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104960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浅谈大师艺术人生》-公开DOC·毕业论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笔墨当随时代望吴冠中背影 浅谈大师艺术人生 吴冠中曾说过:“我这一辈子都在寻找。”寻找的,是蓬勃饱满的艺术生命,是认真狂热的艺术激情,是永不停歇的艺术创新。正是这种寻找,使他成为具有深厚造诣和深邃思想的画坛巨匠,使他本该进入老年的生命,呈现出向上跳跃的青春姿态。有人说他是一代大师,有人说他是一名战士。他的画作价值千万,却把大批画作赠予美术馆;他常常“口出狂言”,一语惊人,把画坛众人说得一文不值,但在后辈和读者眼里,他永远是一身正气。吴冠中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中国文化历史悠久,营养丰富,能给予艺术家们充分的养料,但同时,又会成为一个沉重

2、的包袱,使作品难有变化。如何保持传统,又把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正是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们面对的大课题。吴冠中在这方面是其中一个领导者。吴冠中出生于1919年,他的作品早年就已臻成熟,但是他真正的成名却已经到了七八十年代了。他的出现,为我们带来了崭新的开始,正如有的喜爱他的人所相信的:吴冠中,是中国艺术的一颗良心。他的一生几乎都致力于绘画创作,并且他的作品从来都不脱离现实,这充分展示了他的绘画风骨。人们评价他:吴冠中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的学术旗帜,是继林风眠先生之后弘扬国美精神并形成一代业绩的艺术大师。他的艺术是林风眠先生等开创的中西融合道路上的一座高峰。吴先生的去世是中国美术界无法弥补的损失。吴冠中

3、通古今、融中西,这是吴冠中艺术最大的特点。通古今是吴冠中先生成为大艺术家的基础,他对古代艺术、对今天的艺术、对当代的艺术、对于古代文艺的历程、对今天的艺术思潮,都有比较清晰的认识,融中西使他有可能创造对中国来说是传统的艺术、对其他民族来说是易接受的中国艺术。吴冠中强调艺术家要有思想。他认为艺术家没有思想就是匠人,艺术家一定要有思想。他认为艺术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思想家。吴冠中本人可以说是一位思想家。他的文章和绘画作品都强调了要有现实意义、要有精神内涵。吴冠中先生强调艺术家要说真话,不但发表言论要说真话,尤其在自己的作品中要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表露自己内心想说出来的话,他有一句话叫“不要戴着假面

4、具跳舞”,他发现当代中国美术界有不少人画的作品是戴着面具跳舞,没有把自己真实的心情、真实的思想、真实的感情表露出来。这一点,吴冠中先生打中了中国当代美术的要害。作为一代绘画大师,吴冠中称自己的艺术实践是“寄养于东西两家”既吃过东方的茶饭,又喝过西方的咖啡他同时学习了林风眠的油画和潘天寿的国画。但吴冠中强调创新,甚至鼓励叛逆。赵士英认为,鲁迅先生的精神给吴冠中以极大的启迪。“他非常崇拜鲁迅,他说鲁迅是自己精神上的父亲,他要做一个有脊梁的中国文人。”吴冠中非常自谦,正如其自传的书名“我负丹青”,觉得自己虽然画了一辈子的丹青,却并没有画好。他坦承,自己“下辈子不当画家”:“越到晚年我越觉得绘画技术并

5、不重要,内涵最重要。绘画艺术具有平面局限性,许多感情都无法表现出来,不能像文学那样具有社会性。在我看来,100个齐白石也抵不上一个鲁迅的社会功能,多个少个齐白石无所谓,但少了一个鲁迅,中国人的脊梁就少半截。我不该学丹青,我该学文学,成为鲁迅那样的文学家。从这个角度来说,是丹青负我。”他活着时便对社会给予最大的捐赠,从20世纪到今天,这样的画家只有两位:一是徐悲鸿,另一位便是吴冠中。据不完全统计,徐悲鸿直接义卖捐出去的钱款高达数亿元之巨;如今,吴冠中的作品在国内外市场频频拍出数百万美元、上千万人民币的高价,但这位居住在几十平方米小屋里的老人,却向社会捐赠了数百幅价值连城的名作。记得有一次看吴冠中

