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

上传人:tang****xu4 文档编号:134111072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编》安全健康与环境知识教育(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健康安全与环境知识教育 第一章 目的 为了把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减少到最低限度 以预防来源于工作 与工作有关 或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和对健康的危害 第二章 事故原因及防治方法 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 多数事故是由不安全的行为引起 有些则来自不安全的生产条件 一 容易导致事故行为 1 不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2 不符合劳动安全规定的穿着和打扮 3 不符合操作规程的工作行为 4 工作时间精力分散 闲谈打闹 二 容易引起事故的条件 1 工作环境不清洁 2 材料堆放不符合要求 3 设备防护装置损坏 4 高噪音 低照明 三 防治事故的方法 1 设置安全通道 2 采用安全的工作方法 3 消除不安全因素 4 时刻

2、警惕和注意 请记住 没有一套规定能涉及所有领域 还有的可能与某些协议或文件相抵触 但有一点是不变的 问你的领导 1 如果你不知到做某项工作的安全方法应向你的领导请教 注意他是怎么说的 2 保持警惕 知道怎样应付紧急情况 记住灭火器 消防栓的位置 记住消防及紧急救援电话 3 工作区内严禁喝酒 一旦发现立即开除 4 发现不安全因素请马上向领导或安全员汇报 5 帮助新工人或没有经验的工人 告诉他们那些是危险的 如何安全的工作 6 通知所有可能因为你的工作而受伤的人 和他人一起工作 卸重物或做可能伤害他的事之前一定要通知他 在确信下面没有人之前不要向下扔任何物品 7 禁止打闹 一旦发现立即处罚 8 注

3、意遵守任何警告 9 物尽其用 10 穿和体的服装 尤其是在运动的机器周围 不要穿松松垮垮的衣服或戴首饰 11 学会用正确的方式提升重物 屈膝 保持背部直立 搬过重物品应在别人帮助下进行 12 不要跑 注意脚下 保持步幅 任何时候都要保持平衡 缺乏安全常识不能成为违章的借口 第三章避免火灾 一 火的常识1 火的燃烧必备三个因素 可燃物 火种和空气 氧气 断其一点即可灭火 2 火灾的类型 2 1最常见的火灾 火灾源为木头 纸 橡胶 塑料等 可用水 干粉 泡沫灭火器 2 2易燃气体 液体或甘油等 这类物品造成的火灾很难扑灭 需要用特殊的灭火器 干粉 泡沫 2 3由易燃金属引起的火灾 如镁 钛 锆 钠

4、等 2 4由电路引起的火灾 扑救时必须先断电 后扑救 注意 好的工作环境可避免火灾 好的工作经验可避免火灾 好的工作习惯可避免火灾 二 防火安全 每个人都应知道灭火器的确切位置 尤其是本人工作区附近的灭火器材 万一发生火灾 不要紧张 首先应考虑人员安全 发出警报 待所有人员安全疏散后再抢救财产 不要随意改装灭火器材 非灭火不要随意搬动 灭火器材附近必须保持清洁 不许堆放杂物 应设置投放杂物的垃圾桶 碎屑杂物等随手丢进垃圾桶 消除火灾隐患 油料搬运或暂时储存时应使用安全的容器盛放 二 防火安全 不要在化学品存放区内吸烟 保持工作场所干净整洁 物品存放有序 这样可以消除火灾隐患 不要用易燃易爆的危

5、险品清洗零件或工具 存放易燃品的容器应有明确标志 并注明其化学成分 工作区不得有明火 使用便携式加热装置时必须远离易燃品 所有材料的存储 处理及堆放都必须考虑其化学特性 了解你所接触的化学品 在火灾发生时给消防员以适当的提醒 三 紧急出口 所有建筑物应建有紧急出口 在危险地区或烟 火有可能堵塞出口的地方 应设有两个出口且距离较远 紧急出口和通往出口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 任何时候都可通过 所有出口应直接通往街道等开放的空间 供50人出入或危险地区的紧急出口应向撤离方向打开 出口应有明显标志 紧急出口的标志应与周围环境有明显区别 紧急出口 应高于6英寸 152毫米 的印刷体 不是出口但容易被认为

