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34125757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SO9001 讲解理解要点1.范围1. 1总则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 需要证实其有能力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b)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注:在本标准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产品。理解要点:1、 此处“范围”规定的是ISO9001标准适用的应用范围,此范围不应当与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相混淆。2、 总则中明确了本标准适用于:一是组织需要证实其能力是否能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二是通过组织体系的有效应用,可以增强顾客满意

2、。这说明了2000版ISO9001标准适用范围的扩大,不仅仅可以用于内部或外部证实组织的产品质量保证能力,还可以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达到顾客满意。3、 凡是提到顾客要求时,总与适用的法律法规相联系,体现了满足产品要求,包括明确的、隐含的和必须履行的要求。4、 增强顾客满意,还应包括体系的持续改进过程,而不仅是防止不合格。1.2应用本标准规定的所有要求是通用的,旨在适用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当本标准的任何要求因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而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进行删减。除非删减仅限于本标准第章中那些不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或责任的要求,否则不能声称符合本标

3、准。理解要点:1、 本条款说明ISO9001标准是通用的,适合于各种类型、不同规模和提供不同产品的组织。但应当承认新标准的全部要求不是对于所有组织都必然相关,因此本条款允许使用者在符合条件时,对标准某些要求进行删减。2、 标准提出由于组织及其产品的特点不适用时,可以考虑对其删减。删减应符合以下的条件:- 仅限于ISO9001标准的第七章,即产品实现的有关条款要求;-不会由于删减,而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能力。-不会因为删减,而影响组织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责任。3、 删减某些要求,对组织来说,是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关键在于是否存在需要删减的相关活动。如某个工程公司只有施

4、工资质,没有设计资质,就以考虑对7.3设计和开发条款删减;某个产品制造厂开发的产品直接投放市场,不存在由顾客提供技术或原料进行代料加工等活动,就可以考虑对7.5.4顾客财产进行删减;某个质量管理咨询公司,服务提供过程不存在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就可以考虑对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进行删减。4、 某些外包过程,涉及到组织应承担的责任也不能删减。如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某设计是外包的,施工是外包的,监理是外包的,但公司对这些外包项目都负有责任,因此涉及到的相应条款如7.3设计与开发等也不能删减。5、 由于组织和产品特点多种多样,对某个组织的某项活动能否删减, 应当结合其实际情况作出判定,不可能有一种公

5、式化规定。删减条款涉及到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范围,涉及到相关活动和过程是否受控,涉及到组织和顾客双方的权益,因此使用时要认真对待。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ISO 9000: 2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00中的术语和定义。本标准表述供应链所使用的以下术语经过了更改,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供方组织顾客本标准中的术语“组织”用以取代ISO9001:1994所使用的术语“供方”,术语“供方”用以取代术语“分

6、承包方”。本标准中所出现的术语“产品”,也可指“服务”。理解要点1、 本标准采用了ISO9000中的术语和定义。2、 2000版ISO9001标准使用了新的供应链,以反映当前的使用情况:ISO9001:1994分承包方 供方 顾客 ISO9001:2000供方 组织 顾客 以上新的供应链与1994版的对比,不难看出:2000版ISO9001将“组织”代替了1994版的“供方”,将“供方”代替了1994版的“分承包方”。这样更改,更好地反映了当前的使用情况。4.质量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组织应:a) 识别质量管理体

7、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运行和对这些过程的监视;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注:上述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理解要点:1、 质量管理体系总要求是建立(包括形成文件

8、)、实施、保持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总体思路,也是质量管理原则中的“过程方法”和“管理的系统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具体应用。2、 总要求包括 以下六项内容:a) 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 不同行业、不同产品、不同生产规模的组织有着不同的过程,如果与产品相关的某些过程未能识别,并予以控制,势必将影响到提供给顾客产品的符合性。通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应当包括与管理活动 、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测量有关的过程。上述过程又可展开,如产品实现过程可包括:产品实现的策划、 识别和评审产品要求、设计和开发、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等过程。对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也称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

9、)还应当进一步展开,这个过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产品有密切的关系。每个组织的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几乎都不相同,如同样是机械制造企业,有的有铸造、锻造等毛坯行产过程,有的则没有,也可能采用外包。对过程的适当的展开,是对过程 实施控制的前提 。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产品符合要求的外包过程,组织也要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因此,准确地识别和判定所需的过程,是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首要任务。识别质量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时,应当针对下述问题提问并得到回答:我们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些什么过程?有无影响到产品符合性的外包过程?每个过程的输入输出是什么?过程的顾客是谁?(说明:顾客有内部和外部的,下一过程就是本过程

10、的顾客。)这些顾客的要求是什么?过程的“所有者”是谁?(说明:所有者可指过程涉及的关键部门或主要责任者。)b) 确定这些过程顺序和相互作用。 过程顺序,便于确定每个过程的输入是什么,输出是什么,本过程与哪 些过程有相关关系、接口关系。通常,流程图是识别过程顺序的较好方法。与确定过程相关的问题是:组织的过程的总体流程是什么?如何描述流程 ?采用过程图或流程表?过程间的接口是什么?我们需要哪些文件 ,如文件程序 、作业指导书?c) 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的有效运行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在识别和确定过程及其接口关系后,就要确定确保过程有效运行的准则和方法。准 则,即对每个过程应符合的要求或过程标准。通

11、过对准则的确定,以达到每个过程期望的结果方法,即如何控制、如何测量的规定或程序。确保过程有效运行所需准则和方法的问题是:过程结果中所期望的特性和不期望的特性是什么?对过程监视、测量和分析的准则是什么 ?如何将准则体现在质量管理体系策划和产品实现过程中?收集数据有哪些适用的方法?d) 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这是支持过程运作和监视过程的必要条件。确保资源和信息获得的问题是:每个过程需要哪些资源?有哪些沟通的渠道 ?组织如何提供关于过程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组织如何获取反馈信息?组织需要收集哪些数据?组织需要保存哪些记录?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这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重要活动,通过检查

12、为针对过程运行中的问题采取措施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针对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的问题是:组织如何监视过程业绩,如过程能力、顾客满意?必要的测量有哪些?组织如何分析所收集的信息?分析的结果说明了什么?f) 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对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针对 实施必要的措施的问题是:我们如何改进过程?需要采取哪些纠正措施这些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实施了吗?措施实施有效吗?3、 以上六条要求,是过程方法的体现,其中a)、b)、c)三条是策划,d)条为实施,e)条为检查,f)条为处置,形成了PDCA循环。4、 需要说明的是,本条款提及在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时,要识别外包过程,并纳入对体系

13、的策划中。至于如何控制外包过程,则要按7.4采购条款要求去实施。4.2文件要求4.2.1总则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e) 本标准所要求的质量记录。注:本标准出现“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注: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a) 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b) 人员的能力。 注: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媒体。理解要点1、 文件是信息及其承载媒体。文件的作用是能够沟通意图、

14、统一行动,是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所必须的。2、 本条款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应包括的五项要求:a) 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本标准所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本标准中可以看到只涉及对文件控制等六项活动提出形成文件程序的要求。d) 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的文件;过程应形成文件,其文件化程序要足以支持组织有效的运作。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由于其规模和活动类型不同,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不同,人员的能力不同,对所要求的文件多少和详略程度也不同。因此这类文件的类型和数量,一定要与组织的实际情况相适应,要评价这类文件是否起到了增值作用,文件多少是否适度。e

15、) 本标准所要求的记录从本标准中,可以查到带有4.2.4要求的有21处(其中7.6有3处)。3、 应当认识到,标准提及的五种是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的起码的要求。在ISO /TC176/SC2/N525R文件要求指南中还提到,尽管在标准上没有特别要求,但能够为一管理体系起到增值作用的文件,也可以为组织考虑使用。如:过程图、流程图或过程描述、组织结构图、规范、作业指导书、内部沟通文件、生产计划、批准的供方清单、检验和试验计划、质量计划。4、文件结构和形式也可由每个组织来决定。如一个小型组织可能会发现,将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描述包含在质量手册中是适宜的,包括标准所要求的所有的形成文件 的程序 ;大型的集团则可能 有总部的、区域的若干个手册和复杂的文件 层次。4.2.2质量手册组织应编制和保持质量手册,质量手册包括:a) 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