要被 笞 在学室当 弟子 不好好学习要被 笞 当刑徒毁坏了公物要被 笞 干活考评最后一名要

7、被 笞 不过说实话 被 笞 虽然痛苦 但打完了也就完了 相较黥 劓和斩趾 实在是轻得多 黥刑是在脸上刺字 最知名的受刑者是汉初诸侯王英布 也因为他受过这种刑 别人索性管他叫黥布 黥刑后来一直被延续下来 水浒传 里的林冲 宋江 武松等梁山好汉都受过这种刑罚 足见其普遍 重一级的是劓刑 也就是割鼻子 秦史爱好者最熟悉的受刑者 自然是商鞅时期的太子傅 公子虔 不过这种刑罚古已有之 刺字的位置会在哪里 墨 刑 杖 这些肉刑的确残酷 不过其真正残酷之处还不只是肉体上的痛苦 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脸上的字 血肉模糊的鼻子 空荡荡的裤腿 这些终身相伴的耻辱标记永远在提醒着你曾有过的前科 也是对其他人一种最直

8、观的警示 商君书 赏刑 称 古代帝王制定这些肉刑 不是追求伤害民众 而是要用来禁止奸邪阻止犯罪 刑罚重就能吓阻民众以身试法 从而消灭犯罪行为 最要命的一点在于 肉刑会阻止受刑者重新融入社会 礼记 就讲 刑人不在君侧 受过刑的人不能服侍君王 商鞅也主张 刑人无国位 戮人无官任 受过刑的人在国家没有地位 也不许再为官 他们只能在隐蔽地点的收容所 隐宫 里劳作一辈子 再也不能回归主流社会 赵高就出身 隐宫 他日后性格的畸变 不知是否与这种出身相关 死刑的确有 而且分很多种 但其实酷刑并不多 死刑 斩 弃市 戮 枭首 坑杀 车裂 腰斩 斩 决刑用的是斧头 斩 这个字中的 斤 其实就是 斧斤 的 斤 行

9、刑时间一般是在秋天 这是因为古人都认为秋天草木凋零 呈现肃杀之气 适合干这类活计 在 斩 的基础上 还延伸出弃市 戮 枭首 坑杀这几种死刑 其实都是 斩 的2 0 3 0等版本 唯一区别只是对于尸体的处置方式 弃市是把你杀死之后暴尸街头 任由人群围观 最终沦为蚊蝇和老鼠的美味 显然兼有耻辱刑的意味 至于戮 有解释说 戮 通 辱 它分为生戮 戮尸 生戮就是行刑前对你进行各种羞辱 戮尸是行刑后对你的尸体进行羞辱 譬如鞭尸或者挫骨扬灰之类 史书中的公子成蛟 以及秦始皇的那些皇子们 都被处以戮刑 枭首是把人头砍下之后悬挂在高竿上示众 这个名字也有来历 枭 是传说中一种和猫头鹰很像的鸟 据称生下幼鸟之后

10、 母鸟会衔住树枝 任由幼鸟把自己吃掉 最后只剩下脑袋 用它来命名这一刑罚 无疑很形象 这种刑罚多有行刑者进行炫耀 对围观者进行警示的意味 嫪毐叛乱被镇压后 他的党羽们就都被枭首示众 坑杀 不是活埋 只是杀死后就地掩埋 坑杀可谓大名鼎鼎 至少三次重大历史事件都与该刑相关 长平坑杀 坑儒事件 以及巨鹿之战后项羽坑杀秦军降卒 后来无数人拿它们说事 绘声绘色地描述秦军如何像日本鬼子那样 逼着一个个受刑者挖坑 挖好就直接把土推下去 把他们统统活埋 其实这都是想象力太过发达的产物 杀人是有的 但不可能是活埋 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1995年 考古学家们对长平之战古战场 高平市西北的永录村周围进行考察 发现了十

11、几处尸骨坑 其中一个坑有130多具骨骼 每具都有箭痕 刃痕 砸痕 没有一具是完整的 显然都是被杀后乱埋的 而非活着投入坑中 长平一号尸坑 是不是觉得很坑爹 闹了半天居然是这么没创意的死法 行刑者还好心替死者收尸 话不是这么说的 先民都有 视死如生 的观念 认为死亡是生命的延续 换言之 在他们看来 尸体被破坏 就等同于死后继续受这些刑罚 自己的灵魂也将永远不得安宁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哪怕是死囚被斩首后 家人都要设法把头颅和躯干缝合在一起 后来的皇帝赐死大臣时 也以绞刑来体现自己的 仁慈 原因无他 人们确实害怕死亡 但更害怕不得好死 那些五花八门处理尸体的死刑 正是针对这一心理设置的 除了肉体的痛

