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4125703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3、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doc(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监理实施细则(桩基)项目名称:上海临港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A、B 、C、D标段桩基工程建设单位:上海临港万祥经济发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上海中坚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审批:上海城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六年四月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上海临港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A、B、C标桩基工程2、 工程地点:上海南汇区万祥镇3、 工程规模:建筑面积:247639平方米4、 建设单位:上海临港万祥经济发有限公司5、 设计单位:河北省建筑设计研究院6、 监理单位:上海城建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7、 施工单位:上海中坚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8、 勘察单位:上海岩土工程勘察

2、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二、桩基工程概况:万祥社区二期动迁安置基地桩基工程,位于南汇区临港万祥社区,万祥镇南首A、B、C、D四个标段组成,内含:12F小高层14幢;多层住宅53幢;商铺8幢;幼儿园1幢;社区服务中心1幢;地下车库15630平方米。12F小商层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型号为PHC、AB400、80、23分上下节单节长分别为11m、12m,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1550KN。53幢多层(46)住宅采用预制混凝土方桩,桩型号为AZH257B2502507米单节桩,单节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为480KN(详见施工图),其它附房为天然地基。三、监理工作内容:1、 监理工程范围:万祥社区二期动迁

3、房工程桩基2、 监理业务范围:桩基施工阶段的质量和进度控制,并按要求督促施工单位做好沉桩施工安全工作。3、 监理工作目标:达到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所签订的施工合同约定的质量和进度目标。四、监理依据:1、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及补充协议;2、工程招标文件、投标书和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订的工程承包俩同及补充协议;3、工程施工图及设计交底、修改和补充资料;4、现行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关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性标准规范和规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2072002):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94)。5).上海市建筑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DBJ78-20025、现行国家、建设部和上海市关于工程建设、建筑业管理、建设监理的国家、行业和地方性和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6、其它与工程施工和监理工作有关的文件。四、桩基工程质量控制(一)事前控制(A)对沉桩前测量放线的质量控制1、测量放线部分:基础的测量放线应按工程测量的标准要求: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包括施工控制测量及施工放线;施工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及高程控制;a、施工平面控制测量需符合如下要求:(1)建筑场区

5、内按设计图及施工总布置图的要求;测设控制点,控制点要选择在通视良好、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2)控制网加密控制桩,宜选择在建筑物行列线或主要设备中心线方向上;(3)主要的控制网点和主要设备中心线端点,应埋设混凝土固定标桩;(4)控制网轴线起始点的测量定位误差,不低于同级控制网的要求,允许误差宜为2cm;两建筑物间联动关系时允许误差宜为1cm,定位点不得少于3个;(5)角度观测可采用方向观测法,其测回数应根据角中误差的大小按下表确定:角度观测的测回数 表1测角中误差253540510测回数DJ1432DJ265431(6)矩形网的角度闭合差,不应大于测角中误差的4倍;(7)当采用钢尺丈量距离时一级

6、网的边长,应以二测回测定。二级网的边长,应以一测回测定。长度应进行温度、坡度和尺长修正。钢尺量距的主要技术要求。普通钢尺测距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2边长丈量较差相对 误 差作业尺数丈量总次数定线最大偏差(mm)尺段高差较差(mm)读定次数估 读值至(MM)温度读数值至()同尺各次或同段各尺的较差(MM)1/300002450430.50.521/200001-22501030.50.521/100001-22701020.50.53(8)矩形网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当增设轴线时,可采用现场改点法进行配赋调整(9)点位修正后,应进行矩形网角度的检测。建筑物的围护结构封闭前,应根据

7、施工需要,将建筑物外部的控制点转移到内部,内部的控制点,宜设置在已建成的建筑物、构筑物的预埋件或预设的测量标板上。当外部控制向建筑物内部引测时,其投点误差,一级不应超过2MM,二级不应超过3MM。b、高程控制测量:(1) 场区的高程控制网,应布设成闭合环线,附合路线或结点网形。高程测量的精度,不宜低于三等水准测量的精度,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3等级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MM)线路长度(KM)水准仪的型号水准尺观测次数往返校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与 已 知 点联 测附合或环线平地(MM)山地(MM)二等2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4L三等650DS1因瓦往返各一次往一次1

