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

上传人:zhuma****mei1 文档编号:134103044 上传时间:2020-06-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公开DOC·毕业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 Content 中文摘要中文摘要 2 ABSTRACT 2 1 1 材料和方法材料和方法 3 3 1 1 试验材料 3 1 2 试验方法 3 1 2 1 试验设计 3 1 2 2 试验方法 4 1 2 3 无菌系的建立及不定芽的诱导 4 1 2 4 丛生芽的诱导 4 2 2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4 4 2 1 无菌系的建立 4 2 2 不同激素组合对茎尖外植体丛生芽的诱导 5 2 3 不同激素组合对茎节外植体丛生芽诱导的 6 2 4 不同部位外植体对丛生芽的诱导 7 3 3 结论结论 8 8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8 附图片 附图片 10 金线莲无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金线莲无

2、菌系的建立和丛生芽诱导的研究 200710115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 贵州都匀 55800 摘要摘要 以金线莲茎段 茎尖为外植体 探讨不同部位 激素浓度梯度及其配比 对不定芽诱导和增值的研究 结 果表明 采用茎尖作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时 最佳培养基配方为 MS 6 BA2 0mg L NAA0 15 mg L 50 天后增值倍数 为 3 25 采用茎节作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时 MS 6 BA1 0 NAA0 15 为适宜培养基 50 天后增值倍数达 5 75 倍 外 植体的分化程度与激素组合 对金线莲不定芽的诱导以及金线莲的增值有一定的影响 外植体以不含顶芽的中间茎 节增值效果最好 关键

3、词关键词 金线莲 外植体 无菌系 增值 Study on Establishment of Sterile System and Induction of Adventitious Bubs of the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uLiJuan 2007101152 Life science Department Qiannan Norm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Duyun 558000 Guizhou Abstract Abstract Stem segments and apex of the anoectochilus roxb

4、urghii are used as explant discussing different positions hormone concentration and their proportions to influence inducement and prolifer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It turned out that optimum prescription of culture medium is MS 6 BA2 0mg L NAA0 15 mg L when stem apex is used as explant to induce cl

5、uster buds proliferation multiples is 3 25 on the 50d MS 6 BA1 0 NAA0 15 is appropriate culture medium when stem nodes are used as explant to induce cluster buds proliferation multiples is 5 75 on the 50d differentiation degree of the explant and different combination of hormones had certain effect

6、inducement and proliferation of adventitious buds of the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Proliferation effect of the explants of stem nodes in the middle is the best Keywords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explant sterile system proliferation 金线莲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即花叶开唇兰 为兰科植物 开唇兰属多年生的草本植物 别名金丝

7、莲 金蚕 金石松 金线兰 金线虎头蕉 金 线入骨消等 贵州部分地区俗称金丝草 金线莲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中国 日本 斯里 兰卡 印度和尼泊尔等国 生长在深山密林下或涧溪旁等潮湿地带 一般呈稀疏 零 星分布 很少成片密生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 广东 广西 浙江 江西 四川 贵州及西藏南部等省区 1 金线莲是我国传统的珍贵药材 全草入药 有滋补 止痛 镇咳的功效 用于跌打 咳嗽 肾虚 有 药王 药虎 金草 神药 乌人 参 等美称 民间多用于消炎 解热 止血 降压 强心 也能治疗创伤 伤口发炎 毒蛇咬伤 而在日本 金线莲常合并使用于治疗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此外 研究发 现 金线莲的萃取物具有抑制 杀死人

8、类乳癌细胞的能力 有望研发新的中药抗癌药 物 2 另外 金线莲叶脉呈金黄色的美丽线纹 观赏价值极高 具有开发为室内观叶 小盆景的广阔前景 目前 金线莲野生资源 因受其内部因素及外界各种条件的影响 数量锐减 自 然条件下 金线莲生长缓慢 植株矮小 根系不发达 对环境条件要求较严 且种子 不具胚乳 无发芽能力 只有在同真菌共生的条件下 将其种子胚细胞内的淀粉转化 为糖 才促进种子萌芽生长 但发芽率极低 3 同时 金线莲是许多虫 鸟 鼠 蛇 等喜食的植物 且易遭到许多微生物的危害 加上自然条件不断地恶化 生态环境遭 受严重破坏 以及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 致使人为盲目采摘 导致金线莲野生资源日 趋枯竭

9、4 因此 对金线莲物种种源保存是非常必要的 在当前金线莲研究进展中 陈永快等多位研究者 5 10 对金线莲的组织培养技术进行了研究 但仅限于福建金线莲 与台湾金线莲 而贵州本地金线莲种源的组织培养技术少见报道 鉴于此 本人以家 乡贵州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金线莲作为试验材料 探讨其合理的培养组合因子 以提高金线莲的繁殖系数 为金线莲物种种源保存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和技术上的支持 1 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1 11 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贵州省荔波茂兰自然保护区野生金线莲 试验时间于 2009 年 12 月至 2010 年 6 月 试验地点于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植物组织培养州级重点实验室

10、 1 21 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1 2 11 2 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 鉴于江建铭 10 等对基本培养基对金线莲不定芽诱导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MS 培 养基效果最好 由此 本试验以 MS 作为基本培养基 并筛选出之前多位研究者取得的 较好效果的配方 J1 J5 作为本试验不定芽诱导的初代培养基 其中各处理每升附加 蔗糖 3 琼脂 0 8 pH 值为 5 8 无菌系建立及不定芽诱导培养基 J1 MS 6 BA0 2mg L NAA0 5mg L J2 MS 6 BA1 0mg L NAA0 1mg L 6 J3 MS 6 BA2 0mg L NAA0 2mg L 7 J4 MS 6 BA5