12、苦 更让受刑者在精神上承受痛苦 最重的刑罚是车裂与五刑 都是用来对付谋反者的 车裂也叫轘 huan 有观点认为秦简中出现的 磔 zh 也是这种刑罚 就是俗称的五马分尸 这种酷刑经常被用来针对谋反者 郑国的高渠弥 陈国的夏征舒 秦国的商鞅和嫪毐 燕国的苏秦 甚至有说法称赵高也被子婴车裂 他们的相通之处在于 都曾被指控犯有谋反罪行 但从史料的蛛丝马迹来看 这一刑罚也存在另一种可能 和前面提到的枭首 戮一样 它或许也是处死受刑者后才撕裂肢体 活埋 日军才有活埋平民 活体车裂或许是后人的想象 五刑 这是秦朝的终极酷刑 史料所能见到的唯一受刑者又有着一个终极身份 帝国丞相李斯基本是把当时最主要的肉刑都受

13、了一遍 前四道分别是黥 劓 斩趾 笞杀 最后是前面提到的 枭首 把头砍下来再挂起来示众 剩下的尸体则被剁成肉酱 这叫 菹 z 如果行刑期间 受刑者高喊各种反动口号 还会被处以断舌 菹 z 剩下的尸体则被剁成肉酱 但从 史记 的不同记载来看 最后一道刑罚应该是腰斩 顾名思义 这是把人按到砧板上 用斧头拦腰剁成两段 那个砧板就叫 锧 这项刑罚也称 斧锧 典籍中经常可以看到 伏斧锧 就斧锧 的说法 说的就是主动要求被腰斩 在受到这些酷刑之外 受刑者的所有亲属也都要被处死 通俗讲法是 死一户口本 这又是连坐的体现 即所谓的 叁夷之诛 或 夷三族 分别是父族 祖父母 叔叔姑姑等 母族 外祖父母 舅 姨等

14、 妻族 妻子 丈人 丈母娘等 到了后来 范围又逐渐扩大到五族 七族 九族 人们熟悉的 株连九族 就是这样来的 夷三族 膑 刑 1 定罪量刑的原则从秦简来看 秦律有了刑法中定罪量刑原则的内容 比如考虑犯罪者的年龄 有无犯罪意识 是否故意等因素来决定是否应受到惩罚 应该受到何种惩罚等 1 责任年龄秦律规定 未成年人犯罪 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 对于成年与未成年 秦朝以身高来划分 秦规定 身高不到六尺 不负刑事责任 秦简 法律答问 里有一个案例 甲小未盈六尺 有马一匹自牧之 今马为人败 食人稼一石 问当论不当 不当论及偿稼 法律答问 还记载一个案例 甲盗牛 盗牛时高六尺 系一岁 复丈 高六尺七寸

15、 问甲可 何 论 当完城旦 在古时 一般认为男子十五岁身高即六尺 秦朝规定十五岁就为成年人 编年纪 记载 喜 满十五岁就开始给公家服徭役了 也就意味着成年了 所以 秦以身高六尺作为是否负刑事责任的标准 2 区分有无犯罪意识秦律开始注意到犯罪意识对犯罪的作用 所以根据有无犯罪意识来确定是否定罪 法律答问 记载 甲盗 赃值千钱 乙知其盗 受赃不盈一钱 问乙何论 同论 又 甲盗钱以买丝 寄乙 乙受 弗知盗 乙论何也 毋论 对比这两个案例可知 秦律根据有无犯罪意识来确定是否定罪量刑 3 区分故意与过分在现代刑法中 故意和过失是犯罪的主观要件 二者对社会危害性的大小是有区别的 西周统治者就已经意识到这一

16、点 所以对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的定罪量刑是不同的 秦朝继承了西周这一原则 秦律将故意称为 端 过失称为 不端 秦简 法律答问 里有 甲告乙盗牛若贼杀人 今乙不盗牛 不杀人 问甲可 何 论 端为 为诬人 不端 为告不审 可见 秦认识到故意犯罪比过失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大 所以故意从重 而过失从轻 4 数罪并罚数罪并罚 就是对一人所犯数罪的合并处罚 秦律里出现了有关数罪并罚的记载 秦简 法律答问 诬人盗值廿 未断 又有它盗 值百 乃后觉 当并赃以论 依律 并赃以论 即两罪合并处罚 在现代刑法中 构成数罪并罚有时间限制 并罚的计算也有不同的原则 这在秦律中都没有详细的规定 5 共犯加重就秦简发现 秦朝规定五人以上 含五人 才属于共同犯罪 并且对共同犯罪人不加以区分 均要加重处罚 秦简 法律答问 五人盗 赃一钱以上 斩左止 趾 又黥以为城旦 不盈五人 盗过六百六十钱 黥劓以为城旦 可见 秦朝五人以上才属于共同犯罪 对共犯要加重处罚 6 自首减刑在秦朝 自首叫 自出 或 自告 秦律规定 自首减轻处罚 秦简 法律答问 把其假 携带所借之物 以亡 逃亡 得及自出 当为盗不当 自出 以亡论 其得 捕获 坐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