6、的电视采访,记者问中西艺术的差别在那里,吴冠中说中西艺术差别犹如两个人从山的两侧登山,最终在山顶相遇.这话该如何理解,是否指中西艺术创作形式稍有不同,但创作目的是一致的?最近十多年来,人们对他相当的关注,理由是他大胆的说了很多真话。有的人说他是中国艺术的一颗良心,却也有人抨击他是愤世嫉俗,而我认为,他确实当代中国不可缺少的一颗良心、一盏明灯。他曾说过:现在的大学文化课门槛很低,而那些要进入此种学校学习艺术的学生其实根本就不用学了,因为文化素养、见识学识提升不上来,对于艺术创作一点用处也没有。谁说不是呢?现在的人们只是想学个什么专业,以致于能够考上大学,考上研究生就可以了,可是学校要求不高,学生

7、的整体素质也提升不上去。近百年来,中国的艺术家中如吴冠中般有胆识的实在不多,多的是聪明灵活和喜欢说俏皮话的人。艺术家一旦介入现实,就很难既对现实发言又保持艺术的独立,唯艺术者的聪明做法则是完全回避现实。吴冠中对于这样一种状况自然是看得很清楚,不然,他就不会冒犯徐悲鸿和齐白石(至于他说,一个鲁迅抵得上两百个齐白石,倒显得真有些不慎,但愿他说此话是在某个特定场合)。他说徐悲鸿是“美盲”,倒不是要贬低徐悲鸿的作用,而是他太懂得徐悲鸿那一套现实主义模式在中国是很容易生根发芽的,因而中国的艺术要发生一场针对自身的革命就完全不可能了。吴冠中实际上是以画家和评论家双重身份在中国画坛活动的,在近半个世纪的中国

8、美术家中,写作数量之多和写作影响之大,当以吴冠中为最。阅读、思考和写作,是吴冠中自幼养成的习惯。实际上他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比他对绘画发生兴趣的时间更早。他在上学期间和走出校门以后,一直以思想的敏锐、深入和表达的迅捷、流畅而获佳评。但吴冠中的论说在美术界之广受重视,并不在于文笔的流畅和优美,而在于他总是一针见血地触及当代艺术的要害问题。这些问题有时候是人们有隐约感觉而无从下手,有些问题本身就如一团乱麻,遵循习惯思路写出来的理论文章,丝毫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而只能更使读者一头雾水。吴冠中以“快刀斩乱麻”(熊秉明语)的方式,剖析问题实质,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在博得赞赏的同时,也让固守传统习规的人为之愕

9、然。在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的特殊意义是开辟了一条跨越传统程式,融汇中西艺术的道路。他不以文人画的继承者自居,但在深层艺术观念上却与开创文人画传统的文人声气相通;他不崇拜传统笔墨程式,但他是当代水墨画家中最能发挥水墨语言的多样表现性的画家之一,在无所顾忌、无所约束的心态下画出了具有中国艺术精神,而非传统形式的作品。虽然在中国画圈内有许多人对他的创新实验心存疑忌,但在圈外人看来,他是极具中国文化风神情趣的现代中国画家。他认为只有不断发展变化,才谈得上保留传统,将笔墨等同于传统,是“保留文物”而非保留传统。“我们在传统中得益的,是启发;我们在传统中失足的,是模仿”但他并没有抛弃传统笔墨的精神。他在传

10、统笔墨形式如皴法之外,对线和点的表现力做了新的拓展,他创造出了新的水墨画节奏,因此也就拓展了现代观众的审美趣味。这种新节奏的核心是表现生命的运动。他以自己多样化的实践给后来者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不刻意摹古,不刻意追随历史上的大师,也有可能创作出有十足中国风味的绘画。而我们从来认为离开古代大师创树的规范和程式,我们就会失去艺术的传统精神,失去绘画的民族特性。吴冠中是20世纪后期中国画坛无法忽略也无可代替的人物。像他那样保持和张扬自己个性的人,在他同代艺术家中十分罕见。如果我们对他和同时代的画家从思想、艺术观念和行事方式等方面作比较,就会发现他们之间有多么显著的差异,就会惊奇在同一个时代怎么可能出现如此不同的美术家,也就会懂得吴冠中遭遇到反复讨伐是多么自然。中国流艺术第一人如是评价他:吴冠中是20世纪现代中国绘画的代表画家之一,为中国绘画发展做出杰出贡献!吴老在中国流艺术朱明的心中是一位最受尊敬的中国大师级艺术家和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油画大师之一。但在中国,不缺宏大的艺术作品,更缺符合人类主流审美的绘画艺术,尤其是传承中国几千年国画艺术的中国新抽象国画艺术!这正是我们中国有为青年艺术家的未来努力的艺术方向和新艺术之路。吴冠中的一生对艺术看得透彻,对艺术的价值也看得透彻。在他晚年之际,他把自己的大批作品捐出来,体现了纯粹而彻底的奉献意识。他的艺术将彪炳于中国美术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