11、0mg L NAA0 2mg L 8 J5 MS 6 BA1 0mg L 2 4 D0 1mg L 9 金线莲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基 综合各类参考文献 本试验采用 MS 为基本培养基 附加 6 BA1 0 2 0 3 0 4 0 mg L NAA0 05 0 10 0 15 mg L 每升添加蔗糖 3 琼脂 0 75 pH 值为 5 8 作 为本试验丛生芽的诱导和增殖培养基 以期探讨不同浓度 NAA 6 BA 对金线莲丛生芽 的诱导和增殖的影响 培养条件 温度 24 1 光照时间 12h 天 光照强度 1000 1500lx 观察统计 每周观察 2 3 次 随时记录变化情况 50 天后统计结

12、果 用 DPS 软件 对数据进行方差分析 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 LSD 法 方法对结果进行显著性检验 1 2 21 2 2 外植体处理外植体处理 野外采回的金线莲 选取长势良好 无病虫害茎粗细相对一致的植株 修剪去下 部的匍匐茎和多余的叶片 保留中上茎节和茎尖及茎尖的两片小叶 自来水冲洗去表 面的泥垢 用洗洁精振荡涮洗 30min 后再用自来水洗净洗涤剂 再用 2 漂粉精水溶液 浸泡 30min 其目的进行粗略的表面消毒 而后 置于自来水流水下冲洗 1h 滤干水 分转入超菌操作室 无菌条件下 用 75 的酒精浸泡 10s 无菌水涮洗 1 2 次 将外 植体放入无菌空瓶中 再用 0 1 Hgcl

13、并滴加 2 3 滴吐温 80 浸泡 10min 无菌水涮 洗 5 6 次 直至无泡沫产生 1 2 31 2 3 无菌系的建立及不定芽的诱导无菌系的建立及不定芽的诱导 将已经处理好的外植体 用无菌吸水纸将其表面水分吸干 将其剪切成长约 1 1 5cm 带 1 2 个节的茎段和茎尖 分别接种与 J1 J5 五种初代培养基中 每处 理接种数为 8 瓶 每瓶接种外植体 1 个 置于培养室培养 定期观察并记录 50 天后 统计结果 1 2 41 2 4 丛生芽的诱导丛生芽的诱导 以初代培养诱导分化出来的无菌苗为材料 选取生长健壮 长势相对一致的不定 芽 同样剪切成带 1 2 个节的茎段和茎尖 转接到增殖

14、培养基 每处理接种数为 8 每瓶接种数为 1 其中茎尖 茎节各 4 瓶 置于培养室内进行培养 定期观察并记录 50 天后统计结果 观察 比较 筛选出增值效果最佳的激素配比 2 2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2 12 1 无菌系的建立及不定芽的诱导无菌系的建立及不定芽的诱导 初代培养过程中观察到 不定芽的产生以腋芽为主 未见有从切口出产生 接种 7d 后 茎节开始膨大 10d 后 部分外植体从叶柄基部产生黄绿色的腋芽 新生芽的 基部都长有白色细绒毛 个别新芽长 1cm 叶腋芽多数是单生的 极个别节上能产生 2 3 棵腋芽 起初新芽为黄白色 培养 15d 后转变为黄绿色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 芽不断伸展

15、 培养 35d 后 极个别茎节外植体在分化出腋芽时 也有类原球茎的分化 但较少 经延长时间培养 这些类原球茎均能分化形成正常芽体 详见表 1 由表 1 得知 J2 处理诱导产生的新芽的数量和性状均优于其余的 4 个处理 平均 每个外植体新增芽数为 2 且芽生长壮 色绿 从 J2 与 J5 比较可以看出 同等浓度 下的 NAA 与 2 4 D 比较 NAA 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 2 4 D 表明 NAA 更适合金线莲不 定芽的诱导 6 BA1 0 NAA0 1 为诱导芽较适宜的培养基 表 1 金线莲接种 50d 后不定芽的诱导效果 Table 1 Inducement of adventitiou

16、s buds of the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50d 培养基编号 激素 mg L 1 接种数 新增株数 增值系数 芽生长状况 综合评价 J1 6 BA0 2 NAA0 5 8 11 1 375 黄绿 一般 中 J2 6 BA1 0 NAA0 1 8 16 2 绿 壮 优 J3 6 BA2 0 NAA0 2 8 12 1 5 绿 一般 中 J4 6 BA5 0 NAA0 2 8 10 1 25 绿 较壮 良 J5 6 BA1 0 2 4 D0 1 8 9 1 125 黄绿 细弱 差 2 22 2 不同激素组合对茎尖外植体丛生芽的诱导不同激素组合对茎尖外植体丛生芽的诱导 统计数据显示 表 2 当生长素为 NAA0 05mg L 时 随着 6 BA 浓度增加 新增芽 数也随着增加 这与江建铭等研究报道相一致 当生长素为 NAA0 05 0 15mg L 时 新增芽数随 6 BA 浓度增加先增加后减少 在 NAA 浓度 0 1mg L 时取得较好效果 这与 江建铭等研究报道不一致 这一差别可能与试验所用材料相关 关于引起这一现象原 因和最适增值浓度与致苗畸变浓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