6、是出口的门 通道等处 应标明 不是出口 或类似标志 第四章环境卫生 一 场所1 所有工作场所 通道 库房和办公室都应保持良好卫生 清洁有序 2 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有助于减少火灾的可能性 降低事故发生率 因此请从自己做起 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3 将材料码放整齐 按正确方法存放 第四章环境卫生 二 垃圾1 工作后应打扫卫生 将废弃物扔进垃圾桶 2 不用的水杯 废弃物等杂物应及时处理 3 所有的垃圾 固体 液体废料都应尽快清除 以避免危害健康或影响环境整洁 4 不得随意丢弃烟头 第四章环境卫生 三 地板1 所有地板表面应保持清洁 干燥 并且无油渍 碎屑 坑或凸台 2 潮湿的工作场所 应保持地漏通畅

7、如有必要应为操作员提供临时地板 脚踏板 垫子或其他干燥的供站立的地方 第五章工具设备 一 压缩气体只能使用经有关部门认可的气瓶 气瓶只能按正确的方法搬运或滚动 不能拖 扔或用电磁铁 吊绳等搬运 除非吊绳附有特为气瓶设计的托板 所有气瓶都应被当作满的气瓶妥善处理 气瓶应在通风处存放 远离热源 如果存放在楼内 则应远离各种焊接 加热器 及油等易燃物 第五章工具设备 一 压缩气体气瓶应稳妥的放在指定位置 远离过道 因为在这些地方气瓶容易被撞倒或被倒下的东西砸坏 在楼内不要将氧气瓶和乙炔或其他类的气瓶放的过近 保持至少5米以上距离 如果气瓶存放于户外 应远离冰或积雪 如果周围气温较高 应避免阳光直射

8、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A 叉车的使用规定只有经过培训并经认可的人员方可驾驶叉车 驾驶证 只有指定的人员方可驾驶叉车 岗位证 不得使用带故障的叉车 无论何时出现故障都应停止工作直到修好为止 除非工作条件不允许 否则高举的叉车都应有过头保护 叉车装载的货物威胁到操作员时 应在叉车上安装过头保护装置 给卡车装货时 卡车不仅要制动 还应在后轮塞上楔子以避免其转动 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B 叉车安全行驶规则 右侧行驶 不超速行驶 与其他车辆保持三个车长距离 路口减速 人在车右侧 不要在车上做危险动作 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B 叉车安全行驶规则 不要骑在车上 座位上或车背上 手臂不要伸出车外 面对叉

9、车前进方向 任何时候都应知道你的车在何处 注意头顶上的东西 在立体仓库作业必须戴安全帽 注意清理油污 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B 叉车安全行驶规则 注意光线变化不要拖 拉货物 小心货物的边缘 往车上装卸货物时 用东西楔住车轮避免车子移动 升降货物前 将车子停稳后再升降 确保叉车完全伸入货盘 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B 叉车安全行驶规则 不载超高货物 确保货物平衡且稳定后再启动 不能搬动货盘已经损坏的货物 不要运送超过叉车的承载能力或不稳定货物 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C 叉车的维修和保养由于一个公司有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型号的叉车 在驾驶前亲自检查一下是必要而且重要的 应进行以下工作 检修后检修

10、工应向操作者报告修理情况 修理后的检查不要使用不安全设备是否为操作者安装安全防护装置 许多事故是由于操作者被装置绊倒或弹起造成给装置补充能量至关重要 第五章工具设备 二 叉车D 安全检查应做如下工作 检查叉车制动装置检查车盖及零件检查轮子及轮胎检查损坏或松动的零件检查燃料 曲轴箱油位 散热器水位 空气滤清器 风扇皮带 液压油 电池和特殊型号的叉车要求的其他方面 第五章工具设备 三 机器保护装置如果工人在操作机器时有可能被扎伤 夹伤或被旋转 飞溅出的零件伤害 则应在机器上安装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本身不得有造成人身伤害的可能 操作者的保护装置的作用是保护工人在操作进行过程中 身体任何部分都不会进入危