8、2LDS3双面往返各一次20L4N四等1014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20L5N五等15DS3双面往返各一次往一次30L注:L为往返测段的测量路线长度,N为测站数(2) 场地水准点间距,宜小于1KM,距离建筑物不宜小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不宜小于15M;(3) 建筑物高程控制的水准点,可单独埋设在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上,也可利用场地附近的水准点,其间距宜在200M左右,水准点不少于三个。在建筑物四周均能通视。(4) 当施工中水准不能保存时,应将其高程引测至稳固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上,引测精度,不应低于原有水准的等级要求。 c、施工放线:1、施工放线应有下列资料:1 )总平面图2 )建筑物的主设计

9、与说明;3 )建筑物,构筑物的轴线平面图;4 )建筑物基础平面图;5 )设备的基础图;6 )土方的开挖图;7 )建筑物结构图8 )管网图。 2、测设各工程间的中心线,宜符合下列规定:1)、当利用建筑控制网测设中心线时,其端点应根据建筑物控制网相邻的距离指标桩,以内分法测定;2) 进行中心线投点时,经纬仪的视线,应根据中心线两端点决定;当无可靠校核条件时,不得采用测设直角的方法进行投点。3)、在施工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外围,应建立线板或控制桩线板应标记中心线编号,并测设标高。线板与控制桩应注意保存。 4)、施工测量人员在大型设备基础浇筑过程中,应及时看守观测,当发现位置及标高与施工要求不符时,应立即

10、通知施工人员,及时处理。5)、建筑物施工放样的主要技术要求: 表4建筑物结构特征测距相对中误差测角中误差()在测站上测定高差中误差(MM)根据起始水平面在施工水平面上测定高程中误差(MM)竖向传递轴线点中误差(MM)金属结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高度100120M或跨度3036M1/20000516415层房屋建筑高度60100M或跨度1830M1/1000010253515层房屋、建筑物高度560M或跨度618M1/5000202.542.55层房层、建筑物高度15米或跨度6M及以下1/300030333木结构、工业管线或公路铁路专用线1/2000305土工竖向整平1/1000451

11、0(1)对于二种以上特征的建筑物,应取要求高的中误差;(2)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应根据设计对限差的要求确定其放样精度d 、结构安装测量 在打桩施工区域附近设置控制桩与水准点,不少于2个,其位置以不受打桩影响为原则(距操作地点40m以外),轴线控制桩应设置在距外墙桩510m处,以控制桩基轴线和标高。e、桩基工程的桩位验收,除设计有规定外,应按下述要求进行: 1当桩顶设计标高与施工场地标高相同时,或桩基施工结束后,有可能进行检查时,桩基工程的验收应在施工结束后进行。 2、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施工场地标高,送桩后无法对桩位进行检查时,可在每根桩桩顶沉至场地标高时,进行中间验收,待全部桩施工结束,承台或

12、底板开挖至设计标高后,再做最终验收。3、预应力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表5 的规定。斜桩倾斜度的偏差不得大于倾斜角正切值的15(倾斜角系桩的纵向中心线与铅垂线间夹角)。桩位允许偏差(mm) 表5 项 项 目 桩位允许偏差 1 盖有基础梁的桩: (1)垂直基础梁的中心线 (2)沿基础粱的中心线100+0.01H150+0.01H 2 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 100 3 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 12桩径或边长 4 桩数为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 (1)最外边的桩 (2)中间桩 13桩径或边长 12桩径或边长 注:H为施工现场地面标高与桩顶设计标高的距离(B)开工前的审核和检查1)检查技术准备1审核沉桩

13、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营业执照,安全生产许可证,施工管理人员的资格。2、是否建立了由项目经理领导,技术负责执行控制,施工员、质检员、班组检查的三级管理系统,形成横向由施工员、质检员和班组长分别监控,纵向由项目经理到生产班组长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体系。 3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图纸会审和打试验桩工作确定打桩施工标准,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的安全。 4根据建设单位及监理单位提供的规划及设计图纸进行轴线控制网点和标高控制点的移交、检验和校核工作。 5施工现场应有工程地质报告,桩基的施工平面图并经过设计图纸会审,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熟悉图纸和打桩施工标准并对进场的工人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6、根据桩的密集程度和邻近建筑物的有关情况,审核沉桩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沉桩施工方案和沉桩顺序,审核沉桩施工对领近建筑物的防护措施。4、检查轴线控制桩、桩位位置是否正确,桩基的轴线应从基准线引出;桩基的控制桩应设在不受沉桩影响的地点。施工过程中,对桩基轴线应作定期检查。5、施工前监理员应督促施工单位认真处理场地、地面、地下及空间的一切障碍物。在软土地区施工时,监理员必须事先了解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原有结构及基础等详细隋况,在杂填土区施工时,应预先进行钎探,将探明在桩位置的旧基础、石块、废物等障碍物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