11、险区域 移动材料用的工具应有保护装置 以防工人把手放在危险位置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一 个人安全防护对于一些有可能飞溅碎屑或液体 或可能产生强光的的特殊工作岗位 如氩弧焊 手工焊接等 请戴上防护眼镜 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佩戴不同的防护手套 工人应穿安全鞋 在距地面1 5米或更高的地方工作应系安全带或其他类型的保护装置 应按规定着装工作服 不得穿松松垮垮或不整齐的衣服上班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一 个人安全防护不得将锋利的工具放在衣兜内 电动设备一定要有防护罩 如果设备维修需要取下防护罩 那么维修后设备启动前应将防护罩安装回正确位置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二 眼的保护A 对于出现在下列场所的人必须进行

12、适当的眼睛保护 灰尘 粉末 烟 油雾 空气中非常小的颗粒 飞溅物 也包括各类型的液体强光 例如 氩弧焊的弧光辐射 热和光 光中包括一种新的危害 激光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二 眼的保护A 对于出现在下列场所的人必须进行适当的眼睛保护 机械的刺激剂多种危害的混合 这适合于管理者 负责人 来访者包括管理者和职员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二 眼的保护B 保护的类型每一种眼睛保护针对一种特殊的伤害 典型的眼睛保护包括 安全眼镜防尘面罩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二 眼的保护C 选择适当的眼镜防尘镜 安全眼镜和面罩的选择应由专业人员进行 应从合格的光学专家那里买合适的眼睛保护器具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二 眼的保护D

13、 检验和保养如果镜片脏的使你看不见东西 那么它对眼睛也不会有好的保护效果 通过脏镜片看东西不仅会引起眼睛紧张 而且工人经常会以此为原因不进行眼睛保护 很明显 保护眼睛最重要的一点是消除工作场所的危害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二 眼的保护E 焊接 切割操作必须进行眼睛保护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三 手的保护A 对手较为常见的伤害来源于 机械 包括 切割 冲压 碾或擦伤 过冷或过热 电击或烧伤 化学品或病菌对皮肤的刺激 常称为 接触性皮炎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三 手的保护B 错误保护的危险使用错误的保护装置可能比不用更糟 因为在没有保护时你至少会更注意些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三 手的保护C 保护器材类型

14、手套是最常见的保护品 但使用任何一种手套工作或接近机械时都应特别注意 因为手套本身并不能消除危险 工程控制是最好的保护 先进的工艺 科学的防护装置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GBZ1 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规定 工作场所操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 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 A 卫生部 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 规定 工作场所噪声8小时等效A声级低于85dB A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 重要提示 分贝不是线性叠加的 声级每增加3分贝 声音的强度会翻倍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非

15、噪声工作地点噪声声级的卫生限值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听力损伤 传导型听力损失 外耳或中耳出现故障 传输声音到耳蜗的能力减弱或丧失 神经型听力丧失 内耳损伤造成 通常是由耳蜗内的绒毛细胞损伤或丧失引起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声音强度范围 40 60dB A 宁静或柔和声音70 80dB A 正常城市中的噪音85 90dB A 小心 长期暴露可导致听力损伤40dB A 以上 可导致耳聋甚至死亡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噪音引起的听力损伤 轻度26 40db中度41 55db重度56 70db噪声聋71 90db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噪声的其它危害

16、不仅仅损伤听力 听觉损失 导致职业性噪声耳聋引发心血管 消化 神经及生殖系统疾病影响注意力 工作效率下降 导致事故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听力的防护措施 职业病防治法 第二十条规定 企业应免费向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听力防护用品 护耳器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四 听力的防护重要提示 耳塞与耳道的适宜是最关键的 即使小的缝隙也会大大的降低甚至丧失保护功能 接触噪声的同时又接触有机溶剂的蒸气如甲苯等 或有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可加重噪声对听觉系统的慢性损伤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五 防止打滑 磕绊 摔倒A 打滑 磕绊 摔倒的原因 摩擦力 阻止两个相对运动物体之间的一种阻碍 例如两脚与路面之间的力 动量 速度与质量的速度 也就是说相同质量的物体以较高的速度运动比以较低的速度运动有更大的能量 引力 当你摔倒时 这是一个推动力 因此很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力的平衡以使你不致摔倒 第六章个人安全防护 五 防止打滑 磕绊 摔倒B 减少打滑 磕绊 摔倒的方法安全行走的技巧 如果你必须要走在一个潮湿的表面 甚至只是通过停车场到工作间 也应小步轻轻的